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境不起分别心

梦参老和尚  2013/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如何对境?

梦参老和尚答:这位道友问我:如何对境?不起分别心,这个可难了,达到如如不动,成佛了。我们对待一切境界相,第一个要知道所有境界相全是虚妄的,一个真实没有。你所见到的所有一切相,五十年前,六十年前,得说七十年前,五台山不是这样子。那时候你进五台山什么实情,可能你们诸位没有,一个来的都没有。当我十六岁来五台山,就是八十年了。那五台山是什么样子?五个台是什么样子?文殊菩萨如何在这五台山教化众生?现在这个中间,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乃至到八十年代,再现在咱们这个九十年代,二千年了,今年2008年了,就因为在这个时候你的心跟外边的环境--五台山起了很多变化。

在宋明时代朝五台山的,不论四众弟子是谁,晚上都看见五个台上文殊菩萨智慧灯。现在朝山的道友很多,你问他:你晚上看见山上文殊菩萨智慧灯了吗?一百个答复的,一百个没看见。因为你在山底下发心拜山的心不诚。我们中国有句老话,“诚则灵”!你求的心不诚,菩萨不会应的。感应!有感才有应。钟和鼓,你不打,它不会响的。这个道理懂吗?我们这轻心慢心来求文殊师利菩萨,没有效果。不是菩萨不灵,是你自己发的心,求的力量不够。

如何对境?你就这样对境。当境界现前的时候,不论好的坏的,你认为这是虚妄的,就像作梦一样,没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能见到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就是楞严经说的话,还没讲到。如如不动,可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到了八地菩萨,叫不动地菩萨,才能达到如如不动,这个离我们境界还远。这位道友问的,你好好学习。

因为我们现在这些道友既不读经,佛经他读得少,也不肯钻,一天能读上两个钟头吗?恐怕没有。能够拜忏忏悔业障吗?没有。持诵礼拜,能够一天念一万声佛号吗?没有。一天能念几部经?没有。这个全没有,只是受个三皈而已。将入门,要想求得到你所求的境界,求之过高。境不对心,你的心跟那个境对不上号。这个知识是求来的、学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你大学毕了业,没经过研究,你到社会工作起来困难很多。我在美国、在欧洲,在那些个国家的时候,他大学毕了业,一定最少得研究三年,当研究生。咱们就看见最近台湾所有的高级的官员都是研究生,都在各个国家读研究生,他就研究经济学。现在最简单说一门会计学,现在的社会会计学。过去会计学就是记记帐,管管出纳,出纳会计,记帐会计。现在可不同了,现在会计你得拿六个大本,大本就是本科的大学生,成本会计、估计会计。我要开个公司,我到会计楼,你给我设计一下,我要开个什么样什么样公司,给他一讲,他就给你估计出来了,给你算。从你盖厂房、用人一切算,你得需要好多工人,完了你这个得用好多资本,一亿、两亿、一千万、两千万,你开个大小生意都得到那会计楼,他给你估计一下。要打官司到法律楼,你要打胜,不是一个律师、两个律师,很多律师在那里头帮你研究这个案件。所以现在每一门都是分门别类的科学,愈来愈精。不是像过去,过去我们开个小铺子能够发很大的财,那个日子已经过去了,不复返矣!现在社会竞争的能力跟过去不同。

那我们学佛的,佛法已经到了末法,讲经的人很少。讲的人很少,学的人到哪学去,学的人就更差了。尽管我们这些佛弟子,你能够懂得几部经?你了解到了几部经?佛告诉我们的无量的方法,你入了哪一门?所以一个方法你也不知道。就念佛法门,念佛法门那么容易吗?“我念句阿弥陀佛”,不是像你想像的。咱们举这个念佛,不是口里念,要心里忆,忆念!忆念!你光口里念,心里不想,能往生吗?能得到佛的智慧吗?“我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很简单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问: 有的居士原供养保家仙,持五戒后送出不供了,但...

圣严法师《如何管理好情绪》

问:从医学和心理学来看情绪,它是自然反应,那么佛法...

诵经念佛妄想很多,是否都白念了

问: 诵经、念佛不能清净,时时妄想杂念,这样是否都...

数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问: 在家打坐时用数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

梦参老和尚: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每个人都有六亲眷属,你周围的人要是不信佛的,你怎么...

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吗

问: 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吗? 净界法师答: 我前一阵...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 这个...

为何欣愿往生还会对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

问: 弟子是一名公务员。从二〇一三年开始在家念佛、...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出了三途的众生为何又回来了

修行必须有善知识护导我们。地藏王菩萨就护导我们,他...

开悟并不等同于成佛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

谛闲老法师生病时说「观是假的,疼是真的」是何含义

问: 《影尘回忆录》中提到,谛闲老法师生病时说观是假...

梦参老和尚:想修禅,怎么入定?

今天有个小道友,劳动的,她突然间看到我,看看左右没...

【佛教词典】堕薪

(故事)杭州兴教小寿禅师,初随天台韶国师,普请闻堕...

【佛教词典】顶石

谓顶上磐石。以速除顶石,比喻生死危急,当速求解脱。...

《阿弥陀经》与《维摩诘经》的会通

《净名》《法华》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国,即随其...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烦恼也没用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内心要面对很多的境缘,你...

心中有「素」,善良道德尽在其中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在吃的文化里,...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

双德双福遇佛成道缘

在舍卫国的某个村庄中,住着一户贫穷人家,女主人怀胎...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

梦参老和尚谈亲近的四位高僧

我走的地点多,有的人曾经跟我说:能像弘一法师、慈舟...

别在等待中留下遗憾

惠施曾做过梁惠王的宰相,博学善辩,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推荐】数息的修行方法

昨天讲到,禅修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预言竟成真

有这样一个师父,他刚出生时,人们就叫他大和尚,这究...

净土行人要从孝养父母开始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主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