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弃悭吝

2010/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敛,就是说一件极小的公益都不肯去做。家中虽藏有80000余两黄金,日常生活却过得和穷人一样,人们对他非常的讨厌。他一死,没有子孙继承,依照法律,财产全归国有,这下子人心大快,也不免议论纷纷。

波斯王深感疑惑,就去请教佛陀:“佛陀!像提婆这样悭吝的人,为什么今生会这么富有呢?”

佛陀微笑道:“大王!这是业报,是有前因的。提婆在过去世中曾供养过一位辟支佛,种了不少善根,

所以得到了多生多世的福报,今生的富贵是他最后一次的余福了。”

波斯王又追问道:“他今生虽未行善事,但也未造恶业,在他生死相续的来生,能不能也像今生一样的大富呢?”

佛陀摇摇头说:“不可能了!他的余福已经享尽,而今生又没有布施种福,来生绝对不可能再享受福报了。”

《因果经》有一首偈这样说道:“富贵贫穷各有由,夙缘分是莫强求。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其实,人世间的事,无论好坏、善恶、得失、有无,都有其因果关系,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脱离因果法则的。同样是人,为什么有人贫富,有人贵贱呢?这是因为有的人好吃懒做,悭吝不舍,整日游手好闲,不事生产,自然坐吃山空;有的人辛勤劳作,乐善好施,懂得广结善缘,自然生财有道。

在佛门里称布施为“种福田”,只要有播种,必然会有结果,但是何时才能收成,就有待因缘成熟了。

悭贪之人应该知道喜舍结缘乃是发财顺利之因,不播种,怎有收成?而且布施应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形下为之,否则就是不净之施,不是真心惠人!

总之,能舍才能得啊!

有一位大富翁平常待人非常悭吝,不肯行善,所谓“拔一毛以利天下,我不为也!” 可好景不常,有一天,他不小心失足落到了水里,随着河水顺势往下游漂去,他惊慌不已,声嘶力竭地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附近的人赶紧来到岸边,准备救人。

可是大家一看到是他,很多人就站在岸上袖手旁观了,这是因为他平常待人实在太吝啬了,不肯结人缘。看到这种情形,富翁的心更慌了,立即高喊着:“只要有人把我救上岸,就给他500两银子作为回报。”

有人听了心动,马上就奋不顾身地跳下水,安全地把富翁救上了岸。谁知大富翁出乐反乐,坚决不肯付出500两银子,最后只拿出50两银子给那人,所以救他上岸的那个人很生气地说:“这个大富翁一落水就要命,上岸就要钱,真是死要钱。”

这样,岸上的人们一致决定,倘若这位富翁以后再遭逢厄难,就再也不要救他了。

因此,我们为人处世要多结善缘,绝不能像这位大富翁一样的吝啬,出乐反乐。所谓“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纵使有一天遭逢厄难,相信你不求别人帮助,别人也会乐意主动为你服务的。

佛经上说:“富饶当施惠,悭贪后受厄”、“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所以我们平常就应该广结善缘,给人方便,必能带给自己更大的方便。因为惟有在完成他人之中,才能完成自己。

舍,而后得。这是人生的大道理,需要用一生去体验,去参悟!人生中,许多时候需要人们首先伸出自己的手,这样就会比别人多获取友谊,多享受幸福。

舍弃悭吝,在给予中获得快乐与满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没有烦恼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

我们的功课是什么?我们的功课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

既省钱又简单易做的种福改运方法

做善事、种福因的门路固然广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机会...

如何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

如何善巧方便地去修?如何迅速地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

圣严法师:布施的人有福

为了保障未来的安全幸福,我们不能没有储蓄的习惯。凡...

化缘有缘

昭引和尚云水各地,被大家认做是一个行脚僧时,有信徒...

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才能得人身闻佛法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织匠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家物产非常丰饶,而为他国觊觎,面临战争的...

股神巴菲特:我为什么要捐掉99%的财富

2006年,我曾作出承诺,逐渐将我持有的所有伯克希尔哈...

认真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

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真到了别无所求的程度...

乖,听话

在一个念佛堂讲课,一个居士向师父诉苦:丈夫生意忙,...

【佛教词典】阿罗梨

(杂名)屣之饰。四分律开宗记八本曰:阿罗梨,以鸟毛...

【佛教词典】二明

(名数)五明中之二:一、内明,佛所说大小乘之教法也...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寺院和庙宇是一回事吗

人们常把寺院和庙宇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回事。寺院...

先吃冰激凌 还是先拜佛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

《无量寿经》不可思议的独特的地位

由于释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别地留这部《无量寿经》作最...

【推荐】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

圣严法师: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所谓「欲乐」,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暂的快乐感受。然...

同一念佛无别道 远通四海皆兄弟

在《往生论注》中,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是讲阿弥...

贫穷人知因果

有一个极其贫穷的人,他住的是破草屋,穿的是破衣服,...

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

彭鑫博士:认为SY无害于健康的误区

传统西医认为:精液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核酸、葡萄糖...

把功德回向给众生,我吃亏了吗

众生和诸佛,谁更重要? 有一次,寺院里要举行大的法会...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