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大安法师  2019/03/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摩诃衍的止观啊!一般我们从当下下手来看,当我们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心系着这句名号,就不会再去想五欲六尘的事情,这就不是在止了吗?做止的功夫吗?那你这句佛号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这就是在修观啊!

那止观,止为定因,观为慧因,你有止观就会有定慧。再上去,有定就会有寂,寂定,寂;有观有慧就会有照,这就有寂照。再上去,寂就是无量寿,照就是无量光。所以你就是用当下的这个下手的止观,直接就能够通到无量寿,无量光的,这样的一个如来的觉海里面去,这就是我们因赅果海的意思。

那么这个而且它为什么是大乘的止观呢?它不是一般地修止观,比如它修数息观,也在止啊!止在鼻尖,你就是心不缘其它的,这也是在修止。你能知道这个呼吸上下非常明了,他也是观,或者粗的呼吸细的呼吸他有一套方法,他也是在修止观。

那么这句阿弥陀佛的止观,它还有佛力的加持,奢摩他,这个止,这句名号就有着无量寿的功德在里面。所以我们念这个名号,这个止就不是我们一般的那个一般的方法的止,它有阿弥陀佛无量寿的加持力在里面,就自然止住了我们对五欲六尘的这种贪这种攀缘心。那么随着这个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就止住了一切五欲六尘的念头。

那么这个观有无量光的加持,通过念这句名号,他能够观察我们的周边环境,乃至于我们的念头,它的那种真实的状况。你看这种念佛的观的功夫实在是很殊胜,平时我们很难知道自己是什么念头,很难知道,但是你念佛的时候,你会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每个念头是什么,是善念是恶念是无记念是什么,非常清晰地知道。

但是平时你散心念还会不知道,所以为什么要大家去百万佛号闭关,你在闭关状态当中,你透过这佛号,你会知道自己每个念头是什么。这就是一个观照的力量,它像按照灯光一下子伸到我们的无明黑暗的内心,那是个暗箱。

那个暗箱不知道一天到晚是什么在翻卷,但你这种无量光的探照进去之后,你就是所有的都明白了。所以它是认识我们自我的最好的方法,所以这个念佛不仅是一般的止观,是无上殊胜的止观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能否往生

问: 净土法门实在稳当,但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又没...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这样算是厌离娑婆的表现吗

问: 弟子今年三十岁,因患有心理疾病,经济条件可以...

倓虚大师《念佛论》

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其目的无...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大安法师: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

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这是拨正一种观点,...

不要轻易地离开家庭,让家里生烦恼

问: 本人已六十多岁,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

【佛教词典】光帝

(人名)后唐庄宗,以年号为同光而云光帝。祖庭事苑一...

【佛教词典】忍位

【忍位】 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

把过失推给别人,这就是痛苦一再重演的原因

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从外面来的,...

色法的由来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

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波斯匿王向佛请问: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见迦旃...

愿罪业悉消灭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

1、依止佛陀经典参考相应祖师论著。 2、不宣扬神通感...

公鸡与虫儿

有个儿童,才七岁,但常常找无德禅师,和他东南西北乱...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问: 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

【佛学漫画】佛教四大天王

本篇创作思想皆参考于佛经原典,虽然看似神话气息较浓...

六根与六尘

过去,佛陀与众多比丘住在庵罗林的精舍时,某日,许多...

魔乡不可停

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

极乐世界的莲花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阿弥陀经》讲三种庄严:池水、宫殿、莲华,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