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为什么不得成就呢

南怀瑾  2012/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学佛法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所造的业因障碍住了。业障的问题,讲起来很多,可另作专题讨论,在这里不详细讲。

那么,被自己的业力所障碍,不能证得道果,怎么办呢?“当勤忏悔”。忏悔这两个字,我们很熟,尤其是我们学佛的人,动不动就忏悔。到佛菩萨前面磕几个头,拜一拜,哭一场,唉呀!我在忏悔。事情过掉以后,又是我行我素。这样是不是忏悔呢?这不是忏悔,这是作假、自欺。所谓忏悔,就是停止以前所做的错误,永远不再犯,以后的行为只起善不起恶。

佛在《圆觉经》里告诉我们忏悔的办法,“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常常生起希望断除业障之心,先断除憎心与爱心。憎是讨厌,爱是喜欢,那是正反两面。憎是由嗔心而来,是一种仇恨的心理,讨厌这个人,讨厌那个人,埋怨这件事,埋怨那件事,怨天尤人。我们仔细观察人的心理,很好玩!一个人做错了事,刚开始,脸红一下,过几秒钟,红就退了。想了一想,我还是没有错,错的是他,或是别的什么原因才促使我这样。甚至归咎于社会问题,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是社会的错。不要忘了社会也是人组成的,归咎社会问题,这是推托之辞,不负责任的行为。把错误推给人家,把责任推开,或是排斥一切,这种心理是憎。

憎的反面是爱,爱不只是男女之间的爱欲,还包括了广义的贪爱。爱就是执着、占有。假如把自私的贪爱反转过来,变成牺牲自我,爱护别人,就是慈悲。

嫉妒的心理属于嗔,嫉妒的心理也有很多种,发生在感情方面比较多,比较明显。因为求之不得,贪之不足,所以产生嗔恨,见不得别人比你好,也因为智慧不明了,自己的心结解不开,佛学称为结使,共有九十八个。修行就是去除这些结使,把这些结一个一个解开来。就是修行的成果,例如一个内心充满仇恨的人,经过修行,变成非常慈悲,或是一个愚笨的人,经过修行,变得聪明开通。但是,很多人学佛结果,变得越来越笨,脾气越来越大;信了教以后,越学越脱离现实生活,变得精神兮兮,古里古怪,几乎每个宗教都是如此,看了真使人害怕。再说,宗教徒彼此之间互相排斥,也是嫉妒;不管男女老幼都有嫉妒心理,你的学问比他好,他会嫉妒;你的事业比他好,他会嫉妒;你长得比他美,他会嫉妒。你在街上多看女人一眼,夫妻回家就会吵架,有些人对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很好,对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不理睬。其实,这是嫉妒心理的反面。你为什么要有所差别?能平等对待就好了,他不能平等,修行要从这个地方检查自己,不是说我去学了一个法,又会打坐,又会念咒,又会结手印,这就可以修成佛了。

还有谄曲。谄曲就是圆滑,转个弯。讲话拐弯抹角,内心打主意、想计谋,都是谄曲。谄是谄媚,在外表上讨你喜欢,曲就是弯曲,掩饰作假。所以佛说:“直心是道场。”你说:“我要骂他就当面骂他。”这就是直心吗?不是,这是嗔心。

佛告诉我们,忏悔要去除切断憎、爱、嫉妒、谄曲这些心理,把内心洗刷干净,这才是忏悔。并不是跑到佛堂哭一场,就是忏悔了。哭是情绪的发泄,哭过以后,心很平静,那是哭累了,别的事情想不起来了。你不要以为在佛(或上帝)前一跪,一哭,忏悔之后,觉得好安祥啊!得到上帝的灵感啊!得到菩萨的加被啊!那是累啦!不是佛菩萨的感应。不信再过几个钟头,吃饱了,体力足了,他的脾气又来啦!注意!什么是真忏悔要搞清楚。

忏悔之后,内心洗刷干净之后,再来修止、修观、修禅那,《圆觉经》里说:“求胜上心,三种净观。”但是,我们一般人相反,不求忏悔,就想修止、修观、修禅那,结果越修心越乱,止也止不了,静也静不下。先求忏悔,内心纯善,到了善的境界,中国人讲“为善最乐”,心理产生喜悦,生理发起轻妄,再来求定,那就容易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怀瑾文章列表

【推荐】念佛的确是一剂无上的良药

作为一名医生,我遇到过罹患各种各样疾病的患者,从医...

经典告诉你学佛后为什么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

心性专一,有始有终

明代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说道:宋代书法家米芾说...

慧律法师《慈、悲、喜、舍》

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

如何引导家人都能走入佛门

问: 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该怎样做才能...

业障障碍我们修净土法门

一件很难理解的事:修净土一法有这么大的利益,但是很...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

菩提心是本来就有,还是因缘而发出来的

问: 师父,我想请问一下,我们经常说要发菩提心,那...

愿不切,行不深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

南怀谨谈学佛人易犯的毛病

(1)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

【佛教词典】欲修习

【欲修习】 p0984 集论六卷八页云:欲修习者:谓为对治...

【佛教词典】印母

即密教用来作为一切印契基础之基本印。有十二合掌、六...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

对佛生欢喜心

一时,佛在舍卫城,率僧众安居毕,从舍卫城前往王舍城...

小妄语的过失与持戒功德

我们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过失。 毁犯妄语戒果报:三...

讲大妄语的过失与后果

大妄语戒就是膨胀自我,一个菩萨不断的膨胀自我意识,...

真为生死而念佛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

这样赚钱花钱必能增加福报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是难行之法,难行还是要行。佛陀对...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

动机决定施舍

问: 曾经在路上遇到过一母女,向我讨要饭钱,我当时...

世俗的欲乐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

苏东坡的前世后身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

密勒日巴之歌

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