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是独头意识

2024/1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是独头意识

唐代传奇名篇《枕中记》里记载,郁郁不得志的卢生在邯郸客店遇道士吕翁,自叹穷困。吕翁听罢,便取青瓷枕让卢生睡觉。这时店主正在煮小米饭,卢生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店家的小米饭还没熟,这就是著名的“黄粱一梦”。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般人认为心理学家才研究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潜意识和梦,其实佛教对梦也早有论述,只是它属于第六意识中的“独头意识”。那么,什么是独头意识?它仅仅指代梦吗?

独头意识的概念,出自《成唯识论》卷七,源自法相宗“八识”里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包括明了、定中、独散、梦中四种。其中定中、独散、梦中这三种意识不与前五识俱起,是不依靠外境单独而起的意识,因此叫独头意识。

定中独头:修行禅定的人,在定中时,虽然前五识不会攀缘显现的五尘境界,但他的独头意识还是能依靠心的观想,而造五尘境界,从而进行分别和觉知。

独散独头:在日常生活中,当人的意识处于散乱状态时,如白日梦或发呆时,此时独头意识就是缘自于心,现所造境;或缘过去记忆的影像,进行分别取著。虽然不会直接缘现行的前五识,但仍能感知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梦中独头:在睡眠时,前五识暂不起作用,独头意识便会独自造境,并攀缘此境而生分别;或缘过去记忆的影像,而生分别。这就是佛教对梦境产生的解释。

除去以上三种,还有部分典籍中记载了一种特殊的“独头意识”,那就是“狂乱独头”:即人在失心、错乱、疯狂等精神异常状态下,能依自己想象,造出种种尘境,进行缘取和分别,或对他人产生怀疑、误解等。

荷兰著名印象派画家梵高,他的作品充满光感,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堪称不可替代的世界艺术瑰宝。但梵高疑似患有额叶癫痫引起的精神障碍。有研究说,他为体现画面的极度艳丽色彩,使用的一种特殊颜料中带有毒素,让他逐渐陷入混乱的精神状态,这便是“狂乱独头”。

独头意识的出现看似莫名其妙,独自而起,但实际上仍是受到过去业力、习气等潜在因素的影响。这些潜在因素在现前适当的条件下被激活,便符合佛法中“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基本原理。

总之,一个精进的修行人,不但要对治清醒状态下的意识心,也会由于功夫渐深,还能对治微细的烦恼,甚至 “独头意识”。《楞严经》云:“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能够观察、控制好独头意识,包括在定中、梦中所见一切,全不执着,生命最终才能完全做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每一种果报都经过三个阶段的变现

我们强调业力,我们也讲到果报,那么当果报变现的时候...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太虚大师:八识规矩颂讲录

【开 题】 八识规矩颂,将八识分成四类说明:第一类是...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

禅宗的无味之味

参禅这个修行方法我个人认为是佛教诸多法门中最奇特的...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这个果报的受用,我们来看看它的差别。这个差别有两种...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佛教教旗的缘起与象征意义

目前我们在许多寺院的法会上看到的佛教教旗,是美籍波...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何为结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

出家人为何「结夏安居」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

十八罗汉

在佛教经典记载中,原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

【佛教词典】大地法

梵语 mahā-bhūmika。遍大地法之略称。指与一切心相应...

【佛教词典】法性土

【法性土】 p0760   成唯识论十卷十七页云:又自性身...

有哪些可行的改过方法

然人之过, 有从事上改者, 有从理上改者, 有从心上改...

菩提心是建立在责任感,而不是建立在情感

我们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想要去...

中国人的四大传统智慧

1、大道至简 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

不孝的人都很穷困

百善孝为先 我认识一位学佛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

圣严法师《闻声救难,度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宛然是与娑婆有情,别具深刻因缘的菩萨。人...

为善勿贵人知

示陈定耑曰:小人之为恶也,唯恐人知。君子之为善也,...

四十八大愿——(第22愿)菩萨一生补处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

宗舜法师:佛教相信2012会到来吗

凤凰网: 刚才宗舜法师也解释了在从佛教当中如何来去...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问: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大安法师答: 在学佛的过...

地藏菩萨有这么多的功德,为何自己做起来却没效果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

五种食物助你去口气

口气难闻,口气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交际。那口气重该...

什么是贩卖佛法

问: 请问什么是属于贩卖佛法,弟子做有关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