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烦恼炽盛时专心念地藏菩萨圣号

梦参老和尚  202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烦恼炽盛时专心念地藏菩萨圣号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恶见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炽盛。恼乱身心。常不安乐。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离贪欲等身心安乐。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放逸,就是高兴的时候妄心妄跳。打球打高兴了,五六个钟头,没有问题。叫他坐在这儿打坐修行,或者念念经,坐一个钟头都受不了,坐半个小时他就毛焦火辣地要起来;要他打球要他玩,他来劲,三五个小时都没有关系;还有打麻将,打了四圈还来四圈,越打越起劲儿。为什么?放逸!这是众生的业。

疑是我们修道的最大障碍,对什么事都打个问号。有很多人从小孩起,因为被他的爸爸妈妈骗惯了,当他长大以后,不论谁说话他都打个问号。所以有子女的道友,千万莫骗子女。小孩的脑筋非常天真,你跟他说,他就信了。

后来,他看见的不是这么回事,以后对什么事都会怀疑。特别是学佛的人,你跟他说这些圣境、这些地藏菩萨的功德,“我怎么都没有得到?这位老和尚在瞎说的?”他就会生起怀疑。

疑是我们修道的最大障碍,为什么会怀疑呢?疑的反面就是信。信不具足就叫怀疑,什么事都疑惑。疑是障道的因缘,这些情形非常的猛烈。“皆悉炽盛”,全都很炽盛的,恼乱你的身心,使你的身心不能够修道、不能够得到安乐。

有这些毛病的道友,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疾、憍慢、恶见、睡眠、放逸、疑炽盛来的时候,你要放下来,安心、至心称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

这些我们都试验过了,你之所以有烦恼,就是这些东西。不管哪一样,或者因为外界来的,或者接了一个弟子的电话,或者他出了什么事,我们动心了,也跟着他一起烦恼。

梦参老和尚《地藏十轮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如何对治悲观抑郁想自杀的烦恼

守本分,修实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观抑郁和...

六个方法对治烦恼

问: 大师您好,我自己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也...

要想得地藏菩萨加持,起码要有下至心

现在这个地球,有六十五亿人口,能够念他的名号,跟他...

这样去做,地藏菩萨就能加持成就你的大愿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

烦恼都是自寻的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

抱怨的危害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

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

随烦恼二十:言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

【推荐】求地藏菩萨都能满你的愿

在《地藏经》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说读经的时候、...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自己不相信自己,怎么了生死

现在讲念佛的方便。念佛就是方便。我念阿弥陀佛,在这...

这段障碍一过,真正的福德智慧就现前了

你听很多的经啊,你对事实上,你不能进入你的心,效果...

培养我们的善根让它成熟

咱们怎么看待咱们自己?每位道友都可以观一观。怎么看...

信佛都还要还债,不要退善心

我们修道建立信心之后,学佛有种种困扰,使你丧失信心...

【佛教词典】二种佛境

即证境与化境。前者谓诸佛所证之境界,如真如法性之理...

【佛教词典】提云般若

(人名)Devaprajā,比丘名。译曰天智。开元录九曰:...

您能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您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当我在外科实习的时候,每一天都...

很少吃的几种好食物

人的探险精神如果用在饮食上,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健康。...

先超越妄想,才有办法放下主宰

一个有志气的修行人,一定追求临终的感应道交。临终的...

佛教中的美容和去体味的方法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象财...

池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

佛陀住止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城边有一汪污泥不净的...

发菩提心后,如何面对顺逆的因缘

我们再看对治退还。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

贪着利养自取灭亡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调达(提婆达多)的比丘,非常...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让小孩能够吃亏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为自我的...

证得鬼神邪法的表现

【原文】 复次。二十邪法。随有所发。若不别邪伪。心生...

日诵九百遍,救了两只眼

日诵九百遍,救了两只眼 李怀瑾,江苏睢宁北乡车家店人...

蚯蚓一个生命能变成两个生命,这是为什么

问: 这里提到这个蚯蚓被切割成两段,但是蚯蚓的两半均...

教育儿女比送经书更重要

一位居士经常请经书送给别人。印光大师对她说:你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