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导大师两种的深信

大安法师  2019/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导大师两种的深信

善导大师两种深信是对于观经,这种圆发三心的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深信之心他展开了两种诠释,深信是哪两种深信?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摄受众生无一遗漏,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所以谈那个你只要有信心肯往。这个信心体现在两个方面。这两种深信的内涵,我们要不断地去回味、思惟,落实在我们的念头上,建立起我们正信的一个标准。

第一个决定深信,那不是一般的信,是深信,深信前面还要谈决定,决定深信,所以这个信前面加了“深”这个修饰词,还加了“决定”修饰词。这里面不能有怀疑,而且是斩钉截铁的。那这两种深信也是善导大师透过他自己建立信心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一切净业行人带有普遍性的信心建立的这种模式。

首先深信自己,先解剖自己,我现在的业报身,是罪恶生死凡夫。一定要知道自己身份,吃几碗饭的。你是凡夫,不是圣人。罪恶生死,罪恶是从你的念头上,从我们念头上来说,我们举心动念都是罪、都是恶,很少有善的念头。由这个罪恶的念头,我们身口意就造作种种的恶业,于是他导致的果报就是在三界生死轮回不休,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没有停息。这是对我们身份的标定。

然后旷大劫以来在这个六道轮回当中,常没常流转,常没就是沉下去,到三恶道叫常没,你想得上三善道都很难。或者稍微就是从水里面沉下去喘口气伸个头又下去了,常没常流转。那么导致这样轮转的根源就在于无有出离之缘。

这里要注意,没有让我们出离生死苦海的缘,缺这个缘。我们通身都是业力,没有一个救助的力量,没有佛力的加持,没有他力的这个增上缘,所以这个缘在这里成了我们能不能出离生死苦海的一个决定要素。

那么第二种决定深信,就是要深信缘。这个缘是什么?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他给予了我们一个出离之缘,给了我们一个大愿船,投给我们一个救生圈。在我们抓住了这个救生圈,登上了大愿船,这个缘我们就获得了。

而且这个大愿船就是来救我们这些常没众生的,他有巨大的力量来摄受我们,让我们安住在这个船上。只要我们能够接受被拯救,我愿上这个船,对这条船对自己拯救没有怀疑,对这个船能够运度到解脱彼岸没有忧虑。你只要建立这个无疑无虑的信心,就能够决定乘托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力量往生到彼岸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学净土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问: 学习念佛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大安法师...

为止口业,止语三年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

念佛也具足止观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

境缘无好丑,提起佛号正念

一日之计在于晨,丛林的早课是古佛青灯生活的特写。 得...

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

憨山大师说:一般的人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

净土居士楷模--刘遗民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之一。他...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

如何能够保持精进念佛的道心

问: 念佛同修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保持精进念佛的道心?...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佛宝、法宝、僧宝称之为宝,略有六义:一希有义,二离...

往生成就四种不退

极乐世界的四土有特别之处,奇妙之处,就是四土也圆融...

【佛教词典】一代半满教

(术语)释尊一代中所说有半字教、满字教也。半满教者...

【佛教词典】薄地

(一)意即卑贱下劣之位。指下贱之凡夫位。道宣之净心戒...

明朝高僧紫柏大师

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名真可,字达现,晚年自号...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觉得自已业障重,应如何改变

问: 如果觉得自已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 宽见法师答...

一念清净心为何会堕入到三界轮回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火宅。 这个是根本无明。我们...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淫欲是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无始劫以来的病根...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

第一篇 四恩总报 壹 四恩总报的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

「上香」意义的省思

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

【推荐】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常想地狱苦,道念由此生

我们如何才能使菩提心不退呢?我们应如佛所说:「常想...

用这个宝贵的人身,让生命更有价值

这样我们如果放在这么一个长远的时空底下来看,我们原...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