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弃悭吝

2010/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敛,就是说一件极小的公益都不肯去做。家中虽藏有80000余两黄金,日常生活却过得和穷人一样,人们对他非常的讨厌。他一死,没有子孙继承,依照法律,财产全归国有,这下子人心大快,也不免议论纷纷。

波斯王深感疑惑,就去请教佛陀:“佛陀!像提婆这样悭吝的人,为什么今生会这么富有呢?”

佛陀微笑道:“大王!这是业报,是有前因的。提婆在过去世中曾供养过一位辟支佛,种了不少善根,

所以得到了多生多世的福报,今生的富贵是他最后一次的余福了。”

波斯王又追问道:“他今生虽未行善事,但也未造恶业,在他生死相续的来生,能不能也像今生一样的大富呢?”

佛陀摇摇头说:“不可能了!他的余福已经享尽,而今生又没有布施种福,来生绝对不可能再享受福报了。”

《因果经》有一首偈这样说道:“富贵贫穷各有由,夙缘分是莫强求。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其实,人世间的事,无论好坏、善恶、得失、有无,都有其因果关系,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脱离因果法则的。同样是人,为什么有人贫富,有人贵贱呢?这是因为有的人好吃懒做,悭吝不舍,整日游手好闲,不事生产,自然坐吃山空;有的人辛勤劳作,乐善好施,懂得广结善缘,自然生财有道。

在佛门里称布施为“种福田”,只要有播种,必然会有结果,但是何时才能收成,就有待因缘成熟了。

悭贪之人应该知道喜舍结缘乃是发财顺利之因,不播种,怎有收成?而且布施应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形下为之,否则就是不净之施,不是真心惠人!

总之,能舍才能得啊!

有一位大富翁平常待人非常悭吝,不肯行善,所谓“拔一毛以利天下,我不为也!” 可好景不常,有一天,他不小心失足落到了水里,随着河水顺势往下游漂去,他惊慌不已,声嘶力竭地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附近的人赶紧来到岸边,准备救人。

可是大家一看到是他,很多人就站在岸上袖手旁观了,这是因为他平常待人实在太吝啬了,不肯结人缘。看到这种情形,富翁的心更慌了,立即高喊着:“只要有人把我救上岸,就给他500两银子作为回报。”

有人听了心动,马上就奋不顾身地跳下水,安全地把富翁救上了岸。谁知大富翁出乐反乐,坚决不肯付出500两银子,最后只拿出50两银子给那人,所以救他上岸的那个人很生气地说:“这个大富翁一落水就要命,上岸就要钱,真是死要钱。”

这样,岸上的人们一致决定,倘若这位富翁以后再遭逢厄难,就再也不要救他了。

因此,我们为人处世要多结善缘,绝不能像这位大富翁一样的吝啬,出乐反乐。所谓“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纵使有一天遭逢厄难,相信你不求别人帮助,别人也会乐意主动为你服务的。

佛经上说:“富饶当施惠,悭贪后受厄”、“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所以我们平常就应该广结善缘,给人方便,必能带给自己更大的方便。因为惟有在完成他人之中,才能完成自己。

舍,而后得。这是人生的大道理,需要用一生去体验,去参悟!人生中,许多时候需要人们首先伸出自己的手,这样就会比别人多获取友谊,多享受幸福。

舍弃悭吝,在给予中获得快乐与满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古往今来,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达官贵人,富甲天下...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

前世恭敬的殊胜果报

过去佛住世时,一天夜里,有八位天人依序来到佛所。第...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

阿那律陀尊者为什么叫做无贫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

怎样知道哪笔钱是自己的福报所感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学佛也在做生意,请问师父,怎么...

深信因果,正道发财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人世间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

积德才能延寿

【原文】 龙眼 宗伯陆公①寿九十七而嗜龙眼,龙眼遂价...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没有作乐的闲钱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的天赋很高,七岁就能作文,...

殃福追人犹影随形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行弘化。当时...

洗手间里的宴会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主人也曾...

臭女净心

舍卫国有一位清道妇,每天清晨就在城内各通衢要道扫地...

【佛教词典】灵界

(杂语)亡魂所住之世界也。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一切...

【佛教词典】帝须

(人名)Ti?ya,比丘名。同时有二人同名,阿育王时,第...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在忏悔法里面它有作法忏,有取相忏,有实相忏。那么最...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义与价值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组成,那么我们的生命究...

子女夭折该如何对待

少子夭折,人情于此种境界,每起怨尤,生懈怠。须知人...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

百世跛脚今成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施主与妻子过着美好的生活...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问: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慧律法师答: 我...

慈学长老尼:出生与出家之难

出生难 我的名字叫慈学,是出家的时候师父赐的。俗名林...

不幸的命运

目犍连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具有神通,不但可以看到快乐...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