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

净慧法师  2012/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思维暇满人生》。如何来思维我们今生已经得到的人生因缘,这就叫做思维暇满人生。暇,有两个含意。一是指有这个时间;二是指有这个因缘。倘若有了这个时间,又有了这个因缘,那么就可以叫做有暇的人生。如果相反,既没有这个时间,又没有因缘,就叫做无暇的人生。我们拥有了这个时间、因缘来做什么?就是要听闻佛法来修行。

有暇与无暇是相对的,各有十种。唯识宗讲八无暇。密宗讲十无暇。我们根据唯识宗来讲。八无暇,亦是八难,指八种环境。在这八种环境中没有修学法佛,听闻佛法的閑暇,没有可能来修学善业。

第一种无暇是地狱。在地狱的众生经常受苦,根本没有因缘得闻佛法,故称无暇。

第二种无暇是饿鬼。饿鬼的痛苦很多,连饮食尚不能满足。饿鬼肚子很大,咽喉很细,时时刻刻渴求饮食,也没有机会得闻佛法。

第三种无暇是畜生。因为畜生没有思维能力,没有办法来接受佛法。所以,在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受苦的众生,它们不得自在,难闻佛名。

第四种无暇是边地。边地,指没有佛法传播的地方。从我们国家来讲,有佛法不到的地方;从整个世界讲,也有佛法不到的地方,这些佛法不到的地方就是边地。所以,我们发愿时,都希望不要生在边地,要生生世世生逢中土,得闻佛名,得遇明师。

第五种无暇是长寿天。由于所修的福报,在长寿天里所感的寿命很长,然而,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昏昏沉沉,没有智慧,没有觉醒,因此,也就不可能有得闻佛法的机会。

第六种无暇就是没有佛出世的地方,也可以说,那是佛不出世的时间。有佛出世,我们才可以听闻佛法,无佛出世,则没有经典的流通,没有法音的传播,我们要想接受佛法也是不可能的。

第七种无暇就是诸根不俱。倒如呆傻、愚癡,要让这一类的人来修学佛法,是很难的,而盲聋哑,诸根不全要修学佛法,也要有很大的因难。

第八种无暇就是邪见。这种人可能已经避免了上面的七种无暇,或许还很聪明,但他持有邪见,不相信因果轮回,不相信三宝。他有可能天天与佛法接触,却不会有敬信心。这样的人是很多的,这种人也属于无暇,无暇来接受佛法。

八无暇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个人来讲,都避免了,避开了。我们生而为人,而且是生在有佛出世的世间,经像流通,法音流布,是何等幸事!我们六根俱足,生逢中土,也没有堕于邪见的罗网,所以,我们应为此而感到庆幸,应该生起一种难得的稀有心。

暇满人生,满就是圆满。这个圆满有自圆满和他圆满。自、他圆满各有五种,共是十种圆满。

自圆满:第一种圆满就是生在人中;第二种圆满是生在中国;第三种圆满是诸根具足;第四种圆满是无宿业的颠倒,第五种圆满是俱足正信。五种自圆满的具足,也就是具备了一个人接受佛法的内在因素。

他圆满:第一种圆满是佛出世;第二种圆满是说正法;第三种圆满是教法住世;第四种圆满是助法随转;第五种圆满是对善知识的摄受。五种他圆满,是我们能够接受佛法的外在的五个积极因素。

自、他圆满合起来是十圆满。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要经常地想一想这十种圆满。那么我们今天就以这十种圆满来检查一下,看我们今天学佛的环境是否具备了这十种圆满。应该说,我们这些在座的还有很多不在座的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都具备了这十种圆满。既然具备了这十种圆满和八种有暇,那么,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暇满的人生。我们既然拥有了一个暇满的人生,就不要辜负它,要时时刻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暇满人生!

我记得我们在中国佛学院的时候,证果老师就以常教导弟子要经我们得到的这个暇满的人生来很好地修行,很好地学佛。而在平常,我们确实往往不去思考,不去思维,感觉不到现在这种环境的殊胜和来之不易。比如这八有暇,因为我们已经得到了这个人身,便觉得没有什么好稀罕的了。但你若仔细思考,才可体会到人身的得来不易。佛教里有这么句话:失去人生的机会,就如同大地的土一样多,而得到人生的机会呢,就如同僧挑土。僧挑土与大地土是根本无法相比的。我们如果能把这个道理经常加以思考,牢牢地记在心中,那么时时刻刻,我们都会珍惜此生,发起无上的道心。特别是我们年青人,更不懂得这个道理。不懂得这个道理,人就会放逸,就会不晓得抓紧时间。就不能趁此青春年少的大好机缘多学习、多修行,多来充实自己。

今天,我讲《思维暇满人生》这个题目,就是要提醒大家,要强化“人生难得,佛法难闻”这个思想。“人生难得,佛法难闻”这句话人们常常讲,常常说,但说到其中的道理却往往比较抽象。如果用这八种有暇,十种圆满来加以细致的讲解,道理就比较具体,概念也就比较清晰、难忘了。

我给大家讲这个题目的目的,就是要大家经常思维,思维我们这个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从而发起对我们拥有人身的稀有难得之心,发起我们的勇猛精进心,这才有利于我们的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幸福要向何处求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几乎相同...

珍惜我们的时间

看得见的,我们比较容易在意,比如金钱;看不见的,我...

观身不净 奉献身心

我们现代人在身体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里面对身体下的...

现在很多人为什么不肯听经

那么当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最好的心态就是把自己当...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

这一生有两件事情绝不能做

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不是昨天的辉煌,也...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都非常珍贵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因为修行是每...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佛法解决人生三大问题

人生所要面对的有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

如何依止善知识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

【佛教词典】心法六义

【心法六义】 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在《百法明门论解》...

【佛教词典】涅哩底

(神名)Nir?ti,掌西南之神名。因而西南曰涅哩底方。...

南怀瑾:禅宗的棒喝

讲到禅宗,往往使人联想到棒喝,好像禅宗与棒喝,是不...

烦恼和生气有意义吗

大士阁有一副含义非常深远的楹联:上联是 若能转念无须...

穿越情绪的风暴

以呼吸照顾愤怒 当愤怒、嫉妒与绝望的能量生起时,我们...

佛门里面为何有「三多」

明清以来,世间人对于佛教或佛法产生了种种的误解,现...

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

不要只讲「空」,还要把「有」建立好

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听到很多人谈到了空,也对空有...

心灵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美容店,这美容店的作用的确不小...

快乐之道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

日用而不知

玄沙师备曾说∶我们好像是全身没入大海里,却伸手向人...

打坐中险些投胎成猪的故事

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成都五担山有个文殊院大丛林,后面...

把困难都糅合在一起

有个姑娘向她的母亲大倒苦水,说最近老板扣了她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