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维摩经略疏卷第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维摩经略疏卷第九(小卷二十四)

天台沙门湛然述

佛道品

今明此品略用三意通释。一明此品来意。二释此品名。三入文解释。初明此品次观众生品来者。前品正明通相入空。正成问疾品通教从假入空。调伏界内有疾菩萨。兼成室外为国王长者说法。已如前说。今此品次明通相从空入假观。明非道之道非种之种非眷属之眷属。此即不有而有。正成问疾品明别教通相从空入假观。调伏恒沙实疾菩萨。上文云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不应灭受取证也。亦兼为室外呵诸大弟子。不能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品。以五逆相而得解脱等。故有此品来也。次释此品名。言佛道者佛以觉为义。自觉觉他名之为佛。道以通达为义。所觉之理能通观智从因达果名之为道。此以智理标名故云佛道品。正如此品用非道之理即是佛道。是以净名答文殊云。菩萨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名为佛道。言非道者大论云十二因缘有三种道。一烦恼道。二业道。三苦道。烦恼即无明爱取三支。业即行有二支。苦即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此之三道皆非佛道故言非道。非道之理即是诸佛实相智慧功德之理。理即是道故说非道即是佛道。问此品不约因缘明义。何得约因缘三道为非道也。答一切非道不出此三。何者十界摄一切九皆非道。唯佛法界名为佛道。此经明不思议佛道故九界非道皆是佛道。是九界道中六道是有为十二缘。三乘是无为十二缘。即世出世二边之道各有三道。不能通相从空入假顺入不思议解脱之道。故皆非佛道。但此品不别明菩萨是非道者。以有四教菩萨道故。别圆入中即是佛道。复次方便菩萨皆有悲愿快顺佛道。故不简出。实非佛道。若是佛道净名何故呵四菩萨八千之徒。复次此品明遍入诸道断其因缘。岂不入方便教菩萨断其有为无为缘集。问若佛是能觉智。道是所觉理者。此非道之理即佛性理不。答如所问也。问若即是者佛性有三。谓正缘了。非道亦得是三因不。答亦如是具如玄义。何者苦即正因烦恼即了因业即缘因。故大经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不出三种。因名三种佛性果名三德涅槃。何者苦即法性五阴。属正因佛性。故大经云无明有爱是二中间则有生死名为中道。中道者即是正因。若转无明为明是则由惑有解。即是了因。若转恶为善则由恶有善。即是缘因。故知三种非道之理即是三种佛性之理。故净名言行于非道通达佛道。问诸师多云此经未明佛性。何得引涅槃明十二因缘是佛性义以释此品。答大经云若言十一部经不明佛性非谤佛法僧。若说十二部经不明佛性即谤佛法僧。今此方等具十二部。何得言不明佛性。问此经始终无佛性名。何得说言明佛性也。答此品净名说非道为道。文殊说非种为种。种性即是眼目异名。如天帝释岂异憍尸。若谓不作佛性名说。不开佛性义者。有经不以二谛名说亦应不开二谛。何得言诸佛常依二谛说法。

问若佛性有三种亦三不。答如所问。故此品文殊言有身为种六入为种。即苦道正因种性之异名也。无明贪恚等为种。即烦恼道了因种性之异名。十不善为种。即业道缘因种性之异名也。种性之与性义实相映。故法华云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即其义也。问种以能生为义义映无常。性以不改为义。义映于常。此二义别何得言映。答缘了映种不足致疑。但正因映种义似有乖。深求其致亦相映也。如真非因果说为正因。是则非因性为正因性。何以不得非因种说为正因种子。问若此经明如来种与涅槃佛性同者。何故言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菩提心也。犹如根败。种义可断佛性之义则不可断。何以得同。答此带方便明种性义。于利根菩萨即是究竟。二乘不了故须呵折。呵折其声闻密有发理。故法华云。而昔于菩萨前毁呰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即其义也。问十二因缘法性皆是正因。观因缘智通是了因。助修之善并是缘因。何以偏判各有所属。答义有通别。若如所问乃是通义。别对不尔。法性五阴有无明恶业即成生死五阴。如阴气起水结成氷。无明转为明不善成善。即显五阴成五种涅槃。如阳气起则氷还成水。问无明烦恼岂是智性。答文云不入烦恼大海不得无上智宝。十地论师说。七识是智识。摄大乘说七识但是执见识。诤论云云。皆由不达了因种性义也。六识不达起诤亦尔。问若尔般若法华明佛性不。答此方等经尚有此义况般若耶。故大经云言佛性者有五种名。所谓佛性.般若.首楞严.金刚三昧.师子孔三昧。又大经明成大果实见如来性。引法华八千声闻得受记别成大果实。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即其义也。观心者若知一念十二因缘具十界三道之理。即三如来种三种佛性。是则三道非道不障三德。如世伊字诸法亦然。是不思议智理即是非道。通达佛道故名佛道品也。

尔时下三入文文为三。初明佛道。二明如来种。三明眷属。此三辞异意同。皆是通相入假观也。若就觉知非道之理通达无壅名为佛道。此理显理能生如来名如来种。所生福慧自行二严。能生法身及诸功德。即以此为眷属。若是化他皆假名无壅。三文虽殊同是通相从空入假。故大品云。菩萨能以一切道起一切道种名道种智。即是从空入假智也。初文为四。一文殊略问。二净名略答。三文殊重问。四净名广答。初文所以住此问者。假名分别佛道无量蕴在非道。初心菩萨闻问疾品明不思议通相入假莫之能知。故问菩萨云何通达佛道。

维摩至佛道二净名略答者。菩萨以无所受而受非道诸受。即行于世出世二边非道。通达佛道者。达此二边即是佛道。复次世间非道即是爱见。爱即魔非道见即外道非道。出世非道者。即二乘四门等种种诸门。具如上释从空入假明诸受也。此世出世皆名非道。菩萨以无所受为欲通达非道之受而受诸受。自行化他。入假分别药病。未具佛法终不灭受取证。即能通达一切佛道。故上问病品云诸魔外道皆吾侍也。

又问至非道三文殊重问。所以重问者以向答意玄时众未解故重请广说。

答曰下四净名历别广答文为八重以明非道。一约无间因果.二约色无色界.三约三毒.四约十弊。五约二乘.六约人间诸恶果报.七约入无余.八总结。初约五无间因果明非道者。菩萨入假为利众生示五逆因受三途果。虽为此事而无恼恚。即是通达佛道。何者观此五逆因缘生心从假入空尚不见逆心。况有逆果。以无所受为物而受逆心逆果。此五逆心即是无生。即阿字门。谓诸法初不生故亦是无垢三昧。若知诸法不生即具一切佛法。如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逆心亦尔。具足世出世法。顿渐道品一切佛法十心数十弟子起十法门。庄严双树枯荣之教具在一念五逆生死心中。故言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此即三道五逆之因即是烦恼道业道之非道。三途之果即是苦道之非道。今取最恶因果尚通达佛道。其余理然。故言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即是通达佛道。本无逆业而行逆者。即是以无所受而受诸受。通达佛道即是未具佛法。自行化他未满不应灭受而取证也。菩萨于逆如是。通达具一切法即是自行。示行此事即是化他。示有二种。一者示忏。如阇王未受恶果。而求忏法令无数人发菩提心。二者不忏。如调达乃至入大地狱。阿难随目连往看劝令忏悔调达。答言我受此苦如第三禅乐。是为行于非道为利一切。又非恶无以显善。是故调达无数劫来常共释迦行菩萨道。一行佛道一行非道更相启发。如法华所明。至于地狱而无罪垢即约果也。此是无垢三昧破地狱有。入此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如调达在地狱语目连言。若汝更为凡夫我当出此地狱。又如婆薮虽在地狱教无数人。得出地狱听方等经。若自有罪何能如是。良由虽处地狱无有罪垢而能利他。出于地狱即是行于非道而无罪垢。即是入无垢三昧通达佛道。本无地狱之业而至地狱者。即是以无所受而受不取证也。自此已去皆须取问疾品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文。来对行于非道之语。历一一句皆类此也。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者。如大象猕猴鵽鸟相敬因以化人。即是入不退三昧通达一切佛道。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如请观音云。现身作饿鬼手出香色乳。即是入心乐三昧通达一切佛道。

