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欢喜日的由来

心律法师  2011/08/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一日,在佛教里却称“佛欢喜日”。

关于七月十五称作“佛欢喜日”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众生欢喜,佛亦欢喜,是为佛欢喜日

释迦牟尼佛的徒弟中有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他得道前父母皆已去世。其母在世时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用天眼通察看母亲在地府的情况,看到她已变成饿鬼,境况堪怜。目连悲哀,用钵盛饭给母亲。母亲拿饭来吃,还没入口,即化为烈焰,还是吃不上。目连悲号痛哭,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训示他说,其母在世时种下的罪孽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

于是目连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吃到了食物。目连又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西方极乐世界。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佛于是告诉十方众僧,在七月十五这天齐诵经念佛以助逝去的父母以及过去的七世父母远离恶趣得生西方净土。仍健在的,则福乐百年。于是,这天,众生欢喜,佛亦欢喜,为佛欢喜日。

二、源于“结雨安居”

相传佛陀在世时,因为每逢夏日雨季(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来临,地面上有很多昆虫,出家人要出去就会踩死很多昆虫,所以佛陀定下 “结雨安居”的制度。因此,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拖钵,只在山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当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结雨安居”的季节刚好是中国的夏天,所以在中国就有“结夏安居”。

到了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有许多人因而证果成就佛道,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所以也叫做“解夏”。因此,农历七月十五是很殊胜的日子,又称“僧自恣日”。

其实,“盂兰盆”作为佛教特有的一种仪式,是为了回报哺乳之恩,解救历生父母的“倒悬”之苦,故在七月十五日启建“供佛斋僧”法会,以此功德回施法界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由是有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的流传。

在七月十五举办盂兰盆会,是冥阳两利的盛举。之所以累生父母堕恶道受无量苦,就是因为生前悭贪不舍,诸多恶业。盂兰盆会中,通过诵《盂兰经》,上盂兰盆供,不分僧俗随力随愿供佛斋僧,不但以此功德使累生父母脱离恶道,而且也转自己的悭贪心为布施心,可使自己将来不会再次堕落恶道。

心律开示:百善孝为先。因为孝敬自己的父母,从而念及“人之老”;因为“人之老”而推及天下众生;是“孝”引发出了我们的菩提心,是“孝”引导我们走上了解脱之路,这也许是七月十五被称为“佛欢喜日”的根本缘故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不买点供品,佛菩萨就不加持你了吗

诸佛菩萨加持力,那得你自己发心,还有你得求他。有人...

可以供养半身佛像或佛头吗

《优婆塞戒经》云: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

修行要先建立这三种心态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在无量的生死当中...

【推荐】星云大师《改变命运的方法》

习惯、迷信、感情、权势、欲望、业力虽然能控制我们的...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这简单的两句话,就可...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业力

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

中国的佛塔有几种类型

1、楼阁式塔: 在中国古塔中的历史最悠久、体形最高大...

各宗要略——三论宗

史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

三十六种饿鬼

1、获身鬼(迦婆离)。 身高为人的两倍,无面目,手足穿...

【佛教词典】开门节

为我国云南澜沧江下游傣族地区小乘佛教最盛大之净居赕...

【佛教词典】小草

(譬喻)三草之一。以喻修五戒十善,得人天果报之机类...

贫人持戒脱离险境

佛在王舍城,为五百罗汉、菩萨千人说:从前有一贫人因...

十跪父母恩

父母一路养育我们长大,给予了我们许多,我们逐渐有了...

莲宗九祖蕅益大师画传

一、持咒祈子,大士授生 蕅益大师,名智旭,号西有,...

尽责、知足、感恩、惜福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去除蔬菜农药的六个绝招

绝招1、去皮: 蔬菜表面有蜡质,很容易吸附农药。因此...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

【推荐】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谈他学佛的感受时,说他本以为学佛就是多做善...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身为管理者应会的56个故事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

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

乌龟报恩

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