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朝暮课诵的意义

2020/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朝暮课诵的意义

课诵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仪式,即指定时诵经、持咒、礼佛、梵呗歌赞等法事。由于通过念诵仪轨可以祈望获得功德,所以课诵又称为“功课”。现在中小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做家庭作业,通常称为做功课,这种说法就是出自佛教。

原始佛教时期,僧众的日常行事,除了出外乞食,每天各自修行。修行的方法,一是学习教理,或听佛祖说法,或互相讨论;二是修习禅定,趺坐或者经行(在林间来回徘徊)。后来寺院立有佛像,又有了佛经,于是便有了礼拜供养佛像和诵读佛经的仪轨。

古代印度讽诵佛经奉行“三启”仪轨,首先颂扬马鸣菩萨所集的赞佛诗文,其次正诵佛经,然后陈述回向(把自己所修功德施往某处)发愿。因全部念诵过程分为三段,故称“三启”。念诵结束时,口称“苏婆师多”(妙语)或“娑婆度”(善哉)。

中国汉地佛教念诵的基本仪轨也沿袭了三启制,但略去了最后的大众同声念诵“苏婆师多”或“娑婆度”的程序,不过有些法事的文末称“善”或“善哉”,可谓是古印度的遗制。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随着经典的翻译而展开的,诵读佛经自然很受重视。《三国志·吴书·刘繇传》记载东汉笮融建浮屠祠“可容三千馀人,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这是汉地念诵佛经的最早记载。

东晋高僧道安是念诵仪轨的正式创始者,他制定了僧尼轨范三则:一是行香定座上讲之法,即讲经仪;二是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即课诵斋粥仪;三是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即道场忏法仪。这三条开后世佛教各种法事仪轨的端绪。

据《大宋僧史略》卷上“别立禅居”条记载,百丈怀海“有朝参暮请之礼”,大约此时已出现了朝暮课诵的制度。明清之际,朝暮课诵渐趋定型化、统一化奉行的范围遍及各宗派大小寺院和居家信徒,成为所有丛林必须修持的功课,违者依例罚钱。

佛门为什么规定要在早晚二时做功课?兴慈禅师在《二课合解》中说:“朝暮不轨,犹良马之无缰。”意谓佛教僧人应以朝暮二时课诵来轨范自己的身心,否则就会像良马脱缰,狂驰乱奔,误入歧途。朝指五更,为一日之始,相当于现在的早上五时。僧人盥洗完毕后,立即上殿课诵,使自己的思想集中在修行上。

暮指日晡,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五点钟。在这个时候上殿念诵,目的在于不要在晚上陷入昏昧的境地,始终觉醒,一心向佛。

据《二课合解》解释,早课始于五更,此时万境未动,人刚从睡眠中醒来,正好心中恬静。诵念《楞严咒》,可将人所具有的一切欲望在其未萌发之时便借助佛法除去,使人的心境永远保持在清净的状态。

暮课念诵《佛说阿弥陀经》,使人明白西方极乐世界的妙境,为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祈愿。念诵《礼佛大忏悔文》的目的在于表示自己改悔过恶,发愿今后精进修行,永不退转。

最后念诵《蒙山施食》意思是天已傍晚,到了地狱众鬼食时。念诵《蒙山施食》,可使众鬼各得安慰。因此朝暮二课所诵的经文并非随意而设,而是有深层的含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佛诞节的纪念意义

今天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期的纪念日,并且是他的...

等待也很有意义

当你兴致勃勃地进入饭店吃饭,遇到慢吞吞的上菜速度,...

十供养的含义

一、香供养 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燃香时,香自灭而...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大法句经...

惟贤长老《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

昌臻法师《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利益》

(一)八关斋戒的意义和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

【佛学漫画】找到生命的意义

如果让炽盛的欲望蒙蔽了心灵,哪怕真相近在咫尺,我们...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文殊菩萨十大愿

一、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

何谓烦恼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

斌宗法师《涅槃是什么》

前言 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槃,那么学佛修行的...

【佛教词典】有上士

(术语)等觉之菩萨也。四教义十曰:问曰:为定用金刚...

【佛教词典】识

梵语 vijāna,巴利语 viāna。音译作毗阇那、毗若南。...

贫贱富贵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样达到无生境界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

祭祀天神求脱病苦

善罗尼宾是一个虔诚的异教徒,每次遇到困难,便去祭拜...

如何从外相来推测未来的祸福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善事都是为自己做,不须别人赞叹

因为个人的时节因缘,零星地参加过几次佛教组织的慈善...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

牛年说牛---佛教里的「牛」

农历辛丑牛年即将来临,牛与佛教有着殊胜的因缘,如著...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

治心的方法

以静心对治动心: 现代生活紧张快速,大多数的人都患...

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自心不清净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

皈依者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人求师证明受皈依后,则称皈依某法师,其实所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