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净界法师  2023/03/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要空掉什么?我们凡夫没有修法华经之前叫做根、尘、识。就是我们的思想活动是怎么来的呢?第一个我们的果报体。你可能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或者是一个畜生的六根。当然这个根是人道最好,必须有一个人道的六根。第二个接触六尘。这个尘就是业力了,业力变现的,可能是顺境、逆境,不管。第三根尘碰撞产生心识的活动。所以,我们现在的心叫做现前一念心识,不是心性,是心识。

那么现前一念心识可不可以用呢?不能用,这里面太多垃圾。我们从一念本来清净的心,不小心落入轮回,生生世世在六道打滚以后,留下很多的人生经验。这个人生经验,如果你不学佛,你不离开三界,那这些人生经验也不会障碍你。如果你修的是安乐道,它也不会障碍你。你还可以打打妄想,回忆一下过去美好的事情。但是,不要说成佛了,你要往生都有问题了。

我们每一次的人生经验,这个识是跟外境互动产生的,跟外境互动就产生了感受,就跟感受有关系了。你那个根尘接触,第一个感受。特别是你小时候或者成长过程给你很快乐的感受,或者是给你非常痛苦的感受,就是那个感受很强烈的,这个要注意。因为这种感受会刺激你的想象。我们一般人不快乐、不痛苦,一般就是活在受,那是直接的接触,就是感受,感受一般不会带动我们的想象的妄想。除非这个感受很强烈,或者你受到很大的屈辱,或者你曾经得到很多甜蜜的快乐。

比方说你很久没有吃饭,突然间吃到一碗面条,哇!你就觉得这个面条太好吃了。这个面条的影像就会落入到你的心中。因为感受产生想象,最后产生执取,你的心就住在这个影像上。就好像一个镜子沾上了很多的灰尘。这个灰尘,就是我们生生世世流转中,在极度快乐、极度痛苦的感受产生的那些影像。如果你只求安乐道,你只是要断恶修善,那这些影像也没有关系。

但是,当我们要求成佛之道的时候,这些影像就会误导我们。因为它有爱憎取舍,就是智者大师说的“心不平等”,落入一种不平等的状况。我们对某些东西特别好乐,而这个好乐是非理性的。你为什么喜欢吃面条呢?没有理由,这是我的人生经验。个性是没有理由的,这个人喜欢拜佛、喜欢持咒,没有理由。他过去人生当中曾经因为拜佛得到很好的加持,所以他今生看到拜佛就很高兴,因为他过去曾经对拜佛有美好的印象。

这种没有理由的只是个人情绪的东西,都要清掉。如果你今天不清除生命的垃圾,你后面就没办法修下去了。那你就是一种意识分别心,就是一种颠倒妄想。佛法讲颠倒妄想,就是讲这个。你看有些人,他跟他的儿子的因缘很奇怪。他儿子不孝顺,整天骂他,但是儿子跟他要钱,他还是乖乖把钱掏给他。这个就是现前一念心识,夹带了无量的妄想,夹带了无量的业力。我们背负着无量的过去,我们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开创未来。一个人不修一念心性当体即空,你就背负着无量过去,你就永远活在过去的等流性,你人生的格局已经固定了。你就是一个被过去的业力跟妄想所束缚的小水泡!

怎么走出过去呢?你说,那我也没办法,它就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呀!是的,没有人要你去处理它。但是你做一件事情就好:把它归零!咱们惹不起,但是你不要住在上面。你只要做一件事情:回光返照。你就观察我的这个想法,为什么我会特别喜欢这个东西?喜欢这个人而落入感情上的爱憎取舍呢?你就观想。一般正常情况,遇到这种情绪,我们会去随顺它的。但是现在你要拒绝它,你要回过来。我们以前是顺着它的方向走,现在你要问它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如果说,我今生的思想是受前生影响,好,那前生又怎么来?前生又从前生而来?你不断地往前推,推到最后,啪!觅之了不可得!原来“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只要你知道它不是你原来的东西,你就有救了。

你只要知道,镜子上面的灰尘不是镜子本来的东西,那你的人生就有希望了,你就摆脱过去了。摆脱过去,不是要你消灭过去,咱们可没那个本事。该打妄想还打妄想,但是你不要住在上面就好了。这是很关键的!我们从今以后要“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必须把过去的众生法界归零,否则你投不进去的,你会格格不入的。

