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上

天台智者大师说

大章第五、释教相者,若弘余经,不明教相,于义无伤;若弘《法华》,不明教者,文义有阙。但圣意幽隐,教法弥难。前代诸师,或祖承名匠,或思出神衿,虽阡陌纵横,莫知孰是。然义不双立、理无两存,若深有所以,复与修多罗合者,录而用之;无文无义,不可信受。南岳大师心有所证,又勘同经论,聿遵佛语,天台师述而从用,略明教为五:一、大意。二、出异。三、明难。四、去取。五、判教。

大意者,佛于无名相中假名相说,说余经典,各赴缘取益。至如《华严》,初逗圆别之机,高山先照,直明次第、不次第,修行住上、地上之功德,不辨如来说顿之意。若说四《阿含》,《增一》明人天因果,《中》明真寂深义,《杂》明诸禅定,《长》破外道,而通说无常,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不明如来曲巧施小之意。若诸方等折小弹偏,叹大褒圆,慈悲行愿,事理殊绝,不明并对诃赞之意。若《般若》论通,则三人同入;论别,则菩萨独进,广历阴入,尽净虚融,亦不明共别之意。若《涅槃》在后,略斥三修,粗点五味,亦不委说如来置教,原始结要之终。凡此诸经皆是逗会他意,令他得益,不谭佛意,意趣何之?

今经不尔,絓是法门网目,大小观法,十力无畏,种种规矩,皆所不论,为前经已说故;但论如来布教之元始,中间取与渐顿适时,大事因缘,究竟终讫,说教之纲格,大化之筌罤。其宿殖淳厚者,初即顿与,直明菩萨位行功德,言不涉小。文云:「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其不堪者,隐其无量神德,以贫所乐法方便附近,语令勤作。文云:「我若赞佛乘,众生没在苦。」如此之人,应以此法渐入佛慧。既得道已,宜须弹斥,即如方等,以大破小。文云:「苦切责之已,示以所系珠。」若宜兼通,半满洮汰,如《大品》遣荡相着,会其宗途。文云:「将导众人欲过嶮道。」过此难已,定之以子父,付之以家业,拂之以权迹,显之以实本。

当知此经,唯论如来设教大纲,不委微细纲目。譬如算者,初下后除,纪定大数,不存斗斛。故《无量义》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则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此譬下算。若收无量以入一、会三而归大者,此譬除算,唯记大数焉。如是等意皆法身地寂而常照,非始道树逗大逗小。佛智照机其来久矣。文云:「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此照大久矣。文云:「殷勤称叹方便」,此照小久矣。文云:「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此照会小归大久矣!〈信解品〉云:「踞师子床,见子便识」,此语初鉴大机久矣!「于牕牖中,遥见其子」者,此鉴小机久矣!「密遣二人,方便附近,语令勤作」,此鉴须开三久矣!「心相体信,入出无难」,此鉴调斥久矣!「领知众物」,此鉴洮汰久矣。「后付家业」,此鉴教行等久矣!

当知佛意深远,弥勒不识所为因缘,况下地二乘凡夫等耶!文云:「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又,已今当说,最为难信难解。前经是已说,随他意,彼不明此意,故易信易解。《无量义》是今说,亦是随他意,亦易信易解。《涅槃》是当说,先已闻故,亦易信易解。将说此教,疑请重叠,具如迹本二文。受请说时,秖是说于教意,教意是佛意,佛意即是佛智,佛智至深,是故三止四请。如此艰难,比于余经,余经则易。

若始坐道场,梵王初请,直言请法,亦无疑网。往复殷勤,说诸方等,观文可知。说《大品》时,犹酬梵请。唯《华严》中,请金刚藏,可为连类。而人师偏着,谓加于法华。言小乘致请,不及菩萨,此见一边耳。身子腾众心云:「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欲闻具足道」,何独是一小乘?又弥勒阖众,求决文殊与解脱月、金刚藏,若为有异?

又本门中,菩萨请佛说于佛法,岂比菩萨请菩萨说菩萨法耶?若就此意,有加于彼。若彼列众,十方云集,皆是卢舍那佛宿世知识;此经云集,地涌菩萨皆从释尊发心,是我所化,此一往则齐而不无疎密。又彼明十方佛说《华严》被加者,同名法慧、金刚藏等,不言彼佛是舍那分身;今明三变土田,一方各四百万亿那由他土,满中诸佛,悉是释尊分身,此意异彼。

彼以《华严》为胜薳,复出一两句,非故兴毁;若较其优劣,恐成失旨。但此《法华》开权显本,前后二文疑多请倍,不比余经,秖为深论佛教、妙说圣心,近会圆因、远申本果,所以疑请不已。若能精知教相,则识如来权实二智也。教意甚深,其略如是。

○二出异解者,即为十意:所谓南三、北七。

南北地通用三种教相:一、顿。二、渐。三、不定。《华严》为化菩萨,如日照高山,名为顿教。三藏为化小乘,先教半字,故名有相教。十二年后,为大乘人,说五时般若,乃至常住,名无相教。此等俱为渐教也。别有一经,非顿渐摄,而明佛性常住,《胜鬘》、《光明》等是也,此名偏方不定教,此之三意通途共用也。

一者、虎丘山岌师,述顿与不定,不殊前旧。渐更为三:十二年前明三藏,见有得道,名有相教;十二年后齐至法华,明见空得道,名无相教;最后双林,明一切众生佛性、阐提作佛,明常住教也。

二者、宗爱法师,顿与不定同前,就渐更判四时教,即庄严旻师所用。三时不异前,更于无相后、常住之前,指法华会三归一,万善悉向菩提,名同归教也。

三者、定林柔、次二师,及道场观法师,明顿与不定同前,更判渐为五时教,即开善光宅所用也。四时不异前,更约无相之后、同归之前,指《净名》、《思益》诸方等经,为褒贬抑扬教。

四者、北地师亦作五时教,而取提谓波利为人天教,合《净名》、《般若》为无相教,余三不异南方。

五者、菩提流支明半满教,十二年前皆是半字教,十二年后皆是满字教。

六者、佛驮三藏、学士光统所辨四宗判教:一、因缘宗,指毗昙六因四缘;二、假名宗,指《成论》三假;三、诳相宗,指《大品》、三论;四、常宗,指《涅槃》、《华严》等,常住佛性,本有湛然也。

七者、有师开五宗教,四义不异前,更指《华严》为法界宗,即护身自轨大乘所用也。

八者、有人称光统云:四宗有所不收,更开六宗:指《法华》万善同归,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名为真宗。《大集》染净俱融,法界圆普,名为圆宗。余四宗如前,即是耆阇凛师所用。

九者、北地禅师,明二种大乘教:一、有相大乘。二、无相大乘。有相者,如《华严》、《璎珞》、《大品》等,说阶级十地功德行相也。无相者,如《楞伽》、《思益》,真法无诠次,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也。

十者、北地禅师,非四宗、五宗、六宗、二相、半满等教,但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一音说法,随类异解。诸佛常行一乘,众生见三,但是一音教也。出异解竟。

○三明难者,先难南地五时,其义不成,余四时、三时,例坏也。若言十二年前名有相教者,成实论师,自诬己论。论云:「我今正欲明三藏中实义。」实义者,所谓空,是空非无相耶?三藏非十二年前耶?又《阿含》中说:「是老死,谁老死,二皆邪见;无是老死即法空,无谁老死即生空。」三藏经中自说二空,二空岂非无相?又《释论》云:「三藏中明法空为大空。」摩诃衍中明十方空为大空。即以法空为大空,即大无相。又成道六年,即说《殃掘摩罗经》,明空最切,此非无相,谁是无相耶(云云)?又《大论》云:「从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说般若。」般若即空慧也。

复次,十二年前名有相教,为得道?为不得道?若得道则乖《成论》。论师云:有相四谛是调心方便,实不得道;须见空平乃能得道。既言有相,那忽得道?若不得道,用此教为?又拘隣如五人,最初于佛法,寂然无声字,获真实知见。最初之言,岂非十二年前得道耶?又若得道,教同无相;若不得道,教同邪说。又若得道,得何等道?若见空得道,还同无相;若不见空得道,亦同九十五种,非得佛道。有相之教,具有二过(云云)。

