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学佛后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2012/09/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发贴,诉说在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其他经典,念佛菩萨名号后出现了一些逆缘,或者不如意的事情。于是对于佛经中讲的修行的种种殊胜利益起了疑心,甚至退却。又有人在行行了一些善事后好像没有的到好的结果,于是认为行善并无什么益处。等等情况。那么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说的。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讲到: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

又云: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报,我今应当悔彼恶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无得止住懈怠放逸,转更增集种种苦聚。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佛法是因果法,我们的一切境遇,物质环境,都是因果所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增加一点,减少一点。甚至佛也不能。这就是:不失不坏,相应不差。我们如果遇到种种不顺心的事情,种种灾祸,种种不如意的事情。那么首先要明确责任在谁呢?责任在我们自己。跟他人没有任何关系。跟佛菩萨更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佛经中讲的修行的种种益处就没有了么?这里也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修行的种种利益是谁给你的?不是佛菩萨!记住这一点。不是佛菩萨听了你念他们的名号,或者念了他们的经典就会护着你。不是的。如果是的话岂不成了黑社会?

比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讲的: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又说: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复愿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永拥护我。是人于睡梦中,即得菩萨摩顶授记。

这里的利益是怎么来得呢?是你修十善得来的。是你行慈悲得来的。是你帮助别人得来的。佛菩萨告诉你的是一种方法,甚至是一种窍门,帮助你更好的改善自己。念佛菩萨名号,就是在修善,念头善,语言善,行为善。当然这里还有佛菩萨的不同愿力。然而一切都是你自己的行动才能得到。

有些同修就疑惑在这里。说我佛也念了,经也读了。但是为什么还有这样那样的逆缘呢?还是那个原因。佛法是因果法。我们现在的境遇是以前的因变成了果,我们现在的修行就是在种因,在培土,在浇水。我们所希望的利益就是结果。但是由因致果不是马上就能得到的。就如种树一样。这个过程根据佛法方便的不同,有不同的说法。比如上面说的:念地藏菩萨名号千遍,达到千日。就会得到,鬼神护法的利益。这个讲的就比较具体。也是地藏菩萨愿力的体现。这个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十善做的好,可能一念马上就有鬼神护法,有的则可能需要千日,大约三年的时间。有的不认真,也不按照《地藏菩萨本愿经》里说的去做,那么什么时间能得到果报就更不一定了。

佛在经中讲的很明白。我们的业是随着我们的心改变,聚集的。如果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首先要知道责任在自己。是自己从前种了这样的因,现在才有这样的果。不能因此而退修善业,否则现在没有努力种植福田,将来的苦楚会更多。

其实我们在念诵经典,佛菩萨名号后,都是有利益的。这也是因果法,不失不坏的。一般遇到逆缘都是会因此而消除重大的恶业。就是所谓的重业轻受。希望我们能听从世尊的教诲:“无得止住懈怠放逸”才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要去追求那些怪里怪气的事情

问: 我是一位初学佛者,有很多事情都还不懂。现在有很...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正见

为什么要建立正见?正见当然就是菩萨的智慧。 因为我们...

虚云老和尚论《西游记》

世上流传的《西游记》、《目莲传》,都是清浊不分,是...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

经商与学佛

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

六大免除障难方法

一、戒杀吃素 肉食有毒,以杀时恨心所结故。故凡瘟疫流...

学佛治抑郁,驱散阴霾,走向光明

一直想跟大家聊聊我学佛的经历及感受,虽然从我自身而...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修行最怕就是还没有上路

我们现在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个先检查自己的行蕴,...

这一生啊,就这样下去,完了

出于丛林,入于古刹,从这个禅堂出来到那个禅堂去,一...

修学净土难相应的原因何在

我们想求生极乐世界,前行也是数数闻思净土经论。比如...

于凌波居士:佛教的人生观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

【佛教词典】无因生论

即主张世间为无因之见解。为印度古代外道所执六十二见...

【佛教词典】毗那夜迦

(天名)Vināyaka,又作毗那耶迦,毗那也迦,频那夜迦...

略举地藏菩萨十大利益

你想过吗: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时候,包括你现...

天魔出现往往有这几个特色

一般我们除非深入教理,否则很难从魔所说的相似法教理...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

构陷他人 身得恶疮

舍卫国里有一大富长者,为了祈求后嗣有人,费尽苦心,...

该让的让过,福报在后面

在电影院排队买票,我前面是一对年轻恋人,刚排到他们...

禅房的深夜静悄悄

泰国的昧明禅师近日颇受弟子们的非议和斜视值更的僧侣...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

定业可转还是不可转

问: 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

大安法师: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

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

念佛人同时获得这三大利益

信愿念佛,一则可消灭过去造的罪业,二可息除眼前的烦...

难以报答是父母的情

平时: 我:妈,没钱了,打点钱吧。 妈:多少? 我:...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虚云老和尚诞于1840年,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