行色至为胜二明行上界非道通达佛道。所以约上界者。此二界是世间善。若因中生着是菩萨缚。若受果报即长寿天难。即非佛道。菩萨从假入空以无所受而受此因果。不以为胜。以非出世观练薰修之胜法也。而于此非道修白色三昧乃至我三昧等十一三昧。未是自行化他一切佛法。终不灭受取证即能通达佛道也。

示行至其心三明示行三毒。即是烦恼非道而通达佛道。以无所受而示行贪欲非道。离诸染着即是无漏禅定之佛道。示行嗔恚非道。无有恚即是修法缘无缘之佛道。示行愚痴非道而以智慧调伏。即是三智之佛道。若未具佛法不灭三毒之受而取证。是为通达佛道。故诸法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

示行至他教四约十弊非道通达佛道。此十亦多是烦恼亦有是业。义推可知。若以无所受而受十弊。入假修十波罗蜜未具佛法。终不灭十弊受而取证。即能通达一切佛道。问八蔽八度如文可解。憍慢对愿诸烦恼对力其义如何。答憍慢轻他。若不发愿岂能作桥梁令他履践。若不转烦恼岂能和光不染常清净也。

示入至众生五明行二乘非道通达佛道。二乘沉空故有无为缘集十二因缘三道非道。菩萨以无所受受二乘沉空之受。而能从非道通达佛道示作声闻。为众生说未闻法。如身子善吉若作支佛。大悲教化如大迦叶。未具佛法终不灭二乘受。而通达佛道。故法华云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少欲厌生死实自净佛土。

示入至因缘六明示受人间果报苦道非道通达佛道。此有八句初七示受人间报。后一总明现入诸道。前七是受四天下诸受。此诸果报皆是非道。而从空入假修如幻等四种三昧。未具佛法终不灭此诸受而取证也。后一句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者。世间诸道不出其六。此文未明修罗六欲。若受此道亦是苦道非道。而修欢喜三昧及不动等六种三昧。未具佛法终不灭此果报受而取证。即能通达佛道。言断其因缘者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即是断其因缘。复次现遍入诸道即是遍入十法界道。断其因缘者断四教菩萨因缘三道。

现于至生死七明现二种涅槃非道通达佛道。上明二乘有为功德。今明二乘无为功德。皆是非道。又上但说二乘今兼三乘入二涅槃皆非佛道。除圆妙觉示现其余皆有无为缘集三道非道若应以三乘灭度而得度者。即现三乘而不断生死者。菩萨大悲处于生死。通达生死非道即是佛道岂可断也。

文殊至佛道八结成佛道义。菩萨若能行前七种明于非道之理具一切佛法者。即是通达佛道也。

于是下二明如来种。所以净名问文殊者。上文殊问净名答非道为佛道。今净名问文殊答非种为如来种。此二大士互为宾主之仪。为欲显上所明行于非空入假。其理幽玄诸未悟者多生疑怪。今净名问如来种。欲显非道佛道令义分明。若知三道是如来种者即能通达非道是佛道也。文为五。一净名问。二文殊答。三净名重问。四文殊解释。五大迦叶称叹领解述成。初问何等为如来种者。正为成非道为道。

文殊师利下二文殊答。即是以非种为种。何者上净名以非道为道。恐时众未解故问种义。今文殊答以非种为种。理趣快同显成向说之玄旨也。言如来种者大论云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名如来种。若如十二因缘三道法相解者。即是如来种。何者离三道之外更无如来种。三种种者一正因即苦道。二了因即烦恼道。三缘因即业道。前文具明言如来者。如此因缘三道法相。而解而说故名如来。今文殊答还依如来所解而说。故说三种非种为如来种。以成净名所答三种非道为佛道也。言如来种者种既有三。如来亦三。一法佛如来.二报佛如来.三应佛如来。如法华明皆是一相一种即正因种。如智论明。诸智慧门为种即了因种。又法华明弹指散华佛种从缘起。即缘因种。种以能生为义亦种类义亦种性义。能生义者若不能生不名为种。以此三种能生三佛。从微至着终于大果。即能生义。种类义者若此三种非佛种类。此外更无同类之法。种性义者性名无改。此之三法从初至后不断不灭。必致三佛三德之果故名不改。今约众生明种不出此三。由烦恼润业受身有苦。三无前后亦非一时。不纵不横。若附性明义。以真性为正因种智慧为了因种。万善为缘因种。此多约断惑得解离生死得涅槃除恶有善。此约思议明种非今经意。若除惑得解则无了因种。如此火从薪起薪尽火灭。故二乘断结尽便无佛慧之因。故不能成一切种智失了因种。若除恶有善恶尽则不能生善岂有缘因种。故二乘无恶失缘因种。若离生死入无余灭不受生者岂有正因种。故大经云。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阐提具有烦恼诸恶受生死身。即是以恶为缘因性。善人无此恶中之性故云无也。善人有者已有善法缘因也。阐提无此故云无也。二人俱有者有正因性。二人俱无者无了因性。若约识为义六识是缘因种善恶并是六识所起。离六识外则无恶无善。无缘因种七识是了因种。惑之与解皆是七识。离七识外则无惑无解。八识是正因种。无八识则无生死涅槃。真谛云。有第九识是真识。八识犹是虚妄生死种子所依。若地论师用七识断六识。智障灭八识真修方显。此须中论四句捡破。今经明不思议种以非种为种。故以身等烦恼不善皆如来种。如蜂作蜜虽採众华不以便利蜜终不成。故知便利皆是蜜种。今不思议亦尔。非但法性智慧善法是三佛如来种。只此三道是三如来蜜种。对之可知。若菩萨研修此三种理分得相应名习种性。此心增长名性种性。虚通无滞名道种性。深见分明名圣种性。三种等修名等觉性。三至妙极名妙觉性。此三种性非前非后亦非一时。不纵不横如世伊字首罗三目。就文殊答文有六段明如来种。一略约苦道。二广约烦恼道。三重广约苦道。四重略约烦恼道。五约业道。六约烦恼总结。今就前五文三义分别。初有身.六入.七识处。此三是正因如来种。次无明有爱.三毒.四倒.五盖.八邪.九恼。此六是了因如来种。后十不善是恶业即缘因如来种。若就通论一一皆是三佛如来种。然众生受身虽以业为因。若无烦恼则不得生。三种亦尔。虽有正因若无了因导缘因助显正性三佛不得生长。由慧达烦恼以导缘因。三因成就法身显现。故文殊云。烦恼泥中有佛法耳。有身为种者。身即五阴阴即法性。法性色法性受想行识即正因种也。又身为种者。能生福慧故说为种。若断五阴即断佛种。此即非种为种。菩萨以无所受而受此身。若未成就自行化他一切佛法终不灭身而取证也。即是从空入假明不思议种义。何者迷身则有六道生死种。解身则有四圣人种。故有十法界种也。若灭身者无一切种。菩萨如是观身见一切种即如来种。如人眼翳苦痛失明。若诸拙师针灸药涂虽得痛止。而眼根毁坏永不见色。无如来种。若人患眼不坏眼根若遇幻师禁咒痛愈眼根清净。此喻凡夫虽具烦恼犹有反复种义不坏。是故身为如来种也。