二、难十二年后名无相教,明空荡相,未明佛性常住,犹是无常。八十年佛,亦不会三归一,亦无弹诃褒贬者,此不可解。若言无相,何意不荡无常?犹有无常,何谓无相?若言不明佛性法身常住者,共般若可非佛性法身常等;不共般若,云何非佛性耶?《大经》云:「佛性有五种名,亦名首楞严,亦名般若。」般若乃是佛性之异名,何得言非?彼即救言:经称佛性,亦名般若者,是三德之般若,何关无相之般若。若尔者,《涅槃》第八何意云:「如我先于摩诃般若中说,我与无我,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之性,即是佛性。如此遥指,明文灼然,何意言非?又《涅槃》佛性,秖是法性常住,不可变易。《般若》明实相实际,不来不去,即是佛无生法,无生法即是佛。二义何异?故知法性实相,即是正因佛性;般若观照,即是了因佛性;五度功德资发般若,即是缘因佛性。此三般若,与涅槃三佛性,复何异耶?《金刚般若论》云:「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于余名生因,于实名了因。实相了因能趣菩提,岂非佛性?但名异义同,如前分别,何得闻释提婆那民,谓非帝释?其谬类此。若言无常,八十年佛说,非佛性常住者,《涅槃》亦云:「八十年佛背痛有疾,于娑罗入灭。」那忽谭常辨性(云云)?《释论》云:「佛有生身、法身」,生身同人法,有寒热病患,马麦乞乳;法性身佛,光明无边,色像无边。尊特之身,犹如虚空,为法性身菩萨说法,听法之众尚非生死身,何况佛耶。《释论》云:「又生身佛寿则有量,法身佛寿则无量」,岂可以无常八十年加于法身耶?小乘中云:法身尚其不灭,如均提沙弥忧恼。佛问:汝和尚戒身灭不?答言:不。乃至解脱知见灭不?答言:不。何况般若法身而言无常!若言般若无会三者,何故〈问住品〉云:「诸天子今未发三菩提心者,应当发。若入声闻正位,是人不能发三菩提心,何以故?与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发三菩提心者,我亦随喜。所以者何?上人应求上法,我终不断其功德。」若声闻不求上法,何所随喜?既随喜上法,即是会三。若言般若无弹诃者,《大品》云:「二乘智慧犹如萤火,菩萨一日学智慧,如日照四天下。」又十三卷云:「譬如狗,不从大家求食,反从作务者索。当来世,善男女人弃深般若,而攀枝叶,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又云:「见像观迹,皆名不黠。」岂有弹诃更剧于此,谓无褒贬耶?若言般若是第二时教,引诸天子白佛云:「见第二法轮转」者,何经不见第二,而独言般若?《净名》云:「始坐道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乃至说法不有亦不无。」两说相对,亦应是第二法轮转。《法华》亦云:「昔于波罗柰转四谛法轮,今复更转最上之法轮。」《涅槃》又云:「昔于波罗柰初转法轮,八万天人得须陀洹果,今于此间拘尸那城转法轮时,八十万亿人得不退转。」经经皆有此旨,亦应併是第二,何独《般若》耶?若言十二年后明无相者,何得二夜常说般若?故知无相之过亦甚众多(云云)。

次难褒贬教是第三时。虽七百阿僧祇,犹是无常,不明常住,直是弹诃褒扬而已。今问:说般若时,诸大弟子皆转教说法,虽不悕取,咸以具知菩萨法门,何得被诃?茫然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故知褒贬不应在般若之后,非第三时也。又弥勒等亦被屈折,何但声闻。若言七百阿僧祇者,此亦不然。其文自说佛身无为,不堕诸数,金刚之体,何疾何恼?为度众生,现斯事耳!文辨金刚,而人判七百;《涅槃》亦辨金刚,那忽常住?又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又不思议解脱有三种:真性、实慧、方便,即是三佛性义。且复尘劳之俦是如来种,岂非正因佛性;不断痴爱起诸明脱,明即了因性,脱即缘因性。三义宛然,判是无常;涅槃三种佛性,何得是常耶?

次难第四时同归教,正是收束万善,入于一乘,不明佛性,神通延寿,前过恒沙,后倍上数,亦不明常。此不应尔。《法华》明一种性相,一地所生,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命章即云:「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华严》明佛智慧,犹带菩萨智慧,菩萨智慧如爪上土,如来智慧如十方土。《法华》纯说佛之智慧如十方土,而非常者,《华严》爪上土,云何明常住?又《华严》始坐道场,初成正觉,成佛太近。《法华》明成佛久远,中间今日皆是迹耳。迹中所说而言是常,本地之教岂不明常?又《无量义经》云:「说华严海空历劫修行,未曾宣说如是甚深无量义经。」甚深《无量义经》已自甚深,甚深之经为《法华》弄引,岂不明常?若言常住语少者,如天子一语,可非勅耶?文云:「世间相常住」,又云:「无量阿僧祇劫,寿命无量,常住不灭。」伽耶城寿命及数数示现等,是应佛寿命;阿僧祇寿命无量者,是报佛寿命;常住不灭者,是法佛寿命也。三佛宛然,常住义足。《法华论》云:示现三种菩提:一者、应化佛菩提:随所应见而为示现,谓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道场得三菩提也。二、报佛菩提:谓十地满足得常涅槃。文云:「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也。」三、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常清净不变。文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谓众生界即涅槃界;不离众生界,即如来藏。又云:「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即正因佛性。又云:「为令众生开佛知见」,即了因佛性。又云:「佛种从缘起」,即缘因佛性。《法华论》亦明三种佛性。论云:唯佛如来证大菩提,究竟满足一切智慧,故名大。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者,示诸众生皆有佛性也。经论明据,云何言无?又《涅槃》云:「是经出世,如彼果实,多所利益安乐一切,能令众生见如来性,如法华中八千声闻得受记莂,成大果实,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若八千声闻于《法华》中不见佛性,《涅槃》不应悬指,明文信验,何劳苟执?又《涅槃》二十五云:「究竟毕竟者,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一乘。」故今经是一乘之教,与涅槃玄会。且《涅槃》犹带三乘得道,此经纯一无杂;《涅槃》更不发迹,此经显本义彰。处处唱生,处处现灭,未来常住,三世益物,人众见烧,我土不毁,岂是神通延寿有灭尽耶?破神通延寿义(云云)。

难第五时教,双林常住,众生佛性,阐提作佛者,问成论师,依二谛解义,第五时教为二谛摄不?若二谛摄,与诸教同,前教二谛犹是无常,双林二谛何得是常?若双林不出二谛,能照别理,破别惑,得是常者;前教所明二谛,亦照别理,破别惑,那忽无常?众生佛性,阐提作佛,例如此难。故知明理不异前时,据何为常住耶?

难顿教者,例此可解。实既是同,据何为顿?权虽别异,不应从事判大小,则大颠倒(云云)。

次难偏方不定教,谓非次第,别为一缘,如《金光》、《胜鬘》、《楞伽》、《殃掘》之流也。问:《殃掘》之经,六年所说,列次第众,委悉余经,弹斥明常,分明余教,释梵四王及十弟子,乃至文殊,皆被诃斥,同闻宛然,应入次第,而今判作偏方。《净名》亦是弹诃,那得引为次第?又《净名》所诃,事在往昔,追述前语,以辞不堪。当知十二年前已应被诃,与《殃掘》同。若殃掘偏方,则《净名》非次。若谓《殃掘》明常,别为一缘者,《净名》云:「尘劳之俦是如来种」,何得是次第之说(云云)?

次难其依《涅槃》五味判五时教。用从牛出乳,譬三藏十二年前有相教;从乳出酪,譬十二年后般若无相教;从酪出生苏,譬方等褒贬教;从生苏出熟苏,譬万善同归法华教;从熟苏出醍醐,譬涅槃常住教。此现见乖文义理、颠倒相生,殊不次第。何者?经云:「从牛出乳」,譬初从佛出十二部经,云何以十二部对于九部有相教耶?一者、有相教无十二部。二者、有相教非佛初说,故不应以此为对(云云)。彼即救云:小乘亦有十二部。引文证云:雪山忍草,牛若食者,即出醍醐。更有异草,牛若食者,不出醍醐,故知大小通有十二部,但有佛性无佛性之异耳!今问:纵令通有十二部者,何故不取明佛性之十二部为乳教耶?大经第七云:「九部不明佛性,是人无罪。如言大海,唯有七宝,无有八宝,是人无罪。」例此而言,若十二部无佛性者,是人得罪。既言具十二部,何意不明佛性即堕得罪之句,岂会无罪十二部耶?

