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企业领导如何学佛

济群法师  2013/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现在有一些企业领导对佛教很感兴趣,但因为身份、地位等种种原因或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佛,或碍于面子不愿意公开学佛。虽然有向善之心,有时却基于习气做一些不对的事,他们能不能学佛?怎样学佛?他们学佛后也可以成佛吗?

济群法师答:人人都能学佛,没有人会被排斥在佛门外,这是首先要肯定的。其次,人人都能成佛,没有人天生就注定不能成佛,这也是我们要肯定的。

当然,每个人又是不同的。对于学佛,也同样存在发心及信仰深浅的不同。所以,在处理学佛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时,会出现不同选择。学佛较浅的人,学佛只是工作之余的生活点缀;学佛较深的人,则将学佛作为人生的重心,工作只是生存的方便。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什么摆在第一,什么摆在第二;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当然,也有些人是由浅入深,随着学佛时间的增长,对佛法认识的加深,从而提升对佛法的需求。一旦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其它问题便不重要了。

学佛究竟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求保佑,保平安,这些只是学佛的副产品。学佛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成佛。所谓成佛,就是成就佛陀的生命品质。

我们现在为什么是凡夫?因为具有凡夫的生命品质,即是无明、我执、贪嗔痴。佛陀为什么成为佛陀?是因为具备了佛陀的生命品质,那就是大解脱、大自在,那就是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智慧。学佛的过程,是改变生命品质的过程。因此,佛法是心地法门,得用心去实践。

真正想要学佛,应该从基础做起,如三皈、五戒。三皈,是通过宣誓建立对三宝的信心;皈依后还应不断修习皈依,培养对三宝的信心,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唯有三宝在我们心目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佛法才可能真正的影响并改变我们的人生。此外,五戒也很重要。戒具有止恶的作用,从表面上看,五戒是禁止杀、盗、滛、妄、酒,实质而言,是在止息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止息生命妄流的相续,这正是解除烦恼,明心见性不可缺少的基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

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

福报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来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

真的有前世吗

昨天,一名网友不断追问我:你相信前世吗?前世真的存...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

圣严法师《再论积极》

曾经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法中所说的业力

业力,是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续中,...

「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对吗

问: 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的说法对吗? 济群法师答...

酒肉穿肠过,是否也可以修行得道

问: 禅宗在佛教历史上,有其激进的一面,不喜欢一级...

同时出生的人命运为何不同

问: 既然佛教承认命运,那和法师同时出生的人今天在...

【佛教词典】命根于二处增上

【命根于二处增上】 p0814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二卷...

【佛教词典】无

梵语 a。意谓非存在。佛教认为所谓有或无之二边(即“...

观音菩萨的形像

明代阙名彩画《白衣观音图》 观音,原译观世音,梵文...

遇安禅师的生死自在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说,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无常,什么时候会退出,...

失败的成功者

我偶然听说过一个小名为史帕基的男孩的故事。上学对于...

净土教法何机得受

疏文 问曰 :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虚,...

格言联璧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呢?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极...

受持《金刚经》,前世重罪变轻贱报

读诵、抄写、宣扬《金刚经》的人,在别人轻慢你的时候...

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海神请法

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

在家佛教徒必读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