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重罪轻报,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大安法师  2020/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重罪轻报,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问:师父慈悲,弟子有个生活上的困扰,希望师父能慈悲开示,让我知道要怎么做才如法?我是一名交易员,每当发心做义工,第二天的交易必定是输钱的,输的数目可还不小,这不是一次、两次的情景,而是做义工必输,这是什么原因?有办法解决吗?

大安法师答:你能够做义工,这一念心发起来,就是善根,就是福德啊!那么,你输钱,到底是好事是坏事,有时候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啊!也许,就是重罪轻报了。

我们讲一个公案。明朝时扬州城有一个很富裕的商人,他临终的时候把他的儿子叫过来说,我发家致富的秘密就是这杆秤,这杆秤里面是灌了水银的啊!能够使进来的东西显得轻,称出去的东西显得重啊!是靠这个发家的。这个儿子听到后,就觉得这样做是不行的,秤本身要公平,这是违反天心天理的,这不能传下去啊!

等他的父亲去世,他就把这杆秤烧掉了。当他烧秤的时候,秤杆的空心里面升起两缕白烟,走了。谁知道不久,他的两个儿子都生病去世了,他就很埋怨。你看看,我把秤都烧掉了,我两个儿子也都死掉了,善心得不到善报,他就埋怨上天不公平。

结果,他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天神呵斥他,说你不要埋怨,你不知道这是好事啊!你的父亲命中就有这么多财富,不是由于那杆秤致富的,他本身命中就有。但是他又做了这个违反天理的事,要遭到上天的惩罚。所以上天就派了两个败家子,把他所有的家产都败掉,败掉以后,就一场火把他全家都烧掉,是这么一个结局。

他说正因为你一念善心把那个秤烧掉了,就感动了天心,上天就把你两个败家子收回去了,收回去再给你两个好儿子!你不仅不感恩,还在这怨天尤人,还在埋怨上天,你要注意了!这个人梦做得很清晰,哎呀,他就赶紧忏悔啊!果然几年后,他又生了两个儿子,那两个儿子都很争气,还考取了功名啊!光宗耀祖。

所以,这个世间上的事情我们是看不到它的好和坏的。那么,你这个一念的发心做义工,第二天出现的行为不管是好是坏都是对你有利的啊!你要有这种信心,继续把你发心做义工的心保持下去就很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勇敢面对人生,无论到遭遇什么困难

落榜、失恋、失业现实中,你是否四处碰壁、伤痕累累?...

净土念佛什么时候成就呢

问: 净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现今成佛。请问净土...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养修炼成精的动物

问: 关于信佛,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里都有供仙位的...

五逆和谤佛之罪不能往生吗

问: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

只要平时念过佛,今生一定就能往生吗

问: 现在外面有些助念小组说:只要平时念过佛,就坐...

家人寿尽的时候没有师父助念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家人寿尽的时候,去寺庙办佛事和在家...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四十八大愿——(第30愿)智辩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认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个人。他...

「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问: 《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听师父说...

【佛教词典】死亡

即生命断绝之意。在佛教中系指人丧失寿、暖、识三者,...

【佛教词典】出世智

(术语)无漏之圣智也。清凉玄谈五曰:世出世智依如来...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来对待儿女

人人都会生儿女,但不见得人人都知道教儿女;生儿女易...

念大悲咒应具有这十种心

有弟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持大悲咒?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

比佛更大无上福田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

在不完美的工作环境里训练自己

问: 上班族必须听命于老板、上司,但如果你觉得老板...

不要把供佛当成一种交易

有人认为在佛前上供只是表示一种尊敬的心态,并没有实...

何必再为过去唏嘘不已

生活的河流日夜不息,岁月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奔驰。步...

凡是信佛的人,灾害面前多数都是安全的

大家看我们师父们,从早晨念经干什么?报四重恩、报父...

儿童德育启蒙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

正念破魔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林给孤独园弘法时,一位名叫吉...

慧律法师:佛教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

简单来说:佛教就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是彻底觉悟,而...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

净界法师:测试自己有没有出家的因缘

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想到什么?我们也可以测试一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