若言从十二部出修多罗,修多罗对无相般若教者,修多罗则通一切有相无相,五时皆名修多罗,何以独对无相般若?解云:般若中有直说义,复是第二时,故以对之。若言直说应是修多罗者,般若中有譬说、因缘说、授记说、论义说,那得独是直说耶?般若兼具众说、以修多罗为名者、余经亦直说、何不对修多罗?若言第二时者,何经非第二时,已如前难。从修多罗出方等经,用对褒贬净名等教者,《净名》不应在《大品》之后,已如前破(云云)。从方等出般若,用对法华者,经文自云般若,而曲辨为法华,回经文就义,最为无意。《涅槃》云:「八千声闻于法华受记」,不道般若受记,那得唤法华为般若?乖文失旨,不成次第也。从般若出大涅槃,彼即解云:从法华出大涅槃。此亦不会经文,譬如很子,又似[仁-二+戾]羊(云云)。

五时之失,其过如是,其四时、三时,无劳更难,南方教相,不可复依也。今更难用三时义家云:十二年后讫至法华,同名无相教者,法华会三,般若亦应归一。若不尔者,云何同是无相?四时亦例尔。

次难北地五时义。若言《提谓》说五戒十善者,彼经但明五戒不明十善,唯是人教,则非天教。纵以此为人天教者,诸经皆明戒善,亦应是人天教耶?又彼经云:「五戒为诸佛之母,欲求佛道读是经,欲求阿罗汉读是经。」又云:「欲得不死地,当佩长生之符,服不死之药,持长乐之印。」长生符者,即三乘法是。长乐印者,即泥洹道是。云何独言是人天教耶?又云:五戒天地之根、众灵之源,天持之和阴阳,地持之万物生,万物之母,万神之父,大道之元,泥洹之本。又四事本,五阴、六衰本,四事即四大,四事本净,五阴本净,六衰本净,如此等意,穷元极妙之说,云何独是人天教耶?又提谓长者得不起法忍,三百人得信忍,二百人得须陀洹,四天王得柔顺法忍,龙王得信根,阿须轮众皆发无上正真道意,观此得道,岂是人天教耶?复次,《释论》结集法藏,初从波罗奈至泥洹夕,凡所说小乘法,结为三法藏;从初生至双树,凡说大乘,结为摩诃衍藏;奈苑之前,不预小乘摄。何者?尔时未有僧宝,故不应用《提谓》为初教也。若言《提谓》是秘密教、一音异解者,不应在显露之初。余四时同南家,已如前破(云云)。

次难流支半满义。从初鹿苑三藏皆明半义,从般若已去讫至涅槃,皆明满者,此不应然。从得道夜,常说般若,鹿苑已来,何曾不满?如提谓时,无量天人得无生忍。成道六年已,说《殃掘摩罗》。《涅槃》云:「我初成道,恒沙菩萨来问是义。如汝无异。」当知鹿苑,不应纯半。从般若已去诸经皆满者,《释论》云:「般若非秘密教,以付阿难;法华是秘密教,付诸菩萨。」若同是满教,何得一秘一不秘?又,若皆是满,应同会三。又,若同是满,生、熟二苏应同是醍醐,醍醐应同是生、熟苏。能譬之味既差别不同,所譬之法岂併是满(云云)?

次难四宗者,谓因缘宗,指阿毗昙六因四缘。若尔,《成论》亦明三因四缘,一切诸法皆为因缘所成,因缘语通,何独在毗昙?又因缘宗异假名宗,故《成论》云:「见有四谛,是调心法,不能得道。」既立因缘宗,得何等道?若得小乘道,则与假名宗同,何须别立?若得大乘道,即与圆常等同,何须别立?今别以为宗,应别判一道(云云)。

次难假名宗者,指《成实论》观三假浮虚,乃是世谛事法,非彼论宗。彼论见空得道,应用空为宗。又《释论》明三藏中空门,无假名门,若指彼义,应用彼宗,既别立名,则非见空得道(云云)。

次难不真宗,此指《大品》十喻,为不真诳相者。龙树弹方广云:「取佛十喻,说一切如幻如化,无生无灭,失般若意,与外道同。」云何拾他被弹之义,立不真经?若谓文明幻化,不辨佛性常住为不真者,此则不然。经明佛性常住,已如前说,何但此经明幻化耶?《华严》亦云:「如化忍、如梦忍。」「心如工幻师」等,种种譬喻。《涅槃》亦云:「诸法如幻化,佛于中不着」,絓是诸经皆明幻化,亦应是不真宗。若诸经幻化,非不真宗,何独《大品》苦为诳相?

又难常宗指于《涅槃》,《涅槃》之经何但明常,亦明非常、非无常,能常、能无常双用,具足八术,云何单取常用为宗?何不取无常用为宗?单轮隻翼,不能飞运(云云)。

彼云诳相不真宗即是通教,常宗秖是真宗,即是通宗者,宗则通真、不真,不真何意没宗而用教?真宗何意无教而立宗?宗若无教,何得知真?真宗若没宗有教,则同名通教。若俱没教留宗,则同名通宗。若俱安教,则同名通宗教。若留不真真,则名通不真宗。教通真宗,教通不真宗,可为三乘通修,通真宗亦应三乘通修也。若言此通是融通之通者,通教亦是通真之真也。此则两名溷同,义无别也。彼引《楞伽经》云:「说通教童蒙,宗通教菩萨」,故以真宗为通宗也。若尔,是则因缘、假名不真,皆是童蒙,不应悉立宗也。覆却并决,四宗名义,甚不便也。

次难五宗者,难四宗如前。若言《华严》为法界宗,异《大涅槃》,《涅槃》非法界,但名常宗。《大经》云:「大般涅槃是诸佛法界」,若为劣谢《华严》耶?若常非法界,法界非常,法界非常应有生灭,常非法界摄法不尽,此皆不可然也。《大品》云:「不见一法出法性外」者,法性即是法界。又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过」,岂非法界之说?而独言华严是法界,异于《涅槃》、《大品》耶?

次难六宗者,四宗如前难。今问:真、常两宗,真、常若同,何故开两?真、常若异,俱非妙法。何者?真若非常,真则生灭;常若非真,常则虚伪。又真若非常,与前三宗何异?若常非真,即有破坏法。

次难圆宗,若言《大集》染净圆融,异于《涅槃》、《华严》者,此亦不然。《大品》云:「即色是空,非色灭空。」《释论》解云:「色是生死,空是涅槃,生死际,涅槃际,一而无二。」此岂非染净俱融?又云:「一切趣色欲,趣瞋、趣痴、诸见等。」岂非俱融之相。《净名》云:「一切尘劳是如来种。不断痴爱,起诸明脱,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此圆融何异《大集》(云云)。

此六宗五宗皆倚傍四宗而开,但四宗无文,或言出《顶王经》,经云:「初说因缘诸法空,次教诸子一乘常住法。」诸法空者,不应是假名宗也。一乘常住者,不应是通教诳相也。或言经不度也。四宗既尔,五宗、六宗约四开立,皆难信用也。

次难有相无相大乘教者,相无相不应单说。何者?本约真论俗,还约俗论真,一切智人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华严》虽论十地,何曾不约法身?《楞伽》、《思益》虽复论空,何曾不说无生忍?若纯用有相,相则无体,教何所诠?亦不得道。若纯用无相,无相真寂,绝言离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则非复是教,云何可说?若言是教,教即是相,何谓无相?《大品》须菩提问云:若诸法毕竟无所有,云何说有一地乃至十地?佛答云:以诸法毕竟无所有故,则有菩萨初地至十地,若诸法有决定性者,则无一地乃至十地。故知二种大乘,别说乖经(云云)。

次难一音教者,但言一大乘无三差别者,秖是实智,不见权智。若但大乘者,《法华》何故云:「我若赞佛乘,众生没在苦,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寻时思方便,诸佛皆欢喜。」故知非独一大乘教。若纯是一乘,亦应纯长者身,既有垢衣之体,亦有大小教异,那得溷判一音,失于方便?若言佛常说一乘,众生见三者,此则众生能化,佛是所化。佛既是能化,应能说三乘,何得用一乘?若言《法华》纯一,可尔。《华严》五天往反,亦为钝根菩萨开别方便,况余经耶?故知一音之教,但有一大车,无有僕从方便侍卫,但有智慧波罗蜜,无方便波罗蜜(云云)。

○四研详去取者,覈实故言研,覈权故言详,适法相故言去取。

若五时明教,得五味方便之文,而失一道真实之意。虽得其文,配对失旨,其文通用,其对宜休。

若言十二年前明有相教,此得小乘一门而失三门。何者?三藏有四门得道,或见有得道,如阿毗昙;或见空得道,如成实;或见亦有亦空得道,如昆勒;或见非空非有得道,如车匿。故知泥洹真法宝,众生各以种种门入,若欲举一标四,应总言三藏,若欲广明,备立四种,何意偏存有相,失没三耶?疑误后生,空有成诤。若三藏中菩萨,须广学四门,通诸方便,后得佛时,名正遍知。若但标有相之教,唯得见有得道一门声闻,全失三门,入泥洹路,则于小乘义阙。若但有相,秖偏知一门,不解三门,非正遍知,于菩萨义阙。其阙则众,故须弃;其得则寡,唯存一。