无明至为种此四是二广约烦恼道为如来种。过去烦恼为无明现在烦恼名爱。观此二世烦恼如虚空不可尽即是了因如来种。亦是三佛如来种也。贪恚痴为种者。三毒犹是过去无明现在有受。亦各出三毒。若离取我即具等分出生八万四千尘劳。若如是知故名为种。四颠倒者别门明义。迷色起净倒迷受起乐倒。迷心起常倒迷想行起我倒。能生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故为种也。五盖者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能生根本观练薰修诸禅三昧故为种义。既知别义于通无滞。

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三重约苦道广明正因种。六入即是约报身苦道。如鸯掘云。此之六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亦如法华明。父母所生清净常眼等得六根清净即是六根相似相现。故华严明十种六根。因是得入如来六根。故知净是如来种义。七识处者。什师云欲界人天为一。三禅三空为六。合七识住。所以然者。三恶苦多识不乐住。第四禅识色微故。又以有无相天故识不乐住。第四无色以非相法微故识不乐住。随识乐住即是法性。

八邪至为种四重约烦恼道为种。八邪如前迦叶章明。不舍八邪而入八正即是种义。九恼者约三世违情是生嗔之缘。谓此人现世恼我恼我亲叹我怨。过未亦尔。是为九恼。若有方便是生慈缘。故得是如来种。

十不善道为种五约业道明如来种。十不善则摄得五逆。因恶生善即有十善。若能生十善即生三不护三密示现三业随智慧行等如来功德。故即是种也。

以要至佛种六总结成如来种。烦恼不善不出见爱。以此往收故一切不善皆在其中。皆是如来种也。

曰何谓也三净名重问。

答曰下四文殊答文为二。一正答二譬显。初正答言。若见无为入正位者即是断如来种。不能行于非道。以灭受取证故不能发三菩提心。所言若见无为入正位者。苦忍初心即是见谛名之为见。见谛惑尽终不更起。即是一分数缘无为即是正位。若见惑断即见烦恼如来种断。是人远至七生毕竟不受后身。则界内三道非种之种究竟永断。故不能发三菩提心入假行道。自利利人学一切法。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成三佛种。

譬如下二譬说文为四。亦可通譬上明种义。亦可别譬。别譬为二。初三别譬三种后一总譬。就别譬为三。一淤泥出华譬烦恼道为了因种。次粪壤生芽譬不善业道为缘因种。次起身见譬苦道为正因种。达五阴即正因性。后入海总譬烦恼等三种能生三种法身。如下巨海则得智宝。譬如高原者。高原本合水有泥。以决去水是故无泥华不得生。明二乘人本有烦恼种。以即断故如高原无泥不得生华。此约入正位无烦恼不得发菩提心。

又如至佛法二譬入正位者得道共戒。断三恶道不善业无恶业种不生佛法。问此中言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大品云空中种树。二意明入假云何。答一往似异大意则同。此明菩萨达不善理能生佛法。恶法为种资成法身。故约粪壤以明入假。大品即是不断而断。断惑入空能从空入假。学一切佛法化度众生。如世术力能空中种树。故约空明入假。若作此解二乘已有入假之义。但其未悟不能改观。至法华中方得会入。大品会法不会其人。

起于至法矣三譬入正位者若无身见则身因灭。无三恶种。不得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是故至智宝四总譬二乘无烦恼等三道可入。即无一切智等佛法宝也。

尔时下五明大迦叶称叹领解文为三。一正称叹领解二譬显三自鄙。所以迦叶称叹者。以文殊善说非种显不思议如来种其理幽玄故也。领解二意一领尘劳之畴为如来种。二领见无为入正位者不任发菩提心。

譬如至志愿二譬显此譬。但显领入正位者不任发心。有开譬合譬如文。

是故至道意三迦叶自鄙文为二。一正自鄙二所以下释自鄙意。如文。

尔时下品之大段第三明法门眷属。亦是成前道及种义。何者法门无量随其义便则有亲善。即是眷属。此皆是无名相中假名分别以成假名佛道及种。复次前观众生品明观众生入空彻源。而有无缘慈悲喜舍。为显此义故天女忽。现对身子阐扬不思议真空解脱妙理。次此品明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入假自行化他。虽受诸受而无所受。能于尘劳达如来种。是故普现色身。因问眷属显成入假通达佛道种种法门皆是眷属。文为二。一问二答。初问言普现色身者即有三义。一普现内色.二普现外色.三普现内外色。一内色者若如法华明身根清净。十界依正于身中现。犹如净镜现诸色像。二外现者亦如法华普门示现随机不同现十界色。三内外现者如大集明。观己身众生身佛身悉现己身。亦见己身众生身现佛身中。众生身中亦如是皆如影现。即是色入法界海也。菩萨住此普现之身。表成上文入假之义无所不现。前后相成令义易了。故普现色身。因致问眷属。大士若是生身应有生身眷属资生。若是法身即有诸法以为眷属。何故室空不见生身眷属。亦未闻说法身眷属法门。致有斯问。眷属资生为在何所。就问为二。一问眷属二问资生。如文于是下二净名答有四十二行偈为四。初十二行正答法身眷属资生。即是自行。二从虽知无起灭去二十七行明菩萨入假权智无方大用。成前非道及种并为化他入假权用。三两行结叹自行化他。四一行斥破二乘。初文为三。初四行明眷属.次七行明资生具.三一行结自行德满。初答者。若是法身实相则无分别。何有亲疎正为入假。故约法门以明眷属。关河旧解。外国无父母宗亲眷属非为贵人。今约此解仍为理释。言无眷属是贱人者。即是二乘偏真灰断。无智度母善权父万行功德眷属。故法华以穷子为譬。若是大乘法身眷属臣佐吏民仓库众多。净名即是佛法贵人。故以偈答言有眷属也。

