佛弟子文库

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

证严法师  2011/1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常强调「调心」,因为心调好了,自然语言行为就会表达出来,所谓身、口、意三业平行,所以起心动念,对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影响深远。

见贤思齐 先要心服

有人会说:「心不好,别人又看不到。」其实经常累积坏的念头,很自然的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而发脾气;脾气即是累积而来的习气,遇见不顺心的事,就会表达出不好的脸色,说出不好听的话。

这种习气累积久了,变成一种自然。有朝一日,当发现自己的确需要改变,或者要学习别人的好修养,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于是,在学习之前,要先「心服」,心服才懂得知错而能够决心改过。但是自然的习气已久,稍有不慎还是会流露出来,修行就是先要「服」,然后一次能忍,二次能吞,坏的念头慢慢地消除,好的想法就会慢慢地增长。

这些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困难,修行者看到别人好要起敬佩之心,同时要见贤思齐,就要有「服」的心。

克己精进 调伏心魔

佛陀修行的过程中,心中好坏念头也曾不断交战,佛陀以大勇猛心和清净的智慧,终于降伏坏的念头,达到纯善境界,这叫做伏魔。

学佛就是要「伏心」。「伏」与「服」不同,对贤人,我们起信服心;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不好的习气,则要自我降伏,这就是两字不同处。

一旦坏念头生起,又不慎表露于外,别人看了会给予指正,此时就要赶快心服口服认错,这就是及时改过,也是伏自心魔的一种方式。也许刚开始会不习惯,但一次一次的精进,慢慢地就会自在了。

一位妇女的转变

就像有一位资深的慈济委员,她在少女时,向往结婚后能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婆婆好、先生好,她也能做个好媳妇、好太太。但事与愿违,婆婆是受旧礼教的人,秉持着台湾俗谚「受尪欺,不要受某治」、「女人憨憨的吃,憨憨的做就好」的旧观念,从来不重视她的想法,处处压抑着她。

她有时对先生说:「今天星期天,是不是载我去买东西?」先生就会怒斥:「做丈夫的还要当太太的司机不成吗?」这些日常琐事,让她觉得先生很不体贴。在婆婆的旧礼教和先生的大男人主义下,她很想脱离婚姻生活。

直到1985年,一位委员引她进入慈济,她才知道:世间不是我最可怜,还有很多人过着艰辛的生活。

投入慈济之后,又听到我说:「心好,嘴巴如果不好,不算好人。」她开始自我反省,想到过去总是觉得:我比较有理,为什么不能辩驳、解释呢?所以得理不饶人。后来知道「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因而不断地调整自己。

现在三代同堂,婆婆九十多岁了,偶尔会说:「我这么老了,没有用了。」她就对婆婆说:「有妈妈在,让我们有孝顺的机会,我们都很欢喜。」婆婆听了就很安心;而媳妇现在也成了她的宝贝,婆媳就像母女一样。看,成就一个美满的家庭,就在于能够调伏自心。

所谓「恶法易生易灭」,善法也是一样。若能降伏这念心,把习气变得自然,就是修养,这是需要日日用心不懈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

【推荐】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三种层次的念佛人

我们可以这样讲,从一种愿力来取代业力的角度,我们可...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

「觅心了不可得」的含义

《楞严经》的观念,觅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说它的作...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

学菩萨精神,走菩萨路

既然要学菩萨精神,走菩萨的道路,就必须时时立下善的...

净土法门的没有修学次第吗

问: 法师,修学佛法不是应该有次第吗,净土法门怎么扔...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心力?业力?自然力

平日生活安逸的人们,难以体会人生之苦;总是当无常发...

证严法师《四种贫富人生》

富中之富、富中之贫、贫中之富、贫中之贫 是法师经常...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

如何用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

问: 何谓「用菩萨的智慧教育子女」? 证严法师答:...

【佛教词典】咒术

即神咒之妙术。诵咒旨在降灾于敌或为己除祸;具此杀人...

【佛教词典】释师

(杂名)佛为人天之师,而释迦为始,故名释师。...

世间的聚合与离散,皆应坦然面对

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我们要接受无常变化的自然法则。 这...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圣人、佛、菩萨跟我们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为什...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当然我们没有生长在正法时代,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就...

死缘的三类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

绝症现前,应从三个方面下手

得了绝症怎么办?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决的问...

生气时不妨先做这三件事

俗话说气大伤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火冲头的时候做到心...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

师徒对情人的看法

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

宏海法师:佛陀的十大弟子们

一、舍利佛 好,阿弥陀佛! 各位与大觉世间有缘的同修...

要学做自己的主人

人生,迷迷糊糊地来,懵懵懂懂地离开。这辈子,我们到...

南海普陀山灵感故事三则

普陀山自从开山以来,已有一千多年,从没有听说过什么...

放下嫉妒心境宽

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