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大安法师  2016/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逸多!佛出世难;离八难②身,亦为难得。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③无畏④无碍无著甚深之法,及波罗蜜⑤等菩萨之法,能说法人,亦难开示。阿逸多!善说法人,非易可遇,坚固深信,时亦难遭,是故我今如理宣说。汝等修习,应如教住。

汝阿逸多,我以此法门及诸佛法,嘱累于汝。汝当修行,无令灭没。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勿违佛教而弃舍之。当令汝等获不善利,沦没长夜,备众危苦。是故我今为大嘱累,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应勤修行,随顺我教。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译文:

阿逸多!像这样一类具有大威德的菩萨,能够开显净宗以外种种佛教法门,由于没有听闻念佛往生净土的妙法,有一亿菩萨退转无上正等正觉。

阿逸多!佛出兴于世间难;众生离八种障难身,也是难得。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种力用、四无所畏,自在无碍无著甚深之法,及波罗蜜等菩萨自利利他之法,有辩才善能说法之人,对上述佛教深妙之法,也难以开示。

阿逸多!善于宣说净土法门的人,不容易遇到;对念佛法门生起坚固深切的信心,这类的善世良时也难遇到。所以我现在称性契理宣说念佛法门,你们信受修习,应当如佛的教敕而安住。

阿逸多!我把这个净土妙法以及其余诸佛法,嘱咐给你,你应当如教修行,不可令此念佛法门灭没。

像这样广大微妙的念佛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举扬赞叹的,你们不可违逆佛的教敕而弃舍它。否则,你们将不能获得出离生死轮回的善利,业力所牵,将沉沦埋没在无明长夜之中,备受众多的危险困苦。

所以我现今为你们作大嘱累,你应当传承弘扬念佛法门,令此法久住世间,永不消失。汝等应当精勤修行,随顺我的教诲,得获大利。

注释:

①阿逸多:意译无能胜,即弥勒菩萨。

②八难: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的八种障难:1)在地狱难。2)在饿鬼难。3)在畜生难。4)在长寿天难。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5)在北俱卢洲难。贪著享乐而不受教化,称为边地。6)聋盲喑哑难。7)世智辩聪难。8)生在佛前佛后难。

③十力:指如来具足的十种力:1)知是处非处智力。2)业异熟智力。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4)知诸根胜劣智力。5)知种种解智力。6)知种种界智力。7)知一切至处道智力。8)知宿命无漏智力。9)知天眼无碍智力。10)知永断习气智力。

④无畏:即佛的四无畏: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

⑤波罗蜜:意为到彼岸,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

【按】

世尊将念佛法门殷重嘱累弥勒菩萨,证知弥勒下生成佛时,龙华三会必将宣说。贤劫千佛,亦复如是。佛佛相续,同一悲心,欲令度尽一切众生。一言三复,吾人当随顺佛教,作如来使,弘扬净土法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贪图享乐为障道根本

一日,目连尊者因弟子生病,于是上忉利天询问神医耆婆...

昼夜十万佛号如何理解

世传永明大师昼夜念弥陀十万。予尝试之,自今初日分,...

受持五戒对净土学人的意义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如果你是修圣道门的,...

星云大师《云何应住》

无壳蜗牛,没有房子安住,成群结队的向政府抗争,要求...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

老鼠也能往生

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当中,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属于...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第二章 归敬祈愿加持 请看愿偈: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佛教词典】因果拨无

(术语)否定因果报应之道理也。十轮经七曰:拨无因果...

【佛教词典】慈恩

1、慈悲的恩德。   2、唐朝法相宗的祖师玄奘,住在京...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

佛陀乞食空钵而回的因缘

一次,比丘们问佛:世尊!您成正觉后,曾入娑罗聚落乞...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

【推荐】佛珠掉了,佛心仍在

作为寺院的住持,也就是佛法的弘传者,身边总有一些弟子...

心灵的解放

一、 在你说任何话之前,先问问你自己,是否必要;若...

不要被小事琐事所累

有一对夫妇,吃饭闲谈。那妻子也是兴之所至,一不小心...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

「巴掌」天地念佛修行

正确分别和不分别 当今社会,金钱万能论为人们普遍接...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觉明妙行菩萨就谈自己,他在晋明帝的时候(322至3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