智度即是实智。实智有能显出法身之力。如母能生。方便是权智。权智外用能有成辨如父能成。若就此经辨父母者。如观众生品彻照三谛契当真如名实智母。此品明行于非道通达佛道。遍入尘劳成就佛法即是权智父。故金刚般若云。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即实智母。善付属诸菩萨即权智父。菩萨从初修此二观得入中道。双照二谛是权自然流入是实。将此权实无受而受具足佛法。不证妙觉终不灭受息此权实而取证也。又行非道是权达佛道是实。因此二智遍入尘劳为如来种。譬如初生常为母护。至年长大父付家业。菩萨安住世谛。初出胎时用权实智入空入假。乃至妙觉未曾舍离权实父母。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者。如世天地二气交合万物得生。又如和合则有託胎。借此以况。权实二智若不合者则菩萨法身智慧不生。权实若融法身则显。故言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约观心者观心即空为实智即假为权智非空非假即入圣胎。观道分明豁尔相应见于中道即是出胎。如是乃至未入妙觉皆名佛子。故云普贤真佛子。若登妙觉即没子名但称为佛。大论云稽首智度无子佛。法喜以为妻者。如世之妻策使称怀。若菩萨通达非道之理境智相称。能生法喜称悦情怀。故有种种出假之用心慈悲。为女者指上三十二种慈为女也。慈与悲相扶故同女也。善心诚实男者指上观三谛理。顺入实相一心能具万善。权假化物如男干事。毕竟空寂舍。舍有遮弊安身之能。毕竟空理遮二爱见。法身栖处故为舍也。弟子众尘劳即是上来三毒等分。八万四千尘劳转为八万四千三昧陀罗尼波罗蜜。若似若真皆为佛事。如转弟子以成贤圣。道品善知识。若修中道品即知中正。识二边邪得成正觉。诸度法等侣。五度及八万四千彼岸法门。是福智度。是慧二种庄严两轮等故名为等侣。四摄为妓女。妓女本娱情悦虑引诸观者。四摄能顺物情引受学者故为妓女。歌咏诵法言。真乐自乐乐他。诵经说法亦自乐乐他。

总持之园苑至戒品为涂香二明资生之具。总持之园苑。园持华菓遮他盗窃令不失落。陀罗尼亦尔。持善因果遮诸恶法。林树是覆荫清凉。诸无漏法无烦恼契。即清凉义。觉意即七觉。七觉调停生真智因华。故大论云无学实觉此七能到。故以为华。解脱果者即是不思议解脱妙觉果满。八解浴池八背舍八解脱如前分别。入九定证真成八解脱八背舍。修成在九定。定满如水满。八解如池。七净华者一戒二心三见四断疑五分别六行七涅槃。戒净是正语业命。心净是精进念定。见净是正见正思惟。断疑净是见道。分别净行净是修道。涅槃净是无学道。别圆见思例皆得称七净华也。菩萨在因皆名为华。浴此无垢人此约别圆。若藏通界内事惑垢尽名无垢人。犹有恒沙界外理垢是故须浴。界内解者。慧解脱罗汉已断分段之垢亦是无垢。更修八解除无知垢故须浴也。象马五通驰菩萨习未尽无漏尽通。又云界外正使未尽犹名五通。如意通荷负众生力大如象。余通如马。周遍十方一念即到故言驰也。大乘以为车实相为车体。二智为能乘。至萨婆若中住。调御以一心法界一相常在一行三昧。游于八正路无作八直道也。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不同三藏所明相好。法身自有实报大相小相。光显法身为严饰也。惭愧之上服佛性中道。是第一义天。菩萨见佛性未了了故。惭第一义天。诸佛是无上行人。愧此胜人名为愧人。覆不惭心名之为服。又服者忍二边恶不辱中理。是忍辱衣也。深心为华鬘。进入万行圆因即最上因。如鬘严首。七财者。一闻二信三戒四定五进六舍七惭愧。闻者十地听法。如云持雨十方佛说法一时能持故名闻也。信者深信坚固犹若金刚即圆因也。戒者十地所得真戒。经言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定者即首楞严等定也。进者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舍者常行舍行。惭愧者如前说。如所说修行者。言行相应所行如所说能到彼岸。教授以滋息。说法利人普润一切。化功归己即是滋息。回向为大利。回因善向果。得常住三宝故云大利。四禅为床座。如床离于下湿避诸虫螫。世间四禅离欲爱法觉观毒虫。从净命心修则有支林功德。邪命心修则堕鬼道。菩萨出世四禅一切皆摄。功德丛林无不悉备。休息诸行能离二死烦恼毒虫。若邪命修则堕二地。净命修之则契中道。寂灭安乐故言四禅为床座也。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外国用音乐觉悟于王。今多闻智慧觉悟心王。自觉觉他也。甘露法之食。用真修之智契实相甘露名为法食。大经云汝诸比丘未得大乘法食。解脱味为浆。脱是定名。定即是水水即浆也。净心以澡浴观理忏悔。即心水澄清浴除罪垢之烦恼也。戒品为涂香作无作善资薰法身。

摧灭烦恼贼一行三结。自行因成则摧灭烦恼。见真界内贼灭。见中界外贼灭。勇健无能逾。住首楞严健相三昧。降伏四种魔者。具如前叹菩萨已明。胜幡建道场。若众生翻邪归正道机纯熟。菩萨即坐道场因圆果满。若观心者举足下足无非道场来具足一切佛法。

虽知无起灭下次二十七行明通相入假权智无方。亦是住平等法界赴缘利物。文为三。初两行入假供养诸佛。二一行入假净佛国土。三二十四行明入假成就众生。初两行者虽知无起灭。入但空无生不可得空无生。而能权巧出假。普示界内外生死众生供养诸佛。

虽知诸佛国一行二明通相入假净佛国土。如前佛国品释也。

此下二十四行明通相入假权智成就众生。文为五。一入假觉悟众生。二入假教用世法。三入假拔物灾难。四入假济恶道苦。五入假同事利物。

初诸有众生类下五行正明成就众生入假权巧觉悟群生。如文可解。经书禁咒术下二行二明入假以智法教示众生而不堕邪见。

或现日月天下五行三明入假拔众生灾难。或现诸天及作地水者。以假权变作胜正报及以依报。自在能救三灾之难。三灾如文。

一切国土中下二行四明入假拔地狱畜生之苦。亦应拔饿鬼苦。文略义兼。示受于五欲下十五行五明入假同事利物。皆为引入佛道善权方便。称机无爽。

如是道无量下二行三叹结。入假权巧缘起之用。自行利物非可具说。

谁闻如是法下一行四结斥二乘凡夫。肖似也类也善也。菩萨是佛子似佛。是佛种类善顺佛心。若闻此说能即发心。二乘无大根性则不似。非佛非佛种类不顺佛心。闻此不思议解脱入假权巧。不能发无上道心故云除彼不肖人也。痴冥无智者是底下凡夫无大乘善根人也。