若十二年后明无相,无相者,此得共般若,失不共般若。共般若有四门:如幻如化即有门,幻化即无是空门,幻化有而不有是亦空亦有门,双非幻化即非空非有门。若言般若无相者,秖得共般若一空门,全失三门,亦失七门。尚不是因中正遍知,况果上正遍知。其失则去,其得则取(云云)。

若言第三时,抑挫声闻褒扬菩萨,此得斥小一种声闻,全失七种声闻;得显大一意,全不得折挫诸偏菩萨,褒扬极圆菩萨;亦不得折挫诸权菩萨,褒扬于实菩萨。又不识偏、圆、权、实四门,所得处少,不得处多。

若言第四时同归之教,唯得万善同归一乘之名,不得万善同归一乘之所。所者,即佛性。同归常住等也。秖得会三归一,不得会五归一,不得会七归一;唯得归于一,不得归佛性常住,有如此等失(云云)。

第五时,若依二谛论常住,则非常住;若不依二谛,无所间然。彼虽明常,全失非常非无常,双用常无常,唯得四术之一,永失七术,复不得其正体(云云)。

四时教,三时教,无文可依,无实可据,进退无所可取(云云)。

北地五时亦无文据,又失实意,其间去取,类前可知。半满教得实意,失方便意。四宗教失五味方便意,又失实意。五宗、六宗例如此。二种大乘教,权实乖离,父母乖离,导师云何得生?权若离实,无实相印,是魔所说。实若离权,不可说示。一音教得实失权,鳏夫寡妇,不成生活,永无子孙。

众家解教,种种不同,皆是当世之师,各各自谓有于深致。时既流播,义亦添杂,晚贤情执,苟诤纷纭,所以上来研难,次论去取,略知大意(云云)。

若除其病,如上所说,若不除法,用之则异。云何用异?有相则具用四门;无相则用共不共八门。褒贬则用贬小褒大,贬偏褒圆,贬权褒实。同归则用同归一乘,常住佛性,究竟圆趣。常住则用非常、非无常,双用常无常,二鸟俱游,八术具足。用五味则次第如文,在下当说。用提谓波利,亦不止是人天之乘。用半满则有五句:满、开满立半、破半明满、带半明满、废半明满。用因缘、假名,则为三藏两门耳。用诳相,是通教一门耳。用真秖是常,常秖是真。法界不独在《华严》;圆宗不偏指《大集》。用有相无相者,约有相明无相,约无相明有相,二不相离。用一音者,有慧方便解,有方便慧解。设取其名,用义永异(云云)。

○五、判教相者,即为六:一、举大纲。二、引三文证。三、五味半满相成。四、明合不合。五、通别料简。六、增数明教。

一、大纲三种:一、顿。二、渐。三、不定。此三名同旧,义异也(云云)。今释此三教各作二解:一、约教门解。二、约观门解。教门为信行人,又成闻义;观门为法行人,又成慧义。闻慧具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具如《释论》偈(云云)。

先约教者,若《华严》七处八会之说,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净名》中「唯嗅薝卜」。《大品》中说「不共般若」。《法华》云:「但说无上道」,又:「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若遇众生,尽教佛道。」《涅槃》二十七云:「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又云:「我初成佛,恒沙菩萨来问是义,如汝无异。」诸大乘经如此意义类例,皆名顿教相也,非顿教部也。

二、渐教相者,如《涅槃》十三云:「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从般若出涅槃。」如此等意即是渐教相也。

又始自人天、二乘、菩萨、佛道,亦是渐也。又中间次第入,亦是渐(云云)。

三、不定教者,此无别法,但约顿、渐,其义自明。今依《大经》二十七云:「置毒乳中,乳即杀人,酪、苏、醍醐亦能杀人。」此谓过去佛所,甞闻大乘实相之教,譬之以毒。今值释迦声教,其毒即发,结惑人死。若如提谓波利,但闻五戒,不起法忍,三百人得信忍,四天王得柔顺忍,皆服长乐之药,佩长生之符,住于戒中,见诸佛母,即是乳中杀人也。酪中杀人者,如《智度论》云:「教有二种:一、显露教。二、秘密教。」显露者,初转法轮,五比丘及八万诸天得法眼净。若秘密教,无量菩萨得无生法忍。此是毒至于酪而能杀人也。生苏中杀人者,有诸菩萨,于方等大乘教得见佛性,住大涅槃,即其义也。熟苏杀人者,有诸菩萨,于摩诃般若教得见佛性,即其义也。醍醐杀人者,如涅槃教中,钝根声闻开发慧眼,得见佛性,乃至钝根缘觉、菩萨七种方便,皆入究竟涅槃,即其义也。是名不定教相也,非不定部。

二、约观门明义者,一、圆顿观,从初发心即观实相,修四种三昧,行八正道,即于道场开佛知见,得无生忍。如牛食忍草,即得醍醐,其意具在《止观》(云云)。

二、渐次观,从初发心为圆极故,修阿那波那十二门禅,即是根本之行。故云:「凡夫如杂血乳。」次修六妙门,十六特胜、观、练、熏、修等,乃至道品、四谛观等,即是声闻法,如清净乳行也。次修十二缘观,即是缘觉,如酪行也。次修四弘誓愿,六波罗蜜,通藏菩萨所行事理之法,皆如生苏行也。次修别教菩萨所行之行,皆如熟苏,故云菩萨如熟苏也。次修自性禅、入一切禅,乃至清净净禅,此诸法门,能见佛性,住大涅槃,真应具足,故名醍醐行也。

若的就菩萨位,辨五味义,如上行妙中辨,亦如《次第禅门》说也,是名渐次观也。

不定观者,从过去佛深种善根,今修证十二门,豁然开悟,得无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杀人也。若坐证不净观,九想、十想、背舍、胜处、有作四圣谛观等,因此禅定,豁然心开意解,得无生忍,即是毒至酪中杀人也。若有人发四私誓愿,修于六度,体假入空,无生四谛观,豁然悟解,得无生忍,即是毒至生苏杀人也。若人修行六度,修从空出假,修无量四谛观,豁然心悟,得无生忍,是毒至熟苏而杀人也。若有坐禅,修中道自性等禅正观,学无作四圣谛,行法华、般舟等四种三昧,豁然心悟,得无生忍,即是醍醐行中杀人也。

今辨信、法两行,明于佛法,各作三意,历前诸教,无有一科而不异诸法师也。若欲修禅学道,历前诸观,为法行人,说安心法,无有一科与世间禅师同也。是名略点教观大意,大该佛法。

二、引三文证者,所谓〈方便品〉、《无量义经》、〈信解品〉也。〈方便品〉云:「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此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云何而可度?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我始坐道场」,即是明顿,何者?从兜率下,法身眷属,如阴云笼月,共降母胎,胎若虚空,常说妙法,乃至寂灭道场,始成正觉,为诸菩萨纯说大乘,如日初出,前照高山。此明释迦最初顿说也。〈序品〉云:「佛放眉间光,遍照东方万八千土,覩圣主师子,演说经法,微妙第一,教诸菩萨。」次云:「若人遭苦……为说涅槃,尽诸苦际。」即是现在佛先顿后渐。又文殊释疑,引昔佛亦尔。文云:「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次即云:「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即是古佛,先顿后渐。又下方涌出菩萨问讯,佛答云:「如是!如是!众生易度,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是释迦,初顿后渐。

如此等初顿,未必纯教法身菩萨,亦有凡夫大根性者。即有两义,当体圆顿得悟者,即是醍醐。初心之人,虽闻大教,始入十信,最是初味,初能生后,复是于乳。何者?虽言是顿,或乘戒俱急,或戒缓乘急,如此业生,无由自致,必须应生,引入七处八会。大机扣佛,譬忍辱草,圆应顿说,譬出醍醐。又顿教最初,始入内凡,仍呼为乳。呼为乳者,意不在澹,以初故本故。如牛新生,血变为乳,纯净在身,犊子若[口*数],牛即出乳。佛亦如是,始坐道场,新成正觉,无明等血转变为明,八万法藏十二部经具在法身,大机犊子,先感得乳,乳为众味之初,譬顿在众教之首,故以华严为乳耳。三教分别,即名顿教,亦即醍醐。五味分别,即名乳教。

