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2013/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六年(1917年)依河北省涞水县高明寺印魁长老出家,同年在宁波观宗寺求受具足戒,潜心于天台教法,民国十四年(1925年)获谛闲老法师授付嫡传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卷,以继承前辈法荫,弘扬智祖教法。1963年圆寂于香港弘法精舍。世寿八十九,戒腊四十六,法腊三十八。

大师一生讲经说法,创建寺庙,办佛学院等等,事迹颇多。他生前在回忆录中曾谈到净土法门,赞叹有加,曾多次宣讲净土经典。特别谈到《法华经》与《弥陀经》在教理、教义方面,具有独到见地,充分体现了大师的净土法缘殊胜。 

一、教演天台,弘扬净土

倓虚大师虽为天台宗四十四代传人,却对净土法门赞叹不绝。对两宗经典教理教义的共通性缕析透彻。他说:《法华经》就是广说的《弥陀经》,《弥陀经》就是略说的《法华经》。他认为,这两部经典都是诠事即理,以现量心,观现量境。在经文里最明显的,如《弥陀经》云: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他说,这与《法华经·药王本事品》中“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花中,宝座之上。”这些意义都相同。其他在《弥陀经》里,所说的国土庄严,说佛的寿命,说佛的光明,以及六方诸佛护念等,虽然和《法华经》的文相、措词有广略不同,但其境界和意义都是理无二致。所以他说:“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了无量法门,希望大家要老实念佛,千万不要把这句阿弥陀佛看轻了。”他还认为:《弥陀经》直言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庄严,让人发愿往生,最后成佛是最上乘法。《法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开权显实,后十四品开迹显本,和《弥陀经》一样,都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毕竟成佛,所以《法华经》同样也是最上乘法。

倓虚大师的见解可谓深蕴法要,直透本源。又如《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由此可见,《法华经》与《弥陀经》虽然广略不同,在义理方面,实质是异曲同工,曲尽其妙。《法华经》归根之处就是导归西方极乐世界最终成佛。如天台智者大师临终以五品位证入西方凡圣同居土。净业同修看到这段文字后,信心必定会更加充足。

二、讲经说法,行宗净土

倓虚大师敷演大乘,讲经说法,在弘扬净土法门方面不遗余力。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总共宣讲净土经典,如《佛说阿弥陀经》二十四遍,《普贤菩萨行愿品》五遍。著作有《净土传声》,讲经记录本有《普贤行愿随闻记》。此外,宣讲有关的大乘经典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七遍,《大佛顶首楞严经》十三遍,《大乘妙法莲华经》三遍,《大乘起信论》三遍。还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六十四遍等等。

三、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有人请教倓虚大师,说既然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何必又要念西方弥陀,求生西方净土呢?倓虚大师作了这样睿智的回答:

“这是因为人们把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当作两样看待,把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分做两个处所。如果是两个各不相即的话,那么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在何处分边界呢?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又以何样自分呢?”

他说:“所谓唯心,并非指人的妄心,而是指法法唯心。自性呢,也并不是指人的四大假合的习性,而是说众生本有的自性。心、佛、众生本来就无分无别,自性即是佛性,佛性就是自性。在自性上就是弥陀,在唯心上就是净土。性分中是划不出哪个是佛的边界,哪个是众生的边界的。而在净土上,同样也是找不出哪个是唯心的,哪个是非心的啊。”

他认为:修行法门,八万四千之多,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而修净行,是以三业清净,专修净土法门,念佛、忆佛、拜佛等,末世众生以修此法门最为方便,最直截了当,可谓是普被三根。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得相应,临终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不退堕。

事实如此,倓虚大师在临终时,结跏趺坐,手结弥陀印,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圆寂。

四、尊崇印祖,神交南北

倓虚大师在青岛湛山寺,常常思虑,如何方便大家“坐地参方”。何谓“坐地参方”?就是把各地大德请来,让大家不费劳力奔波,坐地参学。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倓虚大师久慕印祖宏名,预备把印祖请到湛山寺来,开一念佛堂,让印祖在那里主持净土道场。可惜,后因事变,印祖未能成行。倓虚大师说,这是他最为遗憾的地方了。他曾说过:一个修行人,如果能发心在“行”上多加注意,无论世出世间的事,都是没有不成功的。举例说,就如当代大德印光法师、谛闲法师、弘一律师、虚云老和尚等等,莫不是言到其行,以躬行实践而成功的啊!

民国十一年,倓虚大师在哈尔滨讲《弥陀经》,时任中东铁路稽察局长的陈飞青居士,笃信净土,发心创建大庙,商请倓虚大师参与创建并任住持,以此因缘,该寺建成后定名为极乐寺,恭请倓虚大师首任住持六年。

印祖在《吉林哈尔滨创建极乐寺疏》文中提到此事,并褒扬了倓虚大师。印祖在文中写道:“倓虚法师,博学多闻,深通经教,志切弘法而利人,因请为住持。”

正是:“法华弥陀本一经,再来人惜再来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

初心菩萨亟须亲炙阿弥陀如来

疏文: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

造了五逆十恶,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修净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强调生命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否...

念佛一法,顿得成就

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一份惑,证...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问: 请法师详细开示: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

身心皈依阿弥陀,从此不做轮回客

庐山东林寺2018年8月上旬闭关圆满 古德云:上士闭心,...

平心静气阅读思惟净土经论

凡有阐扬净土者,平心和气读之。使扬禅抑净之心,无丝...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修行人的三大精进

正精进 处事不仅要精进,更要正精进,若只是精进而方向...

宝箧塔是什么意思

问: 师父,咱们读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

【佛教词典】所引生果

(术语)由十二支中牵引生超起二因引生之生与老死也。...

【佛教词典】圆顿

圆满顿足之意,即一切圆满无缺。以圆满具足之心,立地...

有虚伪心,修行永远得不到利益

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不真诚,虚伪...

修行的十想观

十种想首先是 无常想, 我们众生有种种的颠倒执著,无...

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经文】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

至心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得善相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星云大师《不当之友》

在社会上,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当中有好朋友有坏...

《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译

序 分 这一部经,是我从佛那里亲自听到的。当时,释迦...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每天都给自己一个检验

说到修行,实在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去体会。我刚出家的...

星云大师《为在家信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您曾说过:「佛法难闻,善心难发,...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