维摩经略疏卷第二十六

入不二法门品

一释品来意二正释品三入文。初来意者一成前观众生品入中道。二成前问疾品圆教有疾菩萨慰喻。三成问疾品有疾菩萨中道正观而自调伏。四成室外菩萨品用圆中道弹诸菩萨。是则成前四义。同令入今不二法门。二释品者。然门有多义。入亦不同。今略。明十种四句简其同异。第一四句者。一偏门入偏理三藏三乘也。二圆门入偏理三乘闻圆而入偏者是也。三偏门入圆理。二乘根败高原不论入义。三藏菩萨不妨论入。四圆门入圆理即入佛慧。菩萨是也。后二句是今入不二法门。第二四句者一次第门入次第理。别教菩萨入初地者是也。二次第门入圆理。别教菩萨入初住者是也。三圆门入次第理。圆菩萨入初地者是也。四圆门入圆理。圆菩萨入初住者是也。虽复四句更互由根性不定。而同入中道。故皆同入今不二法门。第三四句者。一教为理门闻教悟理故。二理为教门。由理识教故。三教为教门。若人闻一句通达无量义故。四理为理门从理进入故。始从初住乃至妙觉。故华严云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岂由昔教耶。前三句多是三十一菩萨入不二法门。后一句多是文殊净名入不二法门。虽同应迹化功归己进入何妨。第四四句者一教门非理门。教是能通理是所通能所异故。二理门非教门。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故。三教门即理门。文字即解脱故四理门即教门。解脱即文字故。前二句三藏之理教。非今入门。后二句是今入不二法门。第五四句者一默门不入。即身子默然者是也。二默门入。即净名杜口是也。三默说门皆不入。即三藏理教是也。人则二乘者是。四教理皆入圆家之教理是也。人则三十三菩萨是也。第六四句者。一教门入。闻今说入者是也。二行门入。久积净业称无量者是也。通论者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者是也。三教行共为门入。如门而行入者是也。四非教非行入。即文殊净名是也。非今闻教行而入。久成佛道故也。第七四句者。一得教不得门。文字法师是。二得门不得教观慧禅师是。三得门复得教闻慧法师是。四教门俱不得。假名阿练若是。前后两句非门亦复不入。中之二句真悟入者是门亦是入也。未悟入者观行之中论门论入。非真入不二法门也。第八四句者一出门论入。法华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乘是宝乘直至道场者是。即三乘历五味教入也。二出门不得入。法华云背父而去五十余年。即凡夫五道者是也。三亦出亦入得入。涅槃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别教菩萨入也。四不出不入而入。经云生死即涅槃何论出入。即如上文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真入不二法门。即圆教菩萨入也。第九四句者一入而不入。虽入化城未入宝所故也。二入而论入。璎珞云因是二空得入中道是也。三出而论入。从中道双照二谛者是也。四不入不出而入寂照俱泯也。第十四句者。一三门不入。即藏通二教义推三观门。是三门不入也。二三门入。即圆教菩萨一心三观门入也。三三门亦入亦不入。即别教菩萨别入非圆入也。四三门非入非不入。修三观门不定圆别人者是也。是则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此约情悟以释也。净名杜口是真入不二法门者。此就理释也。若如向解二不二约迷悟释也。若就照中名不二者。即是照而双寂亦名为入。双照二谛名之为二。即是寂而双照。亦名为出。是则二不二入之与出皆就悟论。法者所照二不二之法也。门者还是照二不二法。通达无滞名为门也。是则还是一法约用处名异。故名入不二法门。又二者俗谛真谛生死涅槃为二。若偏存俗谛是生死流动。若计有涅槃是无为灰寂。若依此真俗是则为二。止住门外宿彼草菴。不能得入不二之门见于中道。今明不二法门者不住生死涅槃之二。亦不离生死涅槃之不二。双舍二边及不二边。通至中道。称为入不二法门。此中道理名之为门。法华云唯有一门而复狭少。此是智慧之门故。又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非但藏通菩萨所不能入。别教三十心亦所不入。唯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又圆观十信但能信解。亦未能入。十住初心乃能入耳。问十信何不似解入似。答通意可尔别义不然。如人知彼家有物未必入其门内。今明入者是证初住。已显法身得名为入。如开示悟入初住中论。此品来意者远从前来。所弹菩萨住通教及别教地前来得入此门无生忍位。今欲显成圆别之教于二门中无所拘滞。通而不壅亦不通中住也。复次进论。上入室慰喻调伏中云。今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上但明其意而文略。今欲广说中道双用是法故有此品来也。复次上观众生品乃当三谛同观。无中假而不空正为入空。即是实智。佛道一品乃当三谛但照。无空中而不假正为出假。即是权智。犹未融通使权实不二。类如天地阴阳不合万物不生。故权实隔别实慧不生。今欲会此权实显于中道。故有此品来也。复次门名能通非但通入亦复通出。二而不二名为通入不二而二名为通出。通教菩萨从思议有作二谛入。不见中道计有生死涅槃为得。故将别教接通之时明见中道。名之为入。此是二而不二名入中道。若从别教。照于今段思议之俗森罗万像即是不二而二。名之为出。又复非但不二名入二亦名入。法门无量种种不同。如法华明。长者造立舍宅五欲自娱。金银仓库无种不有。此是照不思议之俗。不二而二名之为出。自于中道证其出入。不同门外思议之俗辨其出入。如舍利弗善吉被加说般若领家业时。此亦从二而入不二。被命而已非真悟入。若领知众物出入罗列。领知不思议之俗。还出草菴二乘之真者。是时名为从不思议之二而出思议之不二。今言入不二门者即是不思议不二门也。就此品为三。一净名问.二诸菩萨各说.三闻品得益。就各说中有三十三菩萨。若准此文五千皆说。但三十三者必有所表。今作三义往释。一明三十三者表三十三天有不死之药。菩萨即三十三天共说不二之门。即是不死甘露也。即用三十三对四十二地。用三十对三十心。用二对等觉妙觉。一对十地。此则合地开三十心。若如仁王明十四度。合三十心为三。开十地为十妙觉为一。亦对大品四十二字门。初阿后荼。初阿名诸法初不生。此中最初法自在菩萨说不生不灭入不二法门。即阿字义亦如中论八不初辨不生不灭。若闻阿字门即解一切义。初阿字具四十二字功德。后荼亦具四十二字功德。中四十字皆具四十二功德。故初地即具四十二地功德。若无分别中而论分别不二而二。说有四十二地。若分别中无分别而二不二者。一地之中皆具诸地。一字之中皆具诸字。过荼无字可说者。如维摩是最后荼字妙觉之地。是故默然无言。当知三十三菩萨即表此之三义。二自行为语。类如五百比丘各说身因。如来印定一一比丘无非正说。但为其约一法得入见真断结。今逐说而观之故别不同。名为各说身因。见理无异故言无非正说。此三十三菩萨亦复如是。无生之理不殊而入门不同。观法各异故有三十三种。如云泥洹真法宝众生以种种门入。三就化他为语即是随四悉檀机悟不同。约物有异致有差别。实行之者未入无生乐闻无生无灭。即是随世界。或执生灭即用无生无灭。即斥其生灭即是随对治。或有人闻余法不生善心。若闻无生无灭双亡二边善心即进。即是为人随得悟处。亦五千之观悟无生忍者。即第一义也。据一门之中皆具四意。我无我常无常垢净苦乐等亦如是。第四约别圆往判。若是三十一菩萨皆以有言言于无言。是名别教。文殊以无言言于无言。净名以无言无言。是名圆教。圆教二种一圣说法二圣默然。一圣说者。圣名为正。正即中道。乃不当言与无言亦得论言无言。是故文殊显不思议圣说法。故以言言于无言。维摩显圣默然故以无言。无言此之圣说即是默然。默然即是圣说。故大经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多闻。问若言即是无言者。前三十一菩萨有言于无言皆是圆教耶。答作一一门判得入无言者。是别教意。若作不生不灭一门能摄四十二地者。即圆教意也。此中唯虽有三十三人收束为语不出四门。如释论明第一义悉檀。虽云一切实非实等皆是明第一义悉檀。今此四门亦尔。虽四门不同皆是明不二门之中道。

