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

大安法师  2021/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

问:请法师开示,我们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是依三皈五戒十善呢,还是孔子的《弟子规》呢?但有的法师讲,说《弟子规》是基础,让佛弟子学《弟子规》。有的人讲说修净土法门,不需要学经典,只念一句佛号,叫一门深入。修净土法门是依佛说的《净土五经》,还是依会集本的《无量寿经》?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修学佛法从信心下手,信什么,首先要信三世因果,信六道轮回,信缘起性空,诸法的空性,中道了义。这些基本的佛教的原理你得要把握,苦空无常无我,四念处,你离开四念处修一切法都不叫佛法。那你建立这些正信正见之后,在行为上你要去求戒,用戒律规范自己身口七支。然后逐步地由身清净来规范自己心清净,但更重要的就是要念这句阿弥陀佛名号。

在这个末法之际,我们学佛的目的是要了生死,出轮回。佛法就是出世间法。离开出世间法,佛法就变成世间的善法,就失去了它的本质含义。那在修出世间法的成就方面,这个时代以我们的根机,唯净土法门为唯一的解脱的出路。

你把握这些原则之后,那《弟子规》学不学,这不是重要的事情。《弟子规》是传统社会小孩子的事情,是一些基本的待人接物扫洒应对的这些行为规范。你如果原来没有学过,学一学也未尝不可,就是不一定佛弟子都要去学《弟子规》,那是一切众生基本的行为规范。有的人甚至把《弟子规》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好像是佛法的很高的法门,这有点说得言过其实了。甚至前几年我还遇到一个比丘,他听了《弟子规》的讲座,觉得行孝道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于是他就还俗回家去行孝道去了。这个就有点没有正确知见,也许讲的人有点讲过分了。

修学净土法门也是要学其他的经典的,随分随力。净业三福包括上品往生都有读诵大乘经典,所以学点大乘经典也还是有必要的。《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这些读一读,对我们建立正信正见,还是很有必要的。你有这些教理的基础,你念这句佛号,你更有内涵,更有分量。你把学大乘经典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也算正修,也算一门深入,不是那么机械地就是一句佛号的。

你真的能一天到晚就念一句佛号吗?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人的心是波动的,所以有时候要换一换。念一段时间佛,再拜拜佛,再打打坐,再诵诵经,这样交替进行,你可能才能够心比较稳定。以前我们有个闭关的比丘,他就是很勇猛,三年闭关什么经书都不带,就说念一句佛号。进关的时候我还提醒他,你还是要带点经典,偶尔看看佛书,拜一拜。然而他说,我不需要,我就一句佛号,还非常自负,结果进去还不到半年就出问题了。所以这个读点经典也是有必要。

修学净土法门根本经典就是《五经一论》。对《五经一论》一定要熟悉,不理解要根据净土祖师的注解本去理解。那《无量寿经》一共有十二个译本,留下来有五种原译本。我们还是要依据印光大师在一九三四年给我们定下来的《净土五经》。《净土五经》里面就选择了曹魏康僧铠的《佛说无量寿经》作为定本。所以我们在这个时代读诵、弘扬的《无量寿经》,就以康僧铠的本子为主,其他的会集本可以作为参考,可不要喧宾夺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每天辛苦奔波,为何还是达不到期望

问: 为什么有的人不用怎么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无忧,...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这时代能够好好修净土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他是末...

圣严法师:向佛菩萨祈祷有用吗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问: 《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

任何修行的最初法门,都以这个为第一

各人有各人的修行方法。有时候修行是依着《占察忏法》...

证严法师《无声的说法》

无所求的奉献,及为一切众生而修养自己的言语行动,就...

大安法师:有了信愿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吗

问: 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信愿行?只要有了信愿持名,...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问: 师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说只要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

离开尘欲,求生极乐

修行就是要离开尘欲,要发菩提心。觉明妙行菩萨进一步...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问: 请师父开示,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

中阴身应跟哪种颜色的光走呢

问: 弟子看有些书上说,人死后因为业力的牵引仍然会在...

【佛教词典】柰女

(人名)梵语庵罗āmra,旧译曰柰,此女化生于柰树上,...

【佛教词典】苦法智

苦法智者,谓忍无间,由此智故于前所断烦恼解脱而得作...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

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曾经教导比丘:...

【佛学漫画】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

我从最初到庐山安居至今,十一年之中,三次见到西方三...

持名念佛简易殊胜普摄三根

念佛法门里有四种念佛。有观像念佛,观阿弥陀佛三十二...

佛教劝我们不杀生的四个意义

佛教劝我们不要杀生,其意义有四种: 一、杀生害命,...

两座寺庙山泉干枯,念观音菩萨泉水突然涌出

福建莆田广化寺有一个附属的小寺,名叫元龟寺,地址在...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不可思议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神通力、智慧力都是不可思议。特别...

临终的五趣相

众所周知:六道轮回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弥勒菩萨与一具腐烂的狗尸

无著菩萨前往鸡足山,他想面见弥勒菩萨后可以请求学佛...

四十八大愿——(第38愿)妙服自然在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