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戒律的十大利益

济群法师  2016/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戒律的十大利益

当比丘出现某种不如法行为,佛陀便会根据所犯制定戒条。佛陀每次宣说戒条前,首先要阐述制戒的十种利益,然后才是关于戒条的具体内容。这十种利益,也就是十句义。具体内容为:

第一、摄取于僧。这是总的原则,即以戒律、制度管理僧团。当然,制度要靠人执行,但执行的依据是戒律,而不是个人利益,更不是个人好恶。摄取于僧的原则,彰显僧团是一个法治团体。

第二、令僧欢喜,第三、令僧安乐。在集体生活中,必须有共同遵循的平等准则,这样才能令大众感到欢喜,并使这一团体保持长久的和谐安乐。如果厚此薄彼,朝令夕改,就会滋长人我是非,造成彼此对立,令大众无法安住。

第四、令未信者信,第五、已信者令增长。戒律还具备化导社会的意义,因为佛陀已经灭度,佛法深奥难解,信众对三宝的直观感受,常常是建立在僧人的威仪和气质之上。如果僧人都能严持净戒,具足僧格,保持庄严、超然的外在形象,就能使没有信仰的人生起信仰,使已经信仰的人坚固道心。

第六、难调者令调顺,第七、惭愧者得安乐。依戒行事,僧团中不如法的人和事就能得到应有制裁,帮助犯戒者调柔身心,改邪归正。同时,也能使那些有惭愧心、有信心道念的出家人免受干扰,能够在道场中安心修行。

第八、断现在有漏,第九、断未来有漏。漏,就是烦恼。以戒为师,依戒修行,就能断除现前的痛苦烦恼,不再造作恶业。这样也就不会种下苦因,使未来继续不断地受苦。

第十、令正法久住。在过去七佛中,有些佛陀没有说法结戒,在他们灭度后,正法很快衰落。所以,佛陀制戒的根本目的就是令正法久住,使世世代代的众生能够从中获益,从中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佛号让地狱变清凉

佛陀证得无上的佛果以后,很多人跟着出家学道。在佛陀...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

何谓「阿阇梨」

何谓阿阇黎 阿阇梨是梵文Acarya的音译,意译为轨范正行...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胜...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

佛经中开示不邪淫的功德

1.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哪些属于错误的追求呢

问: 人生的痛苦在于错误追求。请问,哪些是错误追求...

济群法师:人心与人生

各位学佛的时间和程度都有一定差距。有些人已学佛多年...

从药师如来的本愿探讨理想社会的建设

人类几千年文明,始终在探讨着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希...

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

【佛教词典】八十一法

指教乘法数卷十二归纳大般若经所说法门,计有八十一科...

【佛教词典】大小二乘

(术语)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此中摄...

地藏菩萨救护众生的故事

关于地藏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我们从《大方广十轮经》...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

戒淫诗(图)

...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

圣严法师《人生的愿望》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的梦想、许多的心愿,常常想:我...

贪欲之心永远也装不满

佛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遇到各种烦恼和痛苦,是因为...

印顺法师:念佛法门三特征

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有三种特征:一、他增上,二...

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成熟的鲜果味...

凡是佛所说的法,你都不要毁谤

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

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海山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会...

学《法华经》生生世世都受益

丙一、莲华二义: 一、出水义,出离污泥浊水故。 二、...

星云大师:为信徒添油香

我经常在弘法途中顺道巡视佛光山各别分院。有一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