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时解释,反而会增添烦恼

2013/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时解释,反而会增添烦恼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语言虽十分通俗,但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迪。

做一件事情,失败了,为了表白自己的能力,你开始忙于解释,向所有目睹甚至了解事情经过的人解释。说你当时太紧张了,说你那天家里突然发生了一场事故,说当时的客观条件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你可以说出许多理由为自己解释。尽管这些理由全是真的,尽管人们在听你解释时会不住的点头,尽管你为自己解释花去了大量的精力,但最后换来的又会是什么呢?是同情?是理解?假如失败后你把人们的各种议论和压力弃之脑后,默默查找失败的原因,探索解决的方法,重新开始,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成功,无需你半句解释,他们都会从内心里改变对你的看法,因而佩服你。

如果你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惊人的业绩,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你便开始解释,向领导解释,向同事解释,讲述你的艰辛与成绩,不管你用怎样委婉语辞和谦虚的态度,很可能会引出别人的反感。领导认为你邀功请赏,同事认为你自吹自擂。你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反而会把自己弄得不知所措的境地。

人非圣贤,每个人都会出现失误。无论是自己失误还是别人失误,自己都可能遭到误解。有时解释可以云开雾散,但有时解释,不但是多余的,反而会增添烦恼。我们何必为做错了一件小事,亦或别人无意伤了自己,而去苦苦地纠缠和解释呢?时间会说明一切,证明一切,它会做出最公正的回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倓虚法师开示烦恼的由来

六种根本烦恼 这烦恼有多少种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

人不能过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挂碍

百丈怀海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我国丛林清规的制...

向天空扔斧子

一人请教禅师,说有人在背地里捅他刀子,该怎么办?...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

持戒对治烦恼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

十二因缘法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

六大根本烦恼牵引着我们轮回

我们讲业障通常包括了三大类,哪三大类?就是烦恼障、...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不淫戒的功德与淫欲的过失

《佛说不淫戒经》白话译文: 何谓不淫戒呢?守持不淫...

积聚福德资粮

我们知道积聚福德资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积...

吃素念佛能解决什么问题

当我们说一件事情是好是坏时,总是相对于我们的判断标...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蓄闻成过误。将...

【佛教词典】约二世明十二因缘

四教仪云:次明二世十二因缘者,出大集经,佛为求辟支...

【佛教词典】四种起首时

密教修四种护摩法各有其相应之时,即息灾法为初夜、增...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问: 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

十二因缘--轮回中的连环钩锁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一、无明,二、行,三、识,四、...

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

小人心行 现生折福折寿

儒家对这个就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动、...

不要老挂起那讨债的面孔

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

按压明眼穴,舒缓眼睛疲劳

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念佛法语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

念佛与消业

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佛陀是很善用方便法门的。 当年,佛陀的母国迦毗罗卫...

什么样的考验才知道临终有把握

我们在刚开始念佛的时候,我们在一念的散乱心当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