法自在者明此菩萨于三谛之法而得自在。如上云。体无疾故手足自在则身自在。今此亦尔。于中道理不生爱见。则权实二用自在故。慧亦无缚体用自在。仍此为名。生灭为二者。生死涅槃相对为二。若见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可复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岂得有生。既其无生何处论灭。无生无灭两边俱泯。无复有二。因悟中道见理之时称之为门。若不悟者皆是随情非是门也。问若言不生不灭是入不二门者。如富兰那亦说不生不灭。六十二见亦计有不生不灭不可说藏。亦应是门。若其非者有何等异。答六十二见邪心虚画皆是情说不生不灭。非是随智悟道之门。尚不得小乘之理。何况得与不思议不生不灭门同也。问若尔者三藏中有有为生灭。有无为不生不灭门。与此不生不灭何异。答三藏所说非生非灭门。此乃悟有作四谛偏真之理。计有涅槃染着于法。非悟中道佛性双亡有无不生不灭之门。复次通教四门者体色如幻化镜像。四句叵得而说为生者。犹如幻化假说为生。如镜中像灭假说为灭。不同外像计性生灭。但假说生灭耳。是名通教中有门。空门者即幻色是空。不待幻灭为空。亦有亦无门者。幻色不可见而见。见而不可见。即是亦有亦无门。非生非灭门者。幻生尚不可得何况有幻灭。生灭不可得故言非生非灭门。此复何异。答若通教未悟作此计者乃是随情之说。若悟真者乃是悟思议不生不灭偏真之门。非是不二中道门也。今此中明不生不灭并不同上所说。束以凡夫为生。故大集云出法摄心。凡夫依有漏禅还受生死。二乘及通教所证涅槃同皆是灭。如下灭法摄心。今明不生非凡夫。不灭非二乘涅槃之灭。正破二乘所证涅槃灭于化城。不同通教不破圣人所得。凡夫受分段生二乘受变易报。今入不二门则离此二边中道为门。故龙树偈云。虽未脱死地则为已得脱。若约通教释菩萨已断正使余有受生。是慈悲为物非己实报。故云已得脱。若约别教意已断分段侵除无明。即分分中脱未脱者未免余生故。

德守者。三德之法守持无失。实相之理爱护坚严。从此为名。我我所为二。既无我则不得所。一往此语似如空门。何得是不二门。但别教之中具有四门。或随性欲入道不同。或为赴机化物有异。应须四门引接。不但一非有非无之门。此虽似空门终是不二即中之空。若二乘断我见谛得入涅槃。此但空我不空我所得涅槃故。故言我生已尽所作已办。当知未空于所也。今言空者如上文云。我及涅槃是二皆空。我空故即是空生死。涅槃空故即是空所。故言是二皆空空病亦空。二边双遣则入不二法门。

不眴者。事释眴者人目但上眴。天目上下俱眴。如顶生上忉利二王共坐。不可别知。唯视眴有异耳。若上眴云以智就境。若上下俱眴智境扶合。菩萨不尔不动不眴。或可从此得名。理释者人天动眴是二相见。但见生死涅槃也。菩萨不动不眴是不二相见。见中道理也。从此得名。受不受为二者。不受有五种。如大品不受三昧广大之用不见受不受。二皆不着是故受不受双舍。若舍于受取无受则有去取。有取则作作故有行。今既两亡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受即凡夫受二十五有报。不受即二乘得罗汉时。不受诸法漏尽意解。今入不二不同凡夫受故无取。不同二乘不受故无舍。无取无舍是名入不二法门。

德顶者声闻法中为顶禅。于诸禅中最上。今明此菩萨若无中道之德则有顶堕。有中道德故则无顶堕。无顺道之爱故称德顶。垢净为二者。若欲界苦集为垢非想定离下地为净。如三界见思为垢。二乘断三界垢为净。净不可为垢垢不可为净。是故为二。今观此垢实性犹若虚空。虚空之相无垢无净。一切法皆如。相寂灭者即顺寂灭也。既垢净为二。不顺不灭。今不见垢净双亡两边得入中道。

善宿者是星宿名。二十八宿皆属五星。五星所配乃至五阴。若就理为语即得日星宿三昧。以此为名。是动是念。境界生灭名动。心来观境名念。是为二边故有分别。今达境性无动。达心性无念。既知无念心亦无动境。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眼者。善是顺理之名。以慧眼故见少佛性名为善眼。二乘虽有慧眼不顺中道。不见佛性名为不善。此菩萨从见善理得名也。一相无相为二者。他解有三。或言一相胜无相。何故尔。生死是有相涅槃是无相。对有相说无相犹成有相。中道不对有相故名一相。或言无相胜一相。生死生灭为二相。涅槃不生灭为一相。此一相亦是对二得名。犹名二相中道无二相亦无一相。或言是齐。何故尔。真谛中自有一相无相。中道中自有一相无相。故言是齐。又毗昙云。一法二相一法者随约一法。或是心法或非心法。但将心约此一法即有生灭二相。或住或异或大或小等。若约四法是有八相。八相皆约一法而起。故名一法。以约法故则有二法乃至八法。故名二相。若不得此一法亦不得八法。八法既无即是无相。虽有此解今皆不用。今取释论破一时中云。相与法一亦不可。相与法异亦不可。非一非异中而论一异。亦如一切数中但有一法更无有二。如心是一法来约于瓶故言一瓶。更足一名二。三一名三。四一名四。如是百千无量不出于一。故云一相无相为二。若不得一相亦不得无相。一相无相皆无故名不二门。又阿含增一明义。云诸比丘唯有一法所谓心是。更有二法即开心为色。更有三法即开心为四乃至无量。皆约一心中生。若不得心之一相亦不得一切从心所生之相。达此二边知心相非一相从心生非多相。而能为一相为多相。此之一多无一无多。毕竟清净。俱泯一二名为平等。平等故是入不二法门。又约三脱门。以十八空破一切法。犹有空在故云一相。次破空病。空病亦空是名无相。不得空相亦无无相。故云一相无相不可得。名入不二法门。

妙臂者或用事中妙故得名。或权实两智为二。此智巧妙从此得名。菩萨心声闻心为二。声闻怖畏生死自取解脱。菩萨不畏处在生死。二乘心不可为菩萨心。菩萨心不可为二乘心。二乘住调伏心菩萨不住调伏调伏不调伏心。是故为二。若能观此心性犹如虚空。空中不见有心。何况见有自善为他二种之别。心性空故不着二边。是入不二法门。

弗沙者星名。云是二十八宿中鬼星。菩萨生时与此相应。善不善为二者。取十善十恶为二。泯此善恶除分段业只成通。教不二门。今取三界之心为不善。以乖理故取二乘出生死入真谛为善。以此为二。达善不善即是实际。实际即是空。空中尚不见起善。何况不善。其性寂灭善不善双亡。是为入不二法门。

师子者名无畏兽也。如涅槃师子吼释。决定说三谛之理无所畏心。从此得名。罪福为二。前善恶从因为因论不二。今明罪福从果为名罪。罪摧碎行者身心。福名福报。若取世间罪福此只成通教不二门。今取三界是富乐之果受身。皆名为罪。二乘名无罪。能出三界子缚已断故。大品云摩诃那伽名为无罪。无罪即是福。有罪即是生死。无罪即是涅槃。以此为二。今达此罪福之性无缚无脱。五逆之相即是菩提。岂离此罪缚别求解脱。即不得罪亦不得福。夫了此相即是入不二法门。

师子意者如师子不畏一切。得首楞严健相故。有漏无漏为二。漏言漏落。起罪堕落三途。又漏名漏失。退失出世善法。此之二义亦应是同。只由退失出世之法故落三途。只落三途良由退失出世善法。无漏者不失出世。求出三界入涅槃名无漏。此亦异故为二。观此漏无漏性即是一性。等无差别。非生死漏非涅槃无漏。无漏即无相。漏即是有相。达此性时不着二边之相。即入中道不二法门。