又约行者,大机禀顿,即破无明,得无生忍,行如醍醐。又虽禀此顿,未能悟入,始初立行,故其行如乳。若望小根性人,行又如乳。何者?大教拟小,如聋如痖,非己智分,行在凡地,全生如乳。以此义故,顿教在初,亦名醍醐,亦名为乳,其意可见也。

次开渐者,佛本以大乘拟度众生,其不堪者,寻思方便,趣波罗柰,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即是开三藏教也。非但释迦隐其无量神德作斯渐化,过现诸佛亦复如是。如前所引,当知初顿之后,次开于渐。故《涅槃》云:「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出修多罗。」正与此义相应。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其譬不违。渐机于顿教未转,全生如乳;三藏中转,革凡成圣,喻变乳为酪,即是次第相生,为第二时教,不取浓澹优劣为喻也。〈方便品〉文齐于此。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下

天台智者大师说

次、引《无量义》为证者:文云:「我以佛眼观一切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文辞是一而义别异,义异故众生解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初说四谛为求声闻人,而八亿诸天来下听法,发菩提心。中于处处说甚深十二因缘,为求支佛人。次说方等十二部经、摩诃般若、华严海空,宣说菩萨历劫修行,而百千比丘、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或住声闻,万亿人天得须陀洹,至阿罗汉,住辟支佛。「佛眼观一切法」,即是顿法在前,四谛、十二缘即是次渐。若依此文,说三藏竟,次说方等十二部经。所以次小说大者,佛本授大,众生不堪,抽大出小,令断结成圣,虽有此益,非佛本怀。次说《方等》、《维摩》、《思益》、《殃掘摩罗》,弹诃小乘保果之僻,讥刺三藏断灭之非。故身子、善吉,齐教专小,初不曾闻大乘威德,或茫然弃钵,或怖畏却华,不知是何言,不知以何答。然方等弹斥教在三藏之后,被诃之时应在十二年前。何以得知?皆追述昔诃,验是前事。何者?前已禀教得道,证于无学,荷佛恩深,心相体信,不复恚怒。自昔至今,恣殃掘之讥、任净名之折,得为耻小慕大之益,喻如烹酪作生苏,即此义也。按《无量义》,得知方等是三藏之后,为第三时教也。

按《无量义经》云:「次说摩诃般若,华严海空,历劫修行者」,此是方等之后而明《大品》。《大品》或说无常无我,或说于空,或说不生不灭,皆历色心至一切种智,句句回转,明修行法,即是历劫修行之意也。又云:「百千比丘万亿人天得须陀洹及阿罗汉,住辟支佛」者,验是共般若也。而言华严海空者,若作寂灭道场之华严,此非次第。今依《法性论》云:「钝根菩萨三处入法界,初则《般若》,次则《法华》,后则《涅槃》。」因《般若》入法界,即是华严海空。又《华严》时节长,昔小机未入,如聋如痖;今闻《般若》即能得入,即其义焉。《大品》通三乘人,可得有四果,《华严》隔小,故无此义。故《方等》之后,次说《般若》,为第四时教也。

复言熟苏味者,命令转教,领知众物,心渐通泰,自知萤火不及日光,敬伏之情,倍更转熟,如从生苏转成熟苏也。又解「般若之后明华严海空」者,即是圆顿法华教也。何者?初成道时,纯说圆顿,为不解者大机未浓,以三藏方等般若洮汰淳熟根利障除,堪闻圆顿,即说法华,开佛知见,得入法界,与华严齐,《法性论》中入者是也。故下文云:「始见我身……入如来慧。」今闻是经入于佛慧,初后佛慧圆顿义齐,故次般若之后,说华严海空,齐法华也,亦第五时教也。

复言醍醐者,是众味之后也。《涅槃》称为醍醐,此经名大王饍,故知二经俱是醍醐。又灯明佛说《法华经》竟,即于中夜唱入涅槃。彼佛一化,初说《华严》,后说《法华》。迦叶佛时,亦复如是,悉不明《涅槃》,皆以《法华》为后教后味。今佛熟前番人,以《法华》为醍醐,更熟后段人,重将《般若》洮汰,方入《涅槃》。复以《涅槃》为后教后味。譬如田家先种先熟先收,晚种后熟后收。《法华》八千声闻,无量损生菩萨,即是前熟果实,于《法华》中收,更无所作。若五千自起,人天被移,皆是后熟,《涅槃》中收。为此义故,故云:「从摩诃般若出大涅槃。」即后番次第也。按《无量义》云:「摩诃般若,次华严海空。」即前番法华中次第也。

问:

何意知钝者于《法华》不入,更用《般若》洮汰?

答:

《释论》云:须菩提何故更问菩萨毕定不毕定?答云:须菩提于《法华》中,闻诸菩萨受记作佛,今于《般若》中,更问毕定不毕定。当知《法华》之后,更明般若也。

三引〈信解品〉,四大声闻领教证次第者,文云:「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多有僮僕,臣佐吏民,亦甚众多。时贫穷子,遇到父舍,疾走而去,即遣傍人,急追将还。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无罪囚执,此必定死。父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此领何义?领初成佛,寂灭道场,法身大士四十一地眷属围绕,说圆顿教门,于时以大拟子,机生闷绝,当知佛日初出,顿教先开,譬如从牛,必先出乳。

「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以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汝可诣彼,徐语穷子:雇汝除粪。即脱缨珞,着垢腻衣,以方便故,得近其子。」此领何义?此领次顿之后,隐舍那威德相好,作老比丘像,说三藏之教,二十年中常令除粪,得一日之价,即是从十二部后出修多罗,于时见思已断,无漏心净,譬如从乳出酪也。

「又经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出入无难,然其所止,故在本处。」此领何义?明三藏之后,次说方等,已得道果,心相体信,闻大名「入」,住小名「出」,苦言弹诃名「无难」。又进宅内名「入」,入见群臣豪族,大功德力,闻宝炬陀罗尼,见不思议解脱神变,故名「入」也。出者止宿草庵,二乘境界名「出」也。心相体信者,得罗汉已,闻骂不瞋,内心惭愧,不敢以声闻支佛法化人,心渐淳熟,如从酪出生苏,是名从修多罗出方等经,即第三时教也。

「是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穷子受勅,领知众物,而无悕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处。」此领何义?从方等后,次说《般若》。《般若》观慧,即是家业,历于名色,乃至种智,即是众物。善吉等转教,即是领知。但为菩萨说,自不行证,故无怖取,即是从方等经出《摩诃般若》。因是得识大士法门,灭破无知,譬从生苏出熟苏,是为第四时教也。

「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即自宣言: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吾所有,皆是子有。付以家业,穷子欢喜,得未曾有。」此领何义?即是《般若》之后,次说《法华》。先以领知库藏诸物,后不须说,但付业而已。譬前转教,皆知法门,不须重演观法,直破草庵,赐一大车,授作佛记,岂非明见佛性住大涅槃?故言从《摩诃般若》出《大涅槃》,是时无明破,中道理显,其心皎洁,如清醍醐,即是从于熟苏转出醍醐,为第五时教也。

此五味教,调熟一段渐机众生,如身子等大德声闻,于《法华》中得受记莂,见如来性,成大果实,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不生不生,名大涅槃,即是前番。从《摩诃般若》出《妙法华》,为未熟者更论《般若》,入于《涅槃》而见佛性,即是后番,又从《般若》出《大涅槃》也。

然二经教意,起尽是同。如《法华》三周说法,断奠声闻,咸归一实,后开近显远,明菩萨事。《涅槃》亦尔,先胜三修,断奠声闻,入秘密藏,后三十六问,明菩萨事也。又《涅槃》临灭,更扶三藏,诫约将来,使末代钝根,不于佛法起断灭见,广开常宗,破此颠倒,令佛法久住。如此等事,其意则别,第五醍醐,佛性味同也。

三、约五味半满相成者,若直论五味,犹同南师,但得方便;若直半满,犹同北师,但得其实。今明五味不离半满,半满不离五味。五味有半满,则有慧方便解;半满有五味,有方便慧解;权实俱游,如鸟二翼,虽复俱游,行藏得所。若《华严》顿满大乘家业,但明一实,不须方便,唯满不半,于渐成乳。三藏客作,但是方便,唯半不满,于渐成酪。若方等弹诃,则半满相对,以满斥半,于渐成生苏。若《大品》领教,带半论满,半则通为三乘,满则独为菩萨,于渐成熟苏。若《法华》付财,废半明满,若无半字方便,调熟钝根,则亦无满字开佛知见,于渐成醍醐。如来殷勤称叹方便者,半有成满之功。意在此也。四大声闻领解。无上宝聚,不求自得,安住实智中者,皆由半满相成,意在此也。

