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数息的修行方法

净慧法师  2024/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数息的修行方法

昨天讲到,禅修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保持情绪的稳定。情绪不稳定,是由于妄想多、杂念多。

怎么样减少杂念呢?佛教的修持法门,总体来说都是制妄的法门,都是来对治妄想,对治杂念,使我们能够得到一心,然后进入禅定的状态。无有一法不是如此,也无有一种功德、神通、禅定、智慧,不是由于随着杂念的减少而逐步的开发出来。

有杂念、有妄想,要想开发自己内在的智慧、内在的功能,那是根本办不到的。修行做功夫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对治自己的杂念、妄想,初步做到保持情绪的稳定,然后一步一步地深入,以至得禅得定。

今天讲一种方法来调整情绪。使情绪逐步地稳定,使妄念逐步地减少。这个方法就是数呼吸的方法,以数呼吸的方法来稳定情绪。将心念都集中到数呼吸上了,心念集中了,杂念妄想就少了。

数呼吸也是一个妄念,但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要减少妄念办不到。所以先要将纷繁复杂的妄想、杂念,逐步地归到一个念头上。或者归到念阿弥陀佛上,或者归到观心上,或者归到数呼吸上。

许多佛弟子在做功课、在涉及到修行的范围时,往往只注意到我念这一段经有多少功德,能够治什么病,能够挣大钱,能够保佑谁身体健康。这种想法和做法,在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也无可厚非。

如果老是停留在这个状态,停留在这个程度,那还是在以妄心来做妄事,做有为有漏的事情,不是无为无漏的事情。

如果我们以制妄、断除妄想的心态来投入修行,妄心没有了,杂念没有了,身体自然健康,工作自然顺利,一切的一切顺理成章不求自得。

修行不要过分追求表面的东西,不要过分追求浅层次的东西。我们能一超直入,得到了主要的功德,得到了比较深层次的功德,无漏的功德,其它一切浅层次的功德,都包含在其中。得深由浅,但是浅的层次却不能包括深层次的功德智慧,这是一个必然的道理。

因此,学习佛法要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深入,不要老停留在事相上,不要老停留在求人天的福报,求眼前的平安,要求无上大法。无上大法由禅定生,禅定由数息而产生,由念佛而产生,由参禅、观心而产生。

数息的方法每一次禅七都讲到,但是每一次的禅七都有新的面孔出现,都有新参加的人,所以就不得不重复了又重复。一番提起一番新,也许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听一次会有听一次的体会。

数呼吸,随呼吸,观呼吸,总的名称是“息道观”。佛教修禅定的法门有三个门:息门、色门、心门。由此可见息道观的重要性。

所谓数呼吸,就是把全部的精神都集中在一点上,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自己的呼吸,一天二十四小时没有一秒钟停止过。如果我们的心念能够紧紧地与呼吸保持一致,所谓“念依于息”,“心息不离”,能做到这样,数呼吸就算上了轨道。

数呼吸应该怎样操作呢?一出一入为一息。呼出去,吸进来,这叫一出一入。在这一出一入之间,或者数入息,或者数出息,不能出入都数,只数其中的出或入。从一至十,不增不减,不错不乱。

如果能长时间地使数呼吸的数字清清楚楚,不错不乱,那就是得禅定的一种象征,那就是把一切妄想杂念初步地统一在呼吸上了。妄想杂念被数呼吸的数字所取代了,集万念为一念,能够坚持一定的时间,自然会感到身心清凉,自然会感到妄念在逐步减少。

在数息的过程中如果有错乱,比如说数到六、七、八的时候乱了,怎么办呢?不管它,又从头开始。在这个中间,也要做到我平常讲的那六个字。要专注,念头紧紧地盯住呼吸的出入;要清明,知道从一到十,清清楚楚,不错不乱;要绵密,从一到十,从一到十,十分钟下来没有错乱,二十分钟下来没有错乱,一坐四十五分钟都没有错乱,那就叫绵密,那就是功夫在相应。

要注意的是:一、不可出入并数,二、不可少于十,三、不可多于十。增数、减数,都不利于情绪的稳定、心神的安宁。十数是一个圆满的数,这是佛经上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的一个古老方法,不可随便改动,改动了就没有效果。

当然我也看到今人写的书上说可以一直数,数到一百、一千、一万。但是佛经上没有作如是说,我们要听佛说的话,要听祖师说的话。我们是在走一条佛祖曾经走过的路,这是一个庄严的使命,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所以一定不能错乱,一定要按照历代先贤实践过无数次的方法去做。

对于数呼吸,年轻的人因为身体内部的浊气比较重,火气比较旺,以数出息为宜;年纪老的人,中气不足,火力不旺,以数入息为宜。

呼吸有四种状态,所谓:风、喘、气、息。风的状态、喘的状态、气的状态都是呼吸不调和的状态,只有息的状态才是呼吸调和的状态。不过,这四种状态,应该是调呼吸的四个阶段。

