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净界法师  2012/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德有一句话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我们整个修学的重点,事实上就是包括了福德跟智慧二种资粮。从一般的修学次第来说: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主要的重点是在修学福德资粮,所谓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

修学佛法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从因果的思惟,看到我们过去生有无量无边的罪业,我们虔诚在佛前忏悔,我们发觉有很多的善法我们没有具足,我们开始广大的积集善业的资粮,所以在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心中所缘的目标就是积集善业,做这件事情。

但是有个问题,就是我们在修善业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依止一种攀缘的心。什么叫攀缘心呢?本经说的【心有所住】。当我们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们的心住在外境,并没有把它带回家,这当中就产生二个过失:

第一、我们今生的心很容易产生忧恼—忧愁苦恼。因为外境是变化的,而且它怎么变化,你又作不了主,所以弄得我们经常…心有很多的挂碍、很多的怖畏,就是心不安稳。

第二、更严重的…就是当我们的心住在外境的时候,会引生一种生死的业力。

为什么我们今生死了以后,还会有来生的果报?为什么文殊菩萨进入无生,就没有生死的果报呢?因为我们的心有所住,就牵动了十二因缘的力量: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所以在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虽然我们很努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但是我们总是觉得弟子心不安啊!第一个、忧愁苦恼。第二个、无量无边的生死业力紧紧的绑住我们。

随着年龄慢慢的增长,我们开始去思惟这生死的问题。古人说的【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们想到我们今天好不容易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我不能够只是积集善业、不可以只有这样,我应该要彻底的解决自己生死轮回的问题。当我们严肃的面临生死的时候,这时候就开始修学智慧,在我们无明的心中,点亮了一道光明出现,智慧就是一种光明─看清生命的真相。当然生命的真相很广,你也看不完,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是─你要看清生命的真相,重点在看清你内心的真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保持一颗「不动心」

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

让心先摔过去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秆跳沙皇...

【推荐】妄谈自己证果及神通感应的严重过失

妄语戒有大妄语跟小妄语,我们先看大妄语,第一个。 【...

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

佛法中,以心为主。学禅以心为主,世间法也是以心为主...

十种金刚心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金刚种子,有十心。 第一...

时时存着一颗善良与慈悲的心

早斋时,僧值师表堂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一男子在寺院...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

捉贼啊

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

面相的好坏与心灵的善恶是相应的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

积极护生,如法放生

一、古代放生与现代放生之乱象 据经典记载,救护生命是...

禅斌法师:算命的果报

世人不相信因果,却热衷于算命求签。话说有需求就有市...

【佛教词典】四身系

【四身系】 p0405 大毗婆沙论四十八卷七页云:有四身系...

【佛教词典】缚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人们的身心,使不得自在。...

为什么要让他控制我的情绪

著名作家欧亨利和一个朋友去超市里买饼干,欧亨利礼貌...

【佛学漫画】缘起性空·从一支笔说起

缘起性空·从一支笔说起...

佛教为何反对自杀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的存在。在人的一生中...

修平等心,去除贫富贵贱之分别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人,诸位吉祥。今...

阿难的总持因缘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

没有僧宝,二宝居士能独立存在吗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二宝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

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快乐的人与忧郁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对逆境的反应和...

饿鬼道之苦

看第二个。饿鬼的苦,我们看这个饥渴寒热,刀杖驱逼之...

佛经中关于邪淫的果报和戒淫功德

节选自《欲海回狂》(白话) 清周安士著,是被印光大师誉...

早一点认命,才可能早一点上路

我们讲到十二因缘,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

金刚经持验录:神护诵经人化解宿怨

一、神护诵经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