四、明合不合者,半满五味,既通约诸经,诸经不同,今当辨其开合。若《华严》正隔小明大,于彼初分永无声闻,后分则有,虽复在坐,如聋如痖,非其境界。尔时尚未有半,何所论合?次开三乘,引接小机,令断见思,则以小隔大,既不论满,何所可合?故《无量义》云:「三法、四果、二道不一。」不一即不合也。若方等教,或半满双明,或半满相对,或以满弹半,禀半闻满,虽知耻小,犹未入大,故云:「止宿草庵」,下劣之心,犹未能改,则半满不合。《般若》以满洮练于半,命领家业,明半方便,通入无生,半字法门皆是摩诃衍,是合其法,「而不悕取一餐之物」,即是未合其人,是故半满不合。若至法华,觉悟化城,云非真实,「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即是合法。「汝实我子」,即是合人,人法俱合。

自鹿苑开权,历诸经教,来至《法华》,始得合实,故《无量义》云:「四十余年,未显真实。」若于法华未合,于涅槃得合,《法性论》明中、下二根入法界者,即是得合菩萨也。

若论声闻:一、秘密合;二、显露合。秘密合者,初为提谓说五戒法,已有密悟无生忍者,况修多罗、方等、《般若》,岂无密悟?此则不论。若就显露,未入位声闻,亦随处得合。例如《般若》三百比丘得记者是也。若住果声闻,决至《法华》敦信令合。若住果不合,是增上慢未入位,五千简众起去,到《涅槃》中,方复得合。

总就诸教通作四句,华严、三藏非合非不合,方等、般若一向不合,法华一向合,涅槃亦合亦不合。何者?涅槃为末代更开诸权,引后代钝根,故言亦不合。

问:

菩萨因《法华》入法界与《华严》合,不见因《华严》入一乘与《法华》合。

答:

《华严》入法界,即是入一乘(云云)。

五、料简者,为三意:一、约通别。二、益不益。三、约诸教。

通别者:夫五味半满,论别,别有齐限;论通,通于初后。若华严顿乳,别但在初,通则至后,故《无量义》云:「次说般若历劫修行,华严海空。」《法华》会入佛慧,即是通至二经。又《像法决疑经》云:「今日坐中无央数众,各见不同,或见如来入涅槃,或见如来住世一劫、若减一劫、若无量劫。或见如来丈六之身、或见小身、或见大身、或见报身莲华藏世界海,为千百亿释迦牟尼佛说心地法门。或见法身同于虚空,无有分别,无相无碍,遍同法界。或见此处山林地土沙,或见七宝,或见此处乃是三世诸佛所行之处,或见此处即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真实之法。」夫日初出,先照高山,日若垂没,亦应余辉峻岭。故莲华藏海通至涅槃之后,况前教耶。

若修多罗半酪之教,别论在第二时,通论亦至于后。何者?迦留陀夷于法华中面得授记,后入聚落被害,作结戒缘起。又如身子,法华请主,后入灭,均提持三衣至佛问(云云)。岂非三藏至后耶?《释论》云:「从初鹿苑至涅槃夜,所说戒定慧,结为修妬路等藏。」当知三藏,通至于后。

若方等教半满相对,是生苏教,别论是第三时,通论亦至于后。何者?〈陀罗尼〉云:先于王舍城授诸声闻记,今复于舍卫国祇陀林中,复授声闻记。昔于波罗柰授声闻记,身子云:世尊不虚,所言真实,故能第二、第三,授我等记。故知方等至法华后。

般若带半论满,是熟苏教。别论在第四时,通论亦至初后。何者?从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说般若。又《释论》云:「须菩提问毕定不毕定」,当知般若亦至后。

若涅槃醍醐满教,别论在第五时,通论亦至于初。何者?《释论》云:「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前来诸教,岂无发心菩萨观涅槃耶?《大经》云:「我坐道场菩提树下,初成正觉,尔时无量阿僧祇恒沙世界诸菩萨,亦曾问我是甚深义。然其所问句义功德,亦皆如是,等无有异。如是问者,则能利益无量众生。」此则通至于前。

若《法华》显露边论不见在前;秘密边论,理无障碍。故身子云:「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受记作佛。」岂非证昔通记之文。

问:

《涅槃》追说四,《方等》正开四,别教复有四,若为分别?

答:

涅槃当四,通入佛性;别教次第后见佛性;方等保证,二不见性(云云)。

二、就益不益料简者,若华严为乳,三藏为酪,此则方便味浓,大乘味薄。释此为三:一、取用益为论,如贵药非病治,贱药是病宜,贵药非宜,徒服无益。初说华严,于初心未深益,于渐机亦未转,于二缘如乳。若渐机禀三藏,能断见思,三毒稍尽,即转凡成圣,如变乳为酪。不可以用益谓贱胜、不用益谓贵劣。华严亦如是,于小如乳,于大如醍醐。少分譬喻,不可全求也。

二、如良医,有一秘方具十二药,三种最贵,善占病相,盈缩所宜,终不乖候,谬有所治。佛亦如是,圆方妙治,具十二部,无问、广记,最为甚深。菩萨智利,具足全服,二乘病重,以九为剂。此若不缩,于病无益。于不缩为乳,于缩为酪。此取相生,次第为譬,不取浓澹浅深。

三、约行人心者,说华严时,凡夫见思不转,故言如乳。说三藏时,断见思惑,故言如酪。至方等时,被挫耻伏,不言真极,故如生苏。至般若时,领教识法,如熟苏。至法华时,破无明,开佛知见,受记作佛,心已清净,故言如醍醐。行人心生,教亦未转;行人心熟,教亦随熟。

问:

为一人禀五味,为五人耶?

答:

自有一人禀一味,如华严中纯一根性,即得醍醐,不历五味也。《大经》云:「雪山有草,牛若食者,即得醍醐。」自有一人历五味,如小乘根性于顿如乳,三藏如酪,乃至醍醐,方乃究竟。如《大经》云:「从牛出乳,乃至苏出醍醐。」自有利根菩萨,未入位声闻,或于三藏中见性,是历二味。自有方等中见性,是历三味。般若中见性,是历四味,如三百比丘。《大经》云:「置毒乳中,遍五味中,悉能杀人。」即此意也。

三、历诸教料简者,如《大经》云:「凡夫如乳,声闻如酪,菩萨如生、熟苏,佛如醍醐。」今释此譬,总喻半满五时,凡夫无治道,全生如乳,声闻发真通皆如酪,通教菩萨及二乘如生苏,别教如熟苏,圆教如醍醐。

今当教各判五味。《大经》云:「凡夫如乳,须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苏,阿那含如熟苏,阿罗汉、支佛、佛如醍醐。」有超果者,即得醍醐;或有味味入者,此即三藏教中三意也。

当通教中五味者:《大经》三十二云:「凡夫佛性如杂血乳,血者,即是无明、行等一切烦恼;乳者,即善五阴。是故我说,从诸烦恼及善五阴得三菩提,如众生身皆从精血而得成就,佛性亦尔。须陀洹、斯陀含断少烦恼如真乳,阿那含如酪,阿罗汉如生苏,支佛至十地菩萨如熟苏,佛如醍醐。」超果不定(云云)。

当别教自明五味者,第九云:「众生如牛新生,血乳未别。」声闻缘觉如酪,菩萨之人如生、熟苏,诸佛世尊犹如醍醐。具有超果不定(云云)。

当圆教但一味,《大经》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正直纯一,故不论五味。若无差别中作差别者,约名字即,乃至究竟即,判五味相生也。从佛出十二部即是出乳,新医用乳也,可约四善根,就发中为五味也。

六、增数明教者,先、约迹,次、约本。夫教本逗机,机既不一,教迹众多,何但半满五时,当知无量种教,今且增一至八。

初、约一法明开合者,「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于此法不解,全生如乳。若欲开者,开圆出别教一乘也。若于别不解,亦全生如乳,又开通一乘也。若于通不解,亦全生如乳,又开三藏一乘也。虽开为四,皆名一大乘法,俱求佛果也。若于三藏一乘得解,即变乳成酪,乃至入本一乘也(云云)。若于四一乘不解,又更于三藏开出声闻支佛教。若断结证果,心渐通泰者,即却二乘,唯言大乘求佛,渐以《般若》洮汰,令心调熟,即废方便一乘,唯圆实一乘。故云:「如我本誓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若以小乘化,我则堕悭贪,是事为不可。」是故始从一而开一,终从一而归一。

