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衍慈法师  2013/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是我们行为之法则。今期要讨论的是二千多年前,佛教从印度萌芽,经中土所传承之戒律,时至今日是否适用。

五戒是佛教的基础教义,包括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基本原则,绝无时空界限,能应用于任何时代和社会,倘若一个社会能奉行这五项原则,便社稷安宁。

关于第一条不杀戒,除了实质的杀害不允许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对他人的侵害,若人人明白此理,不侵害他人,便是社会步向太平的一大基础。至于第二条不盗戒,因为人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物件和财富,不想被别人侵害或盗窃,所以偷盗也可理解为对他人物资的侵害。若人人自律,我们居住的世界,不就是夜不闭户的大同乐土吗?

第三条不邪淫戒,是用来维持一个社会之伦常关系,人类若罔视不邪淫戒,社会必定大乱,人伦大乱,道德沦丧,这样的一个社会,还有什么前途可言?第四条不说妄语,所谓信口雌黄,言而无信,也是过患。若然一个社会,人与人之交往,不守信用,说话随随便便,甚至以挑拨是非,自赞毁他为乐,社会终会呈现一片混乱景象,轻则失德身亡,重则殃及家国。最后第五条不饮酒戒,是指一些能乱人心智的东西,包括酒及毒品等等。大家可以想想现在毒品的祸害是多么严重,已殃及小学生了,其祸害更可延至终生。事实上,能乱心智的东西,一定会引发灾殃,从醉酒驾驶或酒后乱性所引起的祸端,则大家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守五戒并不是自我约束,而是自我保护的金科玉律,因为当我们明白了制戒之目的及其意义时,做人处事便会提高警觉。

五戒是佛教的传统教育,那么又与现代世界有什么关系呢?佛陀的教育,没有时空限制,纵使在太空时代的今天,还能发挥其作用,单举已往生的苹果电脑创办人乔布斯,他是佛教徒,修习禅定,经过佛教修行的洗涤后,令他思想更清晰,间接使他在事业上再创高?。若然想量化佛陀教育的效果,乔布斯的一生,便是个很明显的例子。

事实上,佛陀教育为众生带来的利益,又岂止令人事业不断创造高?呢?其效果是对一个人的质素整体提升,而这些提升,不单在事业上体验出来,其内心的快乐,可以影响到他的人格、家庭和人际关系。当一个人的整体质素越来越完善时,所谓事业成功,只不过是其整体提升中的一部份而已。

现在的科技发达,带给人便利也带给人苦恼,打开报纸,天天看到人们的悲剧,无非是围绕着女色、金钱、酒肉等,都走出杀、盗、淫、妄、酒的范围。唯有佛法,能防止人心腐化。因为佛法之根本在戒律,如国家之法律,团体之规约简章,不可须臾远离。我们要使佛法真正能发挥其启迪智慧作用,便要圆融地去运用佛教的戒律,来净化社会人心,利乐有情,这才是佛陀的本怀,佛教的根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持戒清净者能得五种功德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

网上皈依是否如法

问: 有的寺院开通网上皈依,说是为了方便世间人。世...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

南山律祖道宣大师

戒律,是佛弟子用来净化个人的准则,以及促进社会和谐...

虚云老和尚《五戒开示》

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

受菩萨戒的好处

你能求戒,得戒体,就能有相当的把握让你不去犯戒。如...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

冒充出家人之果报

如若是为了能受人信施、或为便于利用人的善心和对出家...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如何断食

断食,就是我们平常一天吃两餐或三餐,你身体经常为了...

忏云法师: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问: 请示师父: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忏...

现在是过去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当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心力...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得到,也有些在失掉

人生的优雅并非训练或装扮出来的,而是百千阅历后的坦...

【佛教词典】无生长

【无生长】 p1054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无生长者:...

【佛教词典】在家

(杂语)对于出家之称。在家而有妻子父母者。...

「带业往生」是否应该说为「伏业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

七种人不能吃花生

没有人不认识花生的吧,也没有从来没有吃过花生的吧。...

思地狱苦,念佛自然恳切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

比尔.盖茨童年的故事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

助子出家,母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告诸弟子:过去久远世时,有佛入城乞食,随...

修行从忍耐开始

法远圆监禅师在未证悟前,与天衣义怀禅师听说叶县地方...

厚道者路宽

《佛光菜根谭》说:得理而能饶人,是谓厚道,厚道则路...

【推荐】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

我等现今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复幸得闻如是微妙净土念...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

他依止慧远大师修行,一生三次见佛

刘遗民(352410),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苏徐州...

圣严法师《活出老年新生命》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

【推荐】被尘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一个杀人犯亡命逃窜了整整一年,来到小镇时,已经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