没有经过调整的呼吸,一开始呼吸很浅,就在喉腔这个地方,像是吹风一样,所以第一个状态是“风”。再深入一点是“喘”,不均匀,粗一下,细一下,快一下,慢一下。第三个状态是“气”,能把呼吸调到气的状态,已经很不简单。

所谓气功,就是在“气”上用功。佛家的禅定更深入一步。认为气还浅,气还粗,要把呼吸调到息的状态,那才是呼吸的最佳状态。因为呼吸不仅仅是从鼻孔吸到丹田,还可以逐步地让息周遍全身;不仅是鼻孔可以呼吸,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可以呼吸。那就是息遍全身。

息遍全身了,身体就轻飘飘的,真正达到了轻安明净的状态。达到这个程度,一般来说,一切疾病都可防治,而且最主要的是能够深入禅定。因为息遍全身,本身就是一种定的相状。

数呼吸是息道观的第一步,做好这一步就能使我们的情绪得到稳定。因为心有所寄,念有所托,杂念就不会纷纭而起。偶尔有一点儿杂念也没有关系,只要把意念集中在呼吸上,杂念自然而退。

数呼吸到一定的程度,会感觉到有一些累。因为数到绵绵密密的时候,不数而数,数而不数,这个时候对功夫就会有进一步的要求。那就可以改数为随,不要数数,就是心念与呼吸紧紧地依托,紧紧地追随。什么意思呢?所谓随息,就是意念随着呼吸入、住、出。入息、住息、出息。

呼吸进出之间,中间有一个小的停顿的阶段,那叫住息。入息、住息、出息,每一个阶段,意念都非常清楚,一点儿妄想杂念都没有,那就是念依于息,那就是随息的功夫。所谓知息入、住、出。不过,住息也要顺其自然,不要故意憋住呼吸,憋久了也会成病。

数息的整个诀窍就是要把身心放松,放松再放松,不要有一点点的紧张。有一点点的紧张,人为地想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那都是徒劳无益,而且会有损身体。所谓功到自然成,要让身体就像一堆棉花一样,软绵绵的,那种轻松愉悦,本身就是一种修行的受用。所以要放松身体。

当然,放松身体与物质上的措施也有关系。比如说,打坐要穿比较宽松的衣服。所谓宽衣博带,腰带、裤带必须松松的,坐下来腰部和腹部没有任何勒得慌的感觉,腿子盘着没有肌肉绷得紧紧的感觉,这都是在物质准备上的必要措施。

有了这些措施,然后从精神到身体都放松。精神不要紧张,不要故意的、有意地想做什么,一切顺其自然。身体上也要顺其自然,腰杆自然挺直,头颈自然端正,不要使劲,要放松。在放松的前提下,保持专注、清明、绵密,使呼吸轻轻松松的,进出于鼻孔与丹田之间,自然流注,自然出入,自然地观照。

这是讲用数呼吸的方法保持情绪的稳定。这些方法是佛祖曾经修炼过的方法,我们是在走一条佛祖曾经走过的路,这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修行者时时刻刻有神圣感,有庄严感,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进入修行的状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

【推荐】道证法师:六度总修?六度总休?

上广下钦老和尚有一句开示,很耐得我们去体会。他说:...

到山下做水牯牛

南泉普愿禅师辞世前,门下问:和尚去世之后将往何处?...

本焕长老的禅思语录

◎ 未成佛时,要先结人缘,广结善缘,随众随缘,为教...

圣严法师《温柔对待亲爱的人》

对待家人,我们习惯成自然地不懂礼貌,不会温柔,不是...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

《十种逆境为道场》译文

【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

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工作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

问: 我有一个问题已经矛盾很久时间了,想问一下老和...

入禅之门第六讲:生活禅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是修的、证的、参的,...

把握生命的当下

有病就有苦,没有病也有苦,整个人生被种种痛苦所煎熬...

六祖禅法之三句口诀

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

【佛教词典】离垢地

(术语)菩萨行位十地第二之名。具清净之戒行,离烦恼...

【佛教词典】白莲宗

为我国佛教净土宗之一派。南宋高宗绍兴初年茅子元创立...

如何调伏对三界的爱取

佛法的修学啊,当我们开始从教理的学习而生起一种智慧...

星云大师《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晚安!我今天想从教学...

向外攀缘,人生无解

这个思惟死殁无常,它所对治的是对今生生命的五欲的爱...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

戒香

仙人山中,微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在树...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这个观点是否是由佛陀亲口说...

慈悲语二十条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于心善。 3.一点慈爱...

违缘很多是不是学佛没加持力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可违缘很多,是...

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一般我...

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

西红柿的营养功效

西红柿的营养功效 1、西红柿,又名西红柿、洋柿子、狼...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问: 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