净解者有为未必是有漏。如得无漏亦是有为。有为三相所及。无为是三无为。虚空无为.数缘灭.非数缘灭无为。无为有为数非数法。是故名异。但三无为一是涅槃二非涅槃。数缘不得是虚空。虚空不得是非数。三虽各异还是数法。今将离一切数对彼数为二。达此二如虚空。不见数非数无复二边。无罣无碍即入不二法门。

那罗延者是大力健相三昧。故从此得名。凡夫名世间二乘名出世间。出与不出为二。今观此世出世亦不出不到。大品言是乘无动不到不出。其性空故。不得出不出相。名为入不二法门。

善意者生死是缚是然。涅槃是解是灭。为二。今观生死性本来常寂。本自不缚何所论脱。又亦不然岂应是灭。既然灭不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现见者者尽是二乘见思尽。不尽是凡夫生死无际。今观尽不尽即是空。空不可尽。不可不尽故言。痴如虚空不可尽老死如虚空不可尽。非尽不非尽中若作尽说名毕竟空。若作不尽说妙色湛然恒安住。不为生死之所迁。既非尽不尽则无二边。得入不二之门。

普守者即是善持实相守护菩提。一不漏失从此得名。我无我为二。我即凡夫所执。无我即二乘空境。今达此二边即无二相。故于我无我而不二名为实性。实性之性即是佛性。以自在我名真无我。如大品所说。既其不二即入中道。

电天者观第一义天发电天三昧见理为名。明无明为二。无明即是明。故言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即明故言众生佛性明如日烦恼覆故闇如漆。涅槃云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即是佛性。明有三种。菩萨明即涅槃。若佛明即佛眼。无明明即毕竟空。空故岂有明与无明为异。异不异故空。空故即入不二法门。

喜见者一切众生之所喜见从此为名。色色空为二。此是灭色为空也。今即色是空不得灭色是空。故言不二门也。乃至五阴皆尔。若直尔论只是通教。今论法性色等即是实性。实性即是中道妙色。乃名入不二法门。

明相者四种者四大种。与空种为二。四种围虚空而住。内外皆空。皆空即无四种。四种与空种无异故泯于空有之种。即入不二法门。

妙意者眼眼色为二。无尽意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者。若取此二法为二。便成通教意未显不二之门。今取六度教菩萨布施而不回向求常住佛。通教则能施回向一切智为二。今明布施性即回向性。无六度通之别。是为入不二门。又施等是因一切种智是果。是为二。又自行六度为善则少。回向果而行六度其福则多。多少为二。观此二性无异。名为不二法门。

深慧者空无相等为二。通教三空缘真谛。别教三空缘实相。具出释论。无相缘灭下四行即无为法。空无作缘苦集道下十二行。是有为。故三谛入有为相。有为相即是世间有为法。无相缘灭是无为法。故以为二。今明不见空性异于无相。不见无相异于无作。即是实相。实相中尚不见一。云何有二。二既俱泯。即得入不二法门。

寂根者三无漏根从寂灭实相生。亦是观六根得清净。即是寂根。用此为名。佛法众是三宝。何得为二。既言三宝。三宝别异。异不名如。不如故为异。为二。又解佛与众俱是人。故言众生无上者佛是。法无上者涅槃是。是所行之法故与人为二。此是小乘所明别体三宝。阶差不同名之为异。异故为二。今观三宝是一体入一实相空中。不见有三之异。佛即法僧法即佛僧僧即佛法。何故尔。佛有三种法报应。是一体论三。非是三身差异而言三佛。三佛既其不异。法即报应更无差别。今就三身明三宝者。法身即是诸佛实相不来不去。法性之性即是法宝。报身是智。智照圆明契于法性。发生明觉显出法身。名为佛宝。应身随缘化物与物和同。又此应身顺于法身和同同实相。以此二义俱是僧宝。此三未曾差别。故知不二。复次就法佛明三宝者。法身是法性。法性即实相。常恒无变是法佛之师。可轨之法名为法宝。法性之性亦名常寂光。寂而常照。上文云。其室常以金色光照。昼夜无异不假日月所照。即是智性。称之为觉。即是佛宝。此之明觉与法性和同境智相称名为僧宝。即就法身之上辨其三宝。复次智照圆明是觉义。名佛宝。圆照之法是可轨义。即法宝。此报佛智与理相应顺于如故即是僧宝。报佛论三义也。就应身明三宝者。应身照机不失其宜。亦是自觉觉他名佛宝。应身为物之轨是法宝。和光度物与物和同是僧宝。虽复实相之上分为三身。三身配为三宝。三宝之中俱有三宝凡十二宝。未曾有异。以不异故无人法之别。入一实相不二之门。三宝之义既尔诸法亦复如是。故上文云。一切众生如弥勒如无二无别也。

心无碍者观三谛通达无有罣碍。身身灭为二者。若捡折此身不见身者。即身因灭。因灭则果灭。果灭即涅槃灭。灭即与生死为二。今观身实相即是涅槃故言即色是空。说涅槃即是色。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实相中尚不见身。何处论灭。即生死是涅槃。即涅槃是生死。何故尔。性不异故不得因果之殊。不见身之与灭故名入不二法门。

上善者观三谛顺理此善最上。从此为名。三业是三何得为二。亦同前解。以其身非口口非意等此别异故以论其二。又身口是色法意是心法。色心为二。以其二故能动外相。若入一实理中尚无三业差别。何得三业作相。作相性与三业性无二无别名不二法门。上善眼明一相无相入平等相。此从无相门入。四种空种如虚空相。此从空三昧入。此中明三业无作即一切无作。从无作入三门乃殊。同缘中道入实相中不二门无异也。

福田者如上须菩提中说。福行者十善福也。罪行者十恶业也。无动具取四禅支林功德亦为福也。又云三禅中皆非无动。初禅觉动二禅喜动三禅乐动。四禅四空方为无动。罪福二种皆是作法。名为动行。无漏真谛无为无动。不见此二相则不见动与不动。深达动性即不动性。尚不起不动行何况罪福动行耶。是入不二法门。

华严者举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达二十五有中我性。我性即佛性。佛性之我即无有我与无我之异。是入不二门也。无识则我无我而不二。

德藏者三德之藏含藏万行用此为名。有所得相只是一法那得为二。今言有所得即对无所得若生死为有得即对涅槃为无得。若待有为无者。还即为二。虽云涅槃无得于涅槃生染亦名有得。如呵身子云。有造证之求并非求法。故知虽不得生死便得涅槃。今一往且取涅槃空为无得。若不见生死之有得不见涅槃之无得。无生死则无所舍。若无涅槃亦无所取。无取无舍即入不二之门。

月上者如月团圆于天上分形散影于下水。此菩萨上照三谛之理圆。下应十界之心水故名月上。明暗为二者。前言明无明为二。是论理以显事。今言明暗借事以显理。互举事理赴机不同入不二门。其如一也。若言于明时无暗暗时无明为异。今达明性暗性何别。如虚空中非明非暗。明暗约空。若无虚空无所显晦。显晦虽约虚空虚空实非显晦。显晦不得离虚空。虚空亦不得异于显晦。若达如虚空性则不见明与暗异。不异故即入不二门。

