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以后,修行的三个重点

净界法师  2019/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以后,修行的三个重点

我们学佛以后,有三个重点可以修学:第一个是因缘,第二个是空性,第三个就是真如,这三个重点。

我们初学佛法,每一个人都是从因缘上去修证的,基本上没什么例外。我们刚开始修学,就是面对这些的因缘所生法,修学的重点只有一个,叫做“深信业果,断恶修善”。

所以,刚开始在因缘里面修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是业力的思考,“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我们不喜欢痛苦,我们喜欢快乐,所以我们就怎么样?想办法减少我们生命的罪业,想办法增加我们的善业。这样的一个修学过程,没有什么问题,过程没什么问题。

但是,深信业果,断恶修善,等到结果出现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你看一个人在断恶修善的时候,他的心是惭愧的、谦卑的,但是等他来生快乐出现的时候,他就忘了他自己是谁了。人一快乐的时候就开始放逸了,他的惭愧心就消失了,他已经忘失他前生那种谦卑、惭愧的心态。

这个时候,一个人惭愧心消失以后,取而代之的就是,他想要去主宰这个快乐。因为人生的快乐没有一个人会满足,它是一个无底洞。

他不是追求快乐而已,他要主宰这个快乐,让它永恒存在,让它能够满足他的心愿。不幸的是,这刚好跟因缘法是违背的。因为因缘所生法,它不是你说了算。

首先你要知道这个快乐是怎么来的。如果这个快乐是你创造出来的,那当然它就听你的。但是,这个快乐是由业力创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快乐存不存在、往哪里走,是业力说了算,可不是你说了算。

但是,我们一个人有快乐的时候,你看一个人福报现前的时候,他觉得他可以主宰:我要去买一个电视,我就可以买电视;我要买一个房子,就可以买房子。他在某种因缘是得到自在力了,所以他会产生错觉,以为他能够主宰人生。

其实,那是因为你福报还在。福报享尽的时候,你试试看!你善业力花完的时候,连一杯水你都喝不下去。

当然,一般人在福报现前的时候,他哪知道那么多呢?我们就在这种因缘所生法里面一次又一次地谦卑地、惭愧地造善,然后放逸地享受快乐。所以人生就是活在这种轮回:你福报享尽的时候,你又回到你过去的谦卑了;你开始造善的时候、得到快乐的时候,你又忘了你是谁。

所以,这就是我们轮回为什么在天上、三恶道里面不断地变化。享受快乐的思想是没错,但关键是我们想要去主宰快乐,这个地方出了问题。

佛陀看我们这样子不是办法,老是讲这个人天乘法也不是办法——他要么享受快乐,要么受用刀山油锅。

佛陀说,那这样子好了,我告诉你一个更好的法门:“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干脆,你把快乐放弃好了!看这个意思,你没有资格享受快乐,因为享受快乐的时候你会放逸。圣人受用快乐的时候他是自在,凡夫追求快乐是有问题的。

快乐本身没有错,因为它本来是善业所招感的,它哪有错呢?它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哪有错呢?但是我们承受不起,我们会想要去主宰它。

所以佛陀说,好了!你既然有这种攀缘心,那你先把快乐放弃吧。先怎么样呢?先修无常观,这个快乐的本质是会变化的。这件事情对我们打击就很大了。

我们对所有快乐的基本要求就是它必须要稳定。我想没有一个人得到快乐愿意失去的。你要么就不要给我,给我以后你就不要抢走,不要破坏它。

但是,不幸的是,所有的快乐都是可破坏的。对这种得失的冲击,既然我们的心态没有准备好,那干脆,佛陀要我们:那你先放弃快乐、追求寂静!

佛陀说,那我告诉你一个更好的法门,观察它无常无我而趋向于涅槃寂静。哦,这个就更美妙了!我们从一种离苦得乐的心态而提升到追求寂静。恭喜你!你已经超越三界的轮回了。“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当我们不再追求三界的快乐,那你就可以跟三界说再见了,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牵动你了。

也就是说,我们会从一种安乐的概念而提升到一种追求寂静的概念,就是从有相的因缘修学而提升到无相的空性的安住。

所以我们凡夫修学,没有遇到《法华经》之前,大概只有两种修学重点:要么在因缘上追求快乐,要么在空性上追求寂静。这两个都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的功德哪是追求快乐、哪是追求寂静这种小境界而已?

那佛陀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呢?因为佛陀是“逗会他意”。你就喜欢这种,你就好这一口,所以佛陀就先满足你的需求。

其实追求快乐、追求寂静,都不是佛陀内心的世界,佛陀是恒顺众生说的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界诠法师的学佛出家因缘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二连...

见忍法师:如何发心

如何发心这个问题,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属普贤行愿...

修行千万不能懒

又是一天了,今天是十二月初一,第三个七现在开始了。...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

缘份的秘密

在人的一生中,屈指算来,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并不多...

印光大师《识别正邪》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十大愿,是总说的。我们昨天跟大家讲的是总相;十愿里...

偏激式的修行没办法持久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大宝积经》中介绍极乐世界与往生的4种方法

【极乐世界人的寿命】 佛告阿难: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

不喜不忧,善调自心至清凉

也许我是那种不是闲人闲不得的人。七月是最忙的时候,...

什么是真如

那我们谈谈什么是真如呢? 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

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

有位大学教授给大学新人的信中曾说:想拓展人文视野,...

【佛教词典】现成公案

(术语)现又作见。现之义也。不借造作安排现成就之公...

【佛教词典】菩萨戒本经

(经名)一卷,弥勒菩萨说,北凉昙无谶译。此即每半月...

极乐世界的四土生因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

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往生

业性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一点,我看智者大师讲到忏...

【佛学漫画】净饭王

人生并不是带着追求荣耀的目的就可以实现完美无缺的一...

唯识要义解说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

星云大师《佛诞节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在此地虔诚恭敬地礼拜,因为您...

不去计较缺点

有一天,徒弟问禅师道:世上真有完人吗? 禅师笑而不...

露宿街头的富翁

古时有一个富翁,广厦千间,妻妾成群,富甲一方。 忽然...

它们灭绝只因善良

树虎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

星云大师《为贫苦大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祈求您垂听弟子祈愿的心声: 世界上...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

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里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