若约二法论开合者,约半满两教,初明《华严》之满。若众生无机,次、约满开半。次、方等对半明满。次、般若带半明满。次、法华舍半明满。始则从满开半,终则废半归满(云云)。

次约三法论开合者,即是于一佛乘,方便说三。既知息已,灭却化城,亦是约三善,声闻为下善(云云)。

次约四法论开合者,即是四教。约圆开别,约别开通,次开三藏,如是次第,会来合圆(云云)。又四法论开合者,约四门。本是圆四门,众生不解,开出别四门,乃至通、三藏四门,利者得传传入,钝者五味调入。

次约五法论开合者,即是五味。从初十二部开修多罗,乃至涅槃,教教论五味。从初五味开诸五味,细细渐合,还归圆满五味。

次约六法论开合者,即是四教,大乘六度、七觉分、八正道也。初开圆出别,乃至三藏,如是缩合,还一圆道(云云)。

次约七法论开合者,谓四教、二乘、并人天乘,若上向合圆、别;不者,下向合人天,令七数足开合(云云)。

次约八法论开合者,约前八法开合(云云)。

若得开合之意,自在说之。

二、约本门明教开合者,借迹知本,本亦复如是。复次本门中,明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说己法,或说他法。己身是佛法界像,他身是九法界像,己法是圆顿佛之知见,降此已下,皆是他法,虽示种种形,欲令度脱,故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此即开合意也。

如是开合,半满五味,宛然无失,次第之意,弥复分明,非次第意,自然可解,不定之教,弥为易见矣!

从一开一者,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众生不解,全生如乳。从此圆一乘,开出别一乘,众生又不解,亦全生如乳。又开出体法一乘,众生又不解,亦全生如乳。又开出析法一乘,众生即解,是则转乳为酪。次入体法,即转酪为生苏。次入别一乘,即转生苏为熟苏。次转入圆一乘,如转熟苏为醍醐,是中备有顿、渐、不定(云云)。此是从一以开一,从一以归一也。

次从二以开二者,元本是如来藏,如来藏中备有半满不思议之二,众生不解,全生如乳。又开出带半之满,又不解,全生如乳。又开出破半之满,众生不解,亦全生如乳。又单说半,众生解,转乳为酪。次说破半之满,转酪为生苏。次说带半之满,众生为一熟苏。次纯说不思议之满,众生如醍醐。此中具有顿、渐、不定,即从二开二,从二归二。

从三归三,本是即空即假即中之三,众生不解,即开次第之三;又不解,即开体真之三;又不解,即开析法之三。利人从析空之三,入体空之三。从体入次,从次入即。钝者住析三,故用即空三调之,即生苏。又用次三调为熟苏,今方得入即空即假即中。此约三法论开合也。

四法开合者,未是圆四门,众生不解,开别四门,乃至三藏四门,传传令入如前。

约五法论开合者,约五味准前(云云),乃至八亦如是。

○记者私录异同。

有人引《释论.会宗品》,举十大经:《云经》、《大云经》、《法华经》,《般若》最大。又〈大明品〉云:「诸余善法入《般若》中,谓《法华经》亦是善法也。」第百卷云:「《法华》是秘密,《般若》非秘密,为不明二乘作佛故。」又云:《般若》、《法华》是异名耳。此三种云何通?

有人会云:众圣以无心契无相,如众流纳海。若其化物,以无相为宗,如空总包。《般若》盛明此二,故于十经最大。又《般若》明第一义悉檀,是故最大。又九十品,前六十品明实慧,〈无尽品〉去明方便。二慧是三世佛法身父母,是故最大善。众经明此二,皆摄入《般若》中。

问:

众经明此二,亦应《般若》摄入众经中。

答:

《大品》最初专明此二,余经不尔。古来称《般若》是得道经,故知大也。

今谓还是论语专大义,何谓会通?会通者,有共般若、不共般若。不共般若最大,余经若明不共,其义正等(云云)。

他会通:《法华》明二乘作佛,是秘密;《般若》不明二乘作佛,故非秘密。秘密则深,般若则浅。何者?《般若》明菩萨是佛因,于义易解,故非秘密。二乘作佛,与昔教反,于义难解,故是秘密。论云:如用药为药,其事易,用毒为药,其事难(云云)。

然密、显通大小,《释论》第四云:「显示教明罗汉断惑清净,菩萨不断惑、不清净,故菩萨在后列。」若秘密法,明菩萨得六神通,断一切烦恼,超二乘上,当知显示浅、秘密深。今《般若》、《法华》皆明菩萨得无生忍,具六神通,并秘密并深并大。就秘密更论秘不秘,《般若》不明二乘作佛,阙此一条,故言不秘耳。

问:

《般若》未开权,应是秘密;《法华》开权,应是显示?

答:

若取开权,如所问;今取浅易为显示耳。

问:

若尔,未了者云何言大?

答:

据二慧为深大,不明二乘作佛为未了。

问:

既言深大,何不说二乘是方便,令得作佛;此义未了,亦何大乎?

答:

非独自释。睿师亦云:「般若照也,法华实也,论穷理尽,性明万行,则实不如照;取大明真化,解本无三,则照不如实。是故叹深则《般若》之功重,美实则《法华》之用高也。」

问:

虽引睿师,如攀枯求力,不觉人杌俱倒,释犹未了。今谓不共般若,何时不明二乘作佛?与《法华》平等大慧,更复何殊耶?

众经论明教非一,若摩得勒伽有二藏:声闻藏、菩萨藏。又诸经有三藏:二如上,加杂藏。分十一部经是声闻藏,方广部是菩萨藏,合十二部是杂藏。又有四藏,更开佛藏。《菩萨处胎经》八藏,谓:胎化藏、中阴藏、摩诃衍方等藏、戒律藏、十住藏、杂藏、金刚藏、佛藏。彼诸藏云何会通?

通二藏者:其一通声闻,其二通菩萨藏。通三藏者:初通声闻藏,次通杂,其一通菩萨藏。通四藏者:一一相通。通八藏者:八藏降神已来,四教从转法轮已来,时节节有异,今以转法轮来八教通之。若胎化藏、中阴藏,未为阿难说时,即是秘密教;为阿难说时,即是不定教;摩诃衍、方等藏即顿教;戒律藏去五藏,即渐教中之次第。戒律藏即三藏教,十住藏即方等教,杂藏即通教,金刚藏即别教,佛藏即圆教。然佛意难测,一往相望,作此会通(云云)。

问:

四教名义出何经?

答:

《长阿含.行品》:「佛在圆弥城北尸舍婆村,说四大教者,从佛闻,从和合众、多比丘闻,从一比丘闻,是名四大教。」《月灯三昧经》第六,明四种修多罗,谓诸行、诃责、烦恼、清净。

私释会之。诸行是因缘生法,即三藏义也。诃责是体,知过罪,即通教义也。烦恼者,不入巨海,不得宝珠;若无烦恼,则无智慧,即别教义也。清净者,既举一净当名,任运有我常乐等,即圆教也。

又一一教具四修多罗,诸行即集谛,诸行果即苦谛,诸行对治对治烦恼即道谛,诸行清净即灭谛,此三藏中具四修多罗也。

又诃责诸行即集谛,诃责诸有即苦谛,诃责烦恼对治即道谛,诃责清净即灭谛,此通教中具四修多罗。

又烦恼诸行是集谛,烦恼诸有是苦谛,烦恼行被诃责即道谛,烦恼清净即灭谛,此别教中具四修多罗。

又涅槃即生死,苦谛清净也;菩提即烦恼,集谛清净也;烦恼即菩提,道谛清净也;生死即涅槃,灭谛清净也。此圆教中四修多罗。

彼经复明:四论、四法、四境界、四门、四断烦恼智、四苦、四集、四道,皆与四教相应,具如彼应知。

《地论》第七地云:「一念心具十波罗蜜、四摄、三十七品、四家。」释四家云:「般若家、谛家、舍烦恼家、苦清净家。」私释者,约苦谛为初门修道品,令苦清净者,即三藏义也。舍烦恼家者,即无相体达为舍,如色是空,以空舍无相。论修道品者,此即通教义也。般若家者,般若智照,诸法明了,恒沙法门,皆悉通达而修道品,此即别教义也。谛家者,谛即实相之理,即是圆教,约实相而修道品也,具如彼说(云云)。

达摩郁多罗释教迹义云:教者谓佛被下之言,迹谓踪迹,亦应迹、化迹。言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一云释迦一代不出顿渐,渐有七阶五时,世共同传,无不言是。又云:五时之言,那可得定?但双林已前,是有余不了,涅槃之唱,以之为了。

又言:佛一音报万,众生大小并受,何可以顿渐往定,判无顿渐?