宝印手者实相宝印印权实智名为印手。乐涅槃厌世间。此复与前生死涅槃何异。生死涅槃约事以明。今辨乐厌就心而说。涅槃可乐即无为心。生死可厌即有为心。世间即寂灭如菩提相。何可论厌。既言生死即菩提。何可厌菩提更乐菩提。若本有世间可厌可有涅槃可乐。既无世间谁论其厌。亦无涅槃何所可乐。二种既空入如实相。乐厌自息缚解如文。

珠顶王正道邪道为二者。如舍八邪入于八正是则断诸见而修道品。若以邪相入正相即是不二。八邪而入八正于见不动。而修道品。正不即脱。不复分别是邪是正。无复二边是为入门。

乐实者是慕中道实相为名。实不实为二。不实是俗实是真。以此为二此则为别。今实相之中不得凡夫之不实名无俗。不得二乘之实故无真。即入不二门。非肉眼见慧眼所见故。涅槃云二乘之人虽有慧眼名为肉眼。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二乘虽有慧眼止断三界见思不见佛性。以不见故虽有慧眼名为肉眼。若圆教中六根净位。虽是父母所生肉眼。尔时已断分段见思。是故二乘之人虽以慧眼断惑止齐圆教六根。故言二乘之人名为肉眼。此六根清净在方便位已观中道。虽是肉眼名为佛眼。但大乘见佛性不同。若约别教为语。正观中道未见佛性为慧眼。照二谛为法眼。三谛同观为佛眼。就圆教为语铜轮之中即得佛眼。三谛同观。故涅槃云。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此语似指六根清净之肉眼名为佛眼。况初住耶。得此佛眼之观岂复分别是实不实。名为入不二法门。是中明诸菩萨各各说备有五千。何但三十三。经家不具存耳。或梵本不尽。若用三十三对四十二地者。五千并说。复对何等。答一地之中无量法门何况五千多说何妨。

二文殊说不二中为二。一诸菩萨问二文殊说。若有示有说即起心识波浪则动。若不示不说心识不起。离于名字入无言说道。寂然无声说是为入不二门。故云心起想即痴无想即泥洹。料简上别圆不二之门如前(云云)。若作五门对机不同者。菩萨达罪福性无缚无脱。此明性义即是法性。法性常住无有变易。非佛天人龙神修罗所作。终无改变。即是有门入不二法。虽说有门若但明性。即是有门。若明性空即是空门。随语所诠细寻取意。若如妙臂所说声闻心菩萨心如空如幻。此是空门。如电天说无明性即是明。明是色法岂非是有。又云明亦不可取岂非亦无。又如涅槃。无明明者亦是色法即有义。又言即毕竟空。空即无义。当知是亦空亦有门。法自在说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是非空非有门。如此双非门多。三门少。虽少凡有四门。但寻所诠而判门义。诸菩萨以四门随四悉檀逗机而说。应得悟者皆入法忍。其未悟者文殊即以无言说藏第五不可说门逗之。故此中具足五门义也。问此四门者说可说是教。不可说门那得是教。答文殊说维摩不说不可说岂得非教。故知五门俱得是教。若约四悉者。诸菩萨说三悉檀。文殊说第一义悉檀(云云)。亦以无言之旨显成诸菩萨双亡不二之说也。复次释论云。一切法实不实亦实亦不实非实非不实。诸佛于此广说第一义悉檀。中论观法品亦用此偈。故知诸佛说法无不约此四门。若实者即是法性实理用有为门。若非实即是约毕竟空为门。若亦实亦不实即是上文无明即明。明即毕竟空。即是亦实亦不实为门。若非实非不实即空有双非之义。如用中道非空非有为门。如是四门为向道人。闻说即悟。如五千之流得无生忍。即是见第一义。若闻不悟执起诤竞。即名般若波罗蜜。譬如大火炎四边不可取。邪见火烧故。若因诸菩萨说得意即悟。犹执语未晓者是故文殊不用四门。乃用第五不可说门为向道人。闻说即悟。此无言说亦是印上不二之门。亦是别拟圆教。得圆意者上来别说。非生非灭等门即具一切。悉入其中即圆教意。若止作一门悟入不二者即成别教。不可说门亦如是。若知不可说摄一切法即是圆门。若但论不可说门入复是别门之意。无言不可说自有六种。一如外道长爪。亦说一切法必可破一切执可转一切论可坏。是中无所有不可说。沙门以何法诱我妇子。其虽有此不可说。乃是妄情所计皆云毒气。云诸法不受非真不可说也。佛心无三毒良久为言。即用苦集二谛以示破之。汝之不受。汝见是受不。若见受何得言一切法不受。若不见受何得见他之受即欲破他受。既以受破他受。当知汝受于受既有受。受即是苦谛。于此不受而起憍慢陵破于他。即是集谛。流转生死具受诸受。云何言一切法不受。故知此之不受受无言无语。是妄情中说是事实余妄语。而为须陀洹初见谛所破。故非真悟也。二犊子道人第五不可说。虽在佛法学而存一。我但不可说。三三藏中亦有无言无说之门。如身子云。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故不知所云。亦是不可说。四通教亦有不可说。大品云三乘之人同共无言说。第一义道断烦恼入涅槃。五别圆两教居然同有此门。何以得知。其相当自寻经求之。经中决不条然而说。求之必有前渐。若前来所诠三藏意。次有无言无说。当知即属其教。若辨通教义相而得无言无说者。即属其教。若历别明菩萨行位。次明无言无说。是属其教。若是圆教明一法行摄一切法行。次以无言无说。是圆教也。须先识诸教中意可得判此。今此三十一菩萨明不二之门各据一行。若当门下各各说无言无说。是则别教无言之门。今历别说竟。文殊总印。当知但圆教无言之门。以其总印上说成别教义。取文中云一切法不可说不可示。何但非生非灭之法无言无说。生灭之法亦无言无说。如涅槃云。生生不可说即是俗谛凡夫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即是世谛死时真谛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安住世谛。初出胎时即是菩萨假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即是中道圆常不可说。故知一切之语包含世间出世间皆不可说。法华云。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止止不须说。言辞相寂灭。当知一切诸法皆不可说。故知是圆教不可说门也。简异圆别两种明矣。复次文殊说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故深会圆理。第三维摩默然无言。以此往论得知。维摩是圆教之中无言无说。即入不二。语则动乱波浪便起。默则心静如水澄清珠相自现。

说是下第三大段五千闻不二门即得利益。入无生忍此之得悟为定在何菩萨所说(云云)。

维摩经略疏卷第九

 

上篇:维摩经略疏

下篇: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玄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观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虚玄非名相之形。净刹妙远...

金刚般若经疏

金刚般若经疏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略释经题。法譬标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一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翻经...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上 立斯题者。示无胸臆尔。谓此记...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止...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译 闻如是...

缁门警训

重刊缁门警训序 一性圆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尔轮回...

别译杂阿含经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一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初诵第一 (一...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佛说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失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注音版】药师佛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我们出家人上早晚殿、过堂这功德是一堂佛事。这堂佛事...

佛教的「八吉祥」

相传世尊释迦牟尼佛降生之际,天人敬献「八吉祥」为供...

圣严法师《回到自己身上》

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

没有良心

公输班是中国有名的工程师,也是工匠的祖师。他的一双...

无私的服务就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

澳洲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做清洁鱼...

照看你自己的心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

善恶因果,错综复杂

一次上山,有道友问师父:为什么这个世间常看到好人不...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推荐】父亲临终的惨状让我深信因果

我叫李小英,今年27岁,父亲李明裕,祖父李根阳。家住...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