我们看禅宗的公案就知道了,禅宗的二祖慧可大师跟初祖说:“弟子心不安。”我也很用功地做事修,拜忏也拜,念佛也念,持咒也持,但是我怎么弄不过这些妄想?这个妄想的势力太大了!那当然了,你站在妄想的对立面,那你糟糕了。你要“时时勤拂拭”,那你糟糕了。你想想,如果你不修理观,你用事修跟它对治,我们一天有24小时,除了进佛堂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打妄想,连做梦都在打。你说用佛号去跟妄想对抗,“我跟你拼了。”你怎么是它的对手呢?我们今生不是从零开始,你等于是跟你无量的过去挑战。无量劫来的妄想,你用佛号跟它对治,你叫做不自量力。

那怎么办呢?我们换一个战场。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对手,因为这个妄想是它的活动范围。你把它拉到我们本具的一念心性,就是我们本来就具足的,但长时间忽略了它,让它睡着了。你只要唤醒它,念“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把所有的妄想拉到一念心性。既然它本来清净,它不是修来的,当然它就不可能被污染。你说我们为什么福报会失掉?因为你的福报是因缘所生法,你跟因缘借来的,那当然是有借有还,“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但是,清净心可不是因缘生,那叫一个“众生本具,诸佛所证”。

所以,要处理我们无量劫所留下的颠倒妄想这些垃圾,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心带回家,把心归零。当我们住在一念心性的时候,妄想叫做如梦如幻。这个时候“再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它有没有?有!但是你只要无住,它对你不构成干扰。你只要不随妄转,这就有救了,你就可以重新开始了,开始要创造莲花。

一个人要创造莲花之前,请你走出过去,就是你至少要跟过去切割。我改变不了我的过去,我也消灭不了我的过去,但是我必须要远离我的过去,叫做“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就是远离,无住,就可以了。

古时候有一个猎人,他去山上抓了一只幼年小鹰回来养,为了方便,他把这个老鹰丢在鸡群跟鸡一起养。这个老鹰长大以后,猎人让它飞行,它飞不起来。老鹰本来会飞,但是它跟鸡在一起,已经被鸡同化了。熏习,不思议熏,不思议变。它认为自己就是一只鸡。猎人很失望,就把这个老鹰拿到悬崖边,放生,让它自由落体。结果这只老鹰从空掉下来快要落地的时候,它的本能发作了,它展开了强壮的翅膀开始飞翔,飞起来了。

老鹰也是这样,它失去它的本来面目了。它本来是有强壮的翅膀,是可以飞行的。可是轮回的后遗症,生命经验熏习,它长时间跟鸡在一起,让它飞不起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心本来清净,现在为什么惹那么多尘埃呢?因为我们有过太多的生命经验。它弄得我们现在如《楞严经》说的“迷己为物,认物为己”,就是被物化了。我们本来是一个清净没有形象的水,但是轮回久了以后,我们这个水变成有个性了。

你看我们现在有个人的个性,有个人想法,有爱憎取舍。你把这水倒到方形的杯子,它变成方形;你把水倒到圆形的杯子,它变成圆形。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把杯子的水全部倒出来,恢复它的本来没有形状的水。我们现在要把一念心识转成一念心性,就是把心带回家,这是第一件事情,达妄本空。这样才能把过去的那些颠倒妄想放下,观照一念心性,当体即空,就拉到了生命的清净的原始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念佛法门的专修与杂修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传记刚好是第十九愿的印证,你看蕅益...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这个拜忏,你最好有一个相续的时间。你不要说拜一天,...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

星云大师:小,不能忽视

一般人皆贪多求大,即使在目前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世人...

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所见境界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

心不受任何善恶的干扰,这才叫真修

我们修行有三个步骤:第一个一定要先进入寂静的观念,...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从心不苦到身不苦

诸位的病苦,当然首先引起了我的痛切。在这样的环境下...

佛教徒的名利观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人生路上,请远离这六种人或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

【佛教词典】五时教

(术语)释迦一代说法之次第,区别为五时者。天台涅槃...

【佛教词典】憍

(术语)恃自己之盛事而心高傲也。唯识论六曰:云何为...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

【推荐】在日常生活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方法

如果我们想在临终时顺利地往生,那就必须在平时做好充...

化妆的比丘尼

佛陀时代,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见山间...

【推荐】五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往生体验

印光大师: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往生前,...

转变知见离开痛苦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

九缘皆具,方成不可悔之大妄语

《梵网经菩萨戒》云: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

圣严法师《瞋心与慈心》

有人说现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的,到哪里都会跟人...

四大菩萨的坐骑及象征意义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

面对死亡而改变人生的观念

因为身语行为受心支配,由内心执著不同,将导致行为倾...

感动打猎者的狼

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突然决定封枪,再不打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