今验之经论,皆是穿凿耳。何者?人云佛教不出顿渐,而实顿渐摄教不尽,如四阿含经、五部戒律,教未穷深,未得名顿,说亘始终,复不与大次第为渐,是则顿渐不摄,何得云佛教不出顿渐也!然不无顿,不得全破。何者?凡论顿渐,盖随所为,若就如来,实大小并陈,时无前后,但所为之人,悟解不同,自有顿受,或从渐入,随所闻结集,何得言无顿也?但不可定其时节,比其浅深耳。

人言渐教中有七阶五时,言佛初成道,为提谓、波利说五戒十善人天教门。然佛随众生,宜闻便说,何得唯局初时为二人说五戒也?又《五戒经》中,二长者得不起法忍,三百人得信忍,二百人得须陀洹果。《普曜经》中,佛为二长者授记,号密成如来。若尔,言初为二人说人天教门,义何依据?又二长者见佛闻法,礼佛而去,竟不向鹿苑。初说五戒时,未化陈如,与谁接次而名为渐?

人言第二时,十二年中说三乘别教。若尔,过十二年,有宜闻四谛、因缘、六度,岂可不说?若说,是则三乘别教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说,是一段在后宜闻者,佛岂可不化也?定无此理。经言:为声闻说四谛,乃至说六度;不止十二年,盖一代中随宜闻者即说耳。如四阿含经、五部律,是为声闻说,乃讫于圣灭,即是其事。故《增一经》说:「释迦十二年中略说戒,后瑕玼起,乃广制。」《长阿含游行经》说:「乃至涅槃」,何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

人言第三时,三十年中说空宗《般若》、《维摩》、《思益》,依何经文知三十年也?

言四十年后说《法华》一乘,《法华经》中弥勒言佛成道来,始过四十余年,然不可言《法华》定在《大品》经后。何故?《大智论》云:须菩提于《法华》中,闻说举手低头,皆得作佛,是以今问退义。若尔,《大品》与《法华》前后何定也?

然《大品》、《法华》及《涅槃》,三教浅深,难可辄言。何者?涅槃佛性亦名般若,亦名一乘,一乘是《法华》之宗,《般若》是大品所说,即是明性,复有何未了乎?《大品》中说第一义空,与《涅槃经》明空无异,皆云色空,乃至大涅槃亦空。又《大品》说「涅槃非化」,《维摩》说佛身离五非常,与涅槃明常说涅槃不空,有何异而自生分别,言《维摩》偏詺明常,《大品》一向说空也?

人以阿难等诸声闻在《大品》会,复经《法华》会,终至《涅槃》会,故知《大品》、《法华》、《涅槃》应有浅深。义不必尔。何者?如阿难、迦叶,经《法华》会,若未闻说常,《涅槃》会中二人不在,何由得有常解流通《涅槃》?复次,舍利弗在佛涅槃前七日灭度,大目连为执杖外道所打,亦在佛前涅槃,皆不在双林之会,岂可不得常解乎?即知法华中,已悟常竟,不假更闻。又舍利弗等诸声闻,皆是如来影响,如《法华经》说:「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涅槃》亦云:「我法最长子,是名大迦叶,阿难多闻士,能断一切疑,自然能解了,是常与无常。」故知影响之人,在大则大,在小则小,何可就其人以定阶渐也?又若从法华后入涅槃者,《法华经》中已明王宫非始,久来成道,何由涅槃中,方引道树,始成执实为疑。故知为一段众生,最后闻常者《涅槃经》;闻法华者,不假闻《涅槃》也。

又《涅槃经》有大利益,如《法华》中,八千声闻得受记莂,成大果实。若以法华得记,证涅槃之益,即是理同,教无深浅明矣。

又《法华优波提舍》中,明《法华经》理圆教极,无所缺少。龙树于《大智论》中,叹法华最为甚深。何故余经皆付阿难,唯《法华》但付菩萨?是知法华究竟满足,弗须致疑。

复应当知诸大乘经指归不殊,但随宜为异耳。如《华严》、《无量义》、《法华》皆三昧名,《般若》是大智慧,《维摩》说「不思议解脱」是解脱、大涅槃是究竟灭,文殊问菩提是满足道,悉是佛法。法无优劣,于中明果皆是佛果,明因皆是地行,明理皆是法性,所为皆是菩萨,指归不当有异,人何为强作优劣?若尔,诞公云:双树已前,指《法华经》悉不了,岂非诬誷也?人情既尔,经论云何?

摩得勒伽说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十一部是声闻藏。又佛为声闻菩萨说出苦道,诸集经者,以为菩萨所说为菩萨藏;以为声闻所说为声闻藏。龙树于《大智论》中亦云:「大迦叶与阿难在香山撰集三藏为声闻藏,文殊与阿难集摩诃衍经为菩萨藏。」《涅槃》亦云:「十一部经为二乘所持,方等部为菩萨所持。」是以依按经论,略唯二种,声闻藏及菩萨藏也。

然教必对人,人别各二:声闻藏中有决定声闻及退菩提心声闻;菩萨藏中有顿悟大士有渐入菩萨。声闻藏中决定声闻者,久习别异善根,小心狭劣,成就小性,一向乐小;佛为说小,毕竟作证,不能趣大。言退菩提心声闻者,是人甞于先佛及诸菩萨所发菩提心,但经生历死,忘失本念,遂生小心,志愿于小;佛为说小,终令趣大。然决定声闻一向住小,退菩提心声闻后能趣大。虽有去有住,而受小时一,故对此二人所说为声闻藏。

菩萨藏中有能顿悟者,如《华严》等经所为众生,不由小来,一往入大,故名为顿。从渐入者,即向退菩提心声闻,后能入大,大从小来,故称为渐。虽有顿渐不同,然受大处一,故对此二人所说为菩萨藏也。

然此二藏,随所为、随所说,声闻藏中有菩萨为影响,然非所为,不可从菩萨名作大乘经。菩萨藏中亦有声闻人,非正所为宗,不说声闻法,故不可名为小乘法。拟人定法,各目不同,是以要而摄之,略唯二也。

问:

佛为三乘人说三种教,何以故判藏唯有其二?

答:

佛为求三乘人说三乘法,然闻因缘者,即是声闻。辟支佛出无佛世,但现神通,默无所说,故结集经者集为二藏也。依经判教,厥致云尔。

今之四教与达摩二藏,会通云何?彼自云要而摄之,略唯二种。今开分之,判为四教耳:声闻藏即三藏教也;菩萨藏即通、别、圆教也。为决定声闻说三藏教;为退大声闻说通教;为渐悟菩萨说别教;为顿悟菩萨说圆教。非唯名数易融,而义意玄合,今古符契,一无二焉。唯文略而义广,教一而蔽诸。若申隐以使显,须多作论义。如捕猎川泽、饶结筌罤,岂渔猎者好博耶?不得已而博耳。

师云:我以五章,略谭玄义,非能申文外之妙,特是粗述所怀,常恨言不能畅意,况复记能尽言!虽然,若能寻七义,次通十妙,研别体七,余五钩琐相承,宛宛如绣,引经印定,句句环合,非直包诸名教,该乎半满而已矣!又即事成观,凿凡夫之乾土,见圣法之水泥。圆通之道,于斯通矣!遍朗之朗,于兹明矣!此备于前,今更消文于后也。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下

 

上篇:妙法莲华经玄义

下篇:法华玄义释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 大安国...

法华游意

法华游意 胡吉藏造 开题序 盖闻无上调御一切种智,内...

阿弥陀经通赞疏

阿弥陀经通赞疏序 大慈恩寺沙门窥基撰 详夫理绝众诠岂...

观音玄义记

观音玄义记卷第一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知礼俯伏惟念。早...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并序)(清省庵) 实贤谫劣庸僧,褊卑陋器。本无大...

观察诸法行经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无边善方便...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佛说护国经

佛说护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 如《相续解脱经》说:...

【注音版】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习学略法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习学略法 元帝师苾刍拔合思巴集 敬...

虬龙与猕猴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问: 《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

三净肉可以吃吗

问: 佛教里有三净肉可不可以吃? 如瑞法师答: 那是...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略释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 善男子...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

佛说扫地的五种功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 世尊于逝多林...

黑豆的营养与吃法

黑豆,又名乌豆,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微量...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要想成为僧人,首先必须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身有三种过恶。杀生、偷盗、淫欲这三种过恶。我们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