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经中的「吉祥」含义

2013/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经中的「吉祥」含义

吉祥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不鲜见:如书信里、贺年片上,馈赠的礼物上、贺辞里等。无论带有吉祥二字的东西被送往何处或何人,吉祥总是与人们的心愿或言语有关:它是用来传送人们美好的内心祝愿的方式。若依丁福保所编的《佛学大辞典》所载,“吉祥”的大意是“吉事的兆瑞”;而在《经集·浅析》一文,它被释为“至福”。近来,我在读《吉祥经》(Mangala sutta)和《吉祥品》时体会到佛经中的“吉祥”,其实并不仅仅限于上面所提到的含意;它实际包含了那些可以导致自身、家庭平安幸福,乃至天下和平的诸种行为。现依《出曜经》略述如下。

一、吉祥的言语

语言是我们人类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不同的言语又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恶言骂人,或言语中流露出憍慢蔑视人的态度,这样所招来的是怨恨;如言辞谦让、尊敬柔和,带给人的却是欢喜、理解和尊重。所以,佛陀教人正确地使用言语,用吉祥语,并且明确指出吉祥语具有以下德相:(1)不滋生嫉怨,而增进友谊。佛说:“恶言骂咒,憍陵蔑人,兴起是行,疾怨滋生”,这不是吉祥的言语。(2)使己无患,不克众生。吉祥的言语还应该是使说话的人自己无有后患,而所说的话也不是克制或恼害他人。(3)源于善心、适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且能使闻者欢喜。这就是经中所说的“言使意投可,亦令得欢喜,不使至恶意,义说如法说,出言众悉可”的要义。(4)它还应该是引人向善的媒体,同时又是符合善的因果律和正法。这就是佛典里所强调的“为能作法际,是为言中上”、“至诚甘露说,如法而无过,谛如义如法,是为近道立”。此是吉祥言语的总则。

二、吉祥的行为

依据《出曜经》上所说,吉祥就是指诸种可以致福的行为,可简称为吉祥行,亦称福行。它们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多闻: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因此,从自利的角度讲,多闻是自利的基石,它能令我们志向明了,智慧增长;能使我们掌握处理日常所遇问题的方法,能指导我们去获得正确的理论和实践的步骤;能解除心中的疑惑;能明白止持和作持,是犯非犯,从而解除心中的恐惧与忧恼;或能明了诸法实相,从而修证涅槃。所以经中说“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从闻舍非法,行到不死处。”如想利益众生,也必须得从多闻做起。因为,通过多闻能得到为他人解除疑难的方法,能令人明白正法,可摄受未学,令听法的人依法而行,从而得安乐。如此,佛法方能久住。所以佛说多闻“能为师现道,解疑令学明”、“爱法猗法者,从是疾得安”。

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一个人要想谋得如意的生活也离不开多闻;如果没有知识和生活技能,或有知识技能而无灵通的信息,就难得其途,那么他的生活也难得如意;而博学多闻的人则不同,他们的生活道路就相对的要广得多,适应能力强,且被众人所敬重。因此,佛说“夫求爵位财,尊贵升天福,辩决世间悍,斯闻为第一”,又说“多闻如戒行,法律精进学,修己无所争,是为最吉祥。”

(2)导致自身幸福的吉祥行。佛说:“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律身从真正,是为最吉祥”、“去恶从就善,避酒知自节,不淫于女色,是为最吉祥。”这就是说,除了上面所提的多闻等是吉祥、致福的行为外,如果一个人能够以贤明或贤达的人为友,能够选择适合发展、生存的地方去居住,能够时常为自他双方造福积德,能律身从正,此等行为是吉祥、致福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去除自己的恶习、缺点,顺从和采纳真善美的东西以充实自己;能够避酒,知道自我节制个人的不良激情,居家的人不浸淫于色情,如此行为在佛陀看来皆是吉祥致福的行为。

(3)导致家庭美满的吉祥行。佛说:“居孝事父母,治家养妻子,不为空之行,是为最吉祥”、“若以弃非务,能勤修道用,常事于可事,是为最吉祥。”意思是,居家的人如能孝顺、恭敬父母,如已婚的人又能如法治理家务,有责任心地去履行那些抚养妻子、儿女时应尽的义务,不作荒唐耗财的事,这些就是致福的最吉祥行。当然,若人能弃除前非,弃除有损于人的幸福和国家富强的行为;且能勤奋地去进修导致正当生活的方法和技能,使之为生活服务;选择合法而又能够从事的工作去干,此类行为定是安全可靠、导致家庭美满、幸福的吉祥行。依《善生经》上所说,居家人应铭记的事情还有:①虐待老人、娇纵小孩对家庭不吉祥;②长辈不教育晚辈,小孩不学无术,对社会习俗不吉祥。

三、吉祥心

在佛陀看来,假使一家一户,或是某个人生活得不错,而四邻和亲朋等相当地苦寒;那么,这种人家最终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维持不太久。因此,佛陀告诉富有的人们要“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因为,为天下的愿行,就是为自己的愿行;实际上也只有树立起给人或天下乐的慈意,广修仁行博爱、安抚有情众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安乐、太平和至福。所以,佛陀常教人:“等心行布施,奉诸得道者,亦敬诸天人”(当然,从佛教徒的角度来讲,吉祥心大莫过于四宏誓愿和四念住了)。

这里的“得道者”,不光是从宗教的意义上来讲的,它实则包括了那些有德、有技能、有智慧的人们。在南传佛教国家里,人们相信能够通七种语言的人就是半个仙人,所以,“天人”也包括了具有多种高级技能的人们。佛陀的意思是,如富有的人、或国王或大臣若能诚心奉养那些“得道者”,尊敬和任用他们,这是最吉祥的行和心。否则,对国家和天下不吉祥。总之,佛经中吉祥的意思总括了言语、行为和心愿三个方面,而佛陀所说的吉祥义,又重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致福的行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佛经中说:梦见这四种相最为吉祥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中说:若人梦中见四种相者,...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

天地之间,凡有血气者,莫不自爱身命,是故世间有种种...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

吉祥人生的四个道德实践

讲到吉祥人生的道德实践,这就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自己身...

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

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

莫道为恶不报,只因时节未到

世有邪见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时因果、现生因果、隔世...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阿修罗的生命状态与投胎业因

在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天等六道轮回的众生...

什么是禅七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

净宗九祖-蕅益大师

1.生平 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

简易大悲咒水制作方法

准备: 先净手漱口,然后准备开水一杯,不拘凉热。有...

【佛教词典】本来成佛

谓众生本具成佛之性。若立于万物一如之见地时,则众生...

【佛教词典】檀那

(术语)Dāna,又作陀那。译曰施。陀那钵底Dānapati...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

这个世间上的罪业,是可以改变的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是出在智者大师的传记里面...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

星云大师:药师法开示

我已出家五十多年,参加过的药师法会与弥陀佛七法会不...

八关斋戒略说

第一、八关斋戒与三长斋月 我们有机会当七天的和尚,这...

何为「三净肉」

这是对于一般学佛弟子,一时无法马上改过吃素的人,个...

念佛怎样对治昏沉散乱

大家来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上说,...

不幸的命运

目犍连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具有神通,不但可以看到快乐...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

【推荐】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

佛号是一个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但是问题是,是谁去念...

处处不想吃亏的自己

李嘉诚说:有时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

大安法师:畜生也能具备信愿吗

问: 修净土法门的行人,必须具备有信愿,念佛才能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