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去圣时遥,人根陋劣该如何解脱

大安法师  2022/09/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去圣时遥,人根陋劣该如何解脱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捨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脱。——《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我们要把握佛法的纲宗要领,就得要从教、理、行、果四个层面去谈,也就是由真如理体流现十二分教,八万四千法门。那四众弟子依这个教法来修行。修行就是要对治烦恼。对治烦恼,断惑就能证真,就能得圣果。那这个果有小乘的果,四果阿罗汉;有大乘的果,是四十一个阶梯的修行阶位。所以一切行人离不开教理行果。在这个教理行果,小乘法、大乘法当中,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法来修行呢?

这里印祖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拨云见月,就是忆佛念佛,真实的是得道果的捷径。那忆佛念佛,是出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以众生心,忆佛念佛。忆,就是在我们的意念当中,回忆或者系念阿弥陀佛的光明、相好、威德、善巧、智慧,以及以阿弥陀佛愿力流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这都是忆的范围。念是“今心”,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心,就是你现前这一念心来念佛号。净土法门虽然有四种念佛,但以持名念佛为核心,那你念是自念自听,念兹在兹。有一句著名的话,《观经》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们的念,当下一念的里面具足十法界。

现在我们系念这句佛号,以佛号作为我们系缘之境,就能显发我们自性本具的佛法界,那能念的心当下就是佛。所以这个忆佛念佛,就从我们现前一念心里面去体认。这是成就佛道的捷径,是仰托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果地的功德这个本质境,引发我们本具的如来藏性的影像境的。这就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内重己灵,外慕诸佛”,自他二力并用,感应道交,就能够得快速地成就佛果的这么一个捷径。在佛的一代时教的教行理当中,印光大师就在第一句给我们抉择好了一个法门,你就修念佛法门,是在所有方法当中,是成就佛道最快的捷径。

下面就得要论证为什么要选择念佛法门。在正法、像法的时候,随便修一种法门,那教理行果都具备。就是那时候众生根机很利,又能遇到佛在世,所以他随便修哪个法门。比如说,他就是修个数息法,他都能够断见思惑。能够持好戒,那比丘都能够断见思惑,成阿罗汉。就是优婆塞、优婆夷,持清净戒都能得三果的圣位。那时代不一样,那个时代的根机,善根就很深厚。所以讲,什么叫正法?正法就是有教法,有修行,有证果,这就叫正法。那什么叫像法?像法就是略逊一点,但还依稀仿佛有点接近。那像法当中有教法,有修行,没有证果。像法就很难证果。那什么叫末法?末法就是有教法,无修行,无证果。就是连真正修行的人都很少了,更何况去证圣果。

所以印祖就讲的“即今之世”,即今就是指现在这个时候,也就是佛的法运当中的末法的这种时代,这个时代就是靠自力修行证果是不可得的时代。所以再根据这个时代的众生的根机来说,如果舍弃念佛求生净土一法,则果证全无,那绝对是不可能有证果这桩事情的。这是大实话。如果这个时候,这个时代,有人说我通过自己修行精进努力,我断见惑了,我得阿罗汉了,我甚至是分证即佛的菩萨了,那可以说他百分之百的都是打妄语,大妄语。

何以故?诸多的祖师大德就怕未来的末法众生未证谓证,没有证果他说自己证果了,这是末法众生不知天高地厚,他容易犯的一个大妄语。所以祖师就以身作则,以身示范。智者大师,临终的时候告诉弟子们,我一生也就是观行即佛,观行位就是见思惑没有断,见思惑可以伏住,这是观行即佛,叫五品弟子位。蕅益大师所示现的是名字即佛,就是不仅见思惑没有断,连伏都伏不住。所以像智者大师、蕅益大师这样的大祖师,所示现的都是没有证果。所以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这个时代舍净土带业往生一法,想得果证,那是没有这回事的。

那为什么这么判断呢?这就是由于离开佛出世的时代已经很遥远了。那就按现在的佛历来说,佛灭度也是两千五百多年了,如果按中国的周昭王二十四年的那样的一个情形来说,那是超过三千年。所以距离佛出兴于世时间很遥远,人的根机越来越陋劣,这是减劫的时代,众生根机很陋劣。现在就是隋唐之际的这些祖师大德,我们一比,都是天壤之别。就是跟民国年间的这些祖师大德相比,我们都远远不及。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对这样的根机,如果不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带业往生的话,那绝对在这个三界六道出不去。这封信直接地就指向了一个佛教的修行人,首先要解脱三界的分段生死,不要再在这里轮回了。那这个三界分段生死,如果靠自力的层面来说,一定要断见思惑,就是得阿罗汉的那个果证,才能长揖三界,不受后有。但是这一点如果靠自力修行,可以说我们想断见惑的八十八使,思惑的八十一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这种能力。所以印祖在这里非常决定地说,不靠佛的慈悲愿力的接引,我们绝对、决定难以从这个三界当中超拔出去。这些都是字字不含糊,字字斩钉截铁,千佛出世,不可改易,是铁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能往生的错误方式,一定要注意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与...

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

唯此一法,皆于现生往生西方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

应该念阿弥陀佛还是观世音菩萨

问: 我学佛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示现了一下。我现在应该念...

【推荐】一念虔诚皈依的心启动了弥陀本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

习惯成自然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技艺很好的厨师,经常被人请...

信愿称名退病魔,皈命弥陀获新生

病苦缠身寻出路,亲近弥陀获新生 李忠生居士,1963年生...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问: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常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推荐】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修行人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是哪几种呢?蕅益大师概...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佛教词典】尊仪

(术语)尊贵之仪容。谓佛菩萨之形体,又贵人之真影灵...

【佛教词典】阿毗达摩集论

《阿毗达摩集论》(略名《集论》)是无著所撰简略汇集《...

大德的无常语录

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能认识到无常是智...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

礼佛有七种

这个礼拜在慈老法师引证勒那三藏里头说,礼拜有七种。...

判断是否为明师的四依法

韩愈曾经说过: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法门都应该...

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

四个事实证明素食能让儿童健康成长

科学最终表明了素食饮食可以帮助人们避免肥胖、心脏病...

修无常观,破除对今生的爱取

前者思惟生死的过患,是改变对来生的爱取。而这里是改...

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问: 请问老和尚,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本焕法师...

真正的喜乐

刚才提到修禅定会得喜乐,这是密宗的讲法。修佛法还是...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阿难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难才出世。阿难跟...

印光大师对一位囚犯的开示

原文: 接手书,知发勇猛心,不胜欣慰。但只以终身吃素...

一只破水桶的启示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