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2013/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六年(1917年)依河北省涞水县高明寺印魁长老出家,同年在宁波观宗寺求受具足戒,潜心于天台教法,民国十四年(1925年)获谛闲老法师授付嫡传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卷,以继承前辈法荫,弘扬智祖教法。1963年圆寂于香港弘法精舍。世寿八十九,戒腊四十六,法腊三十八。

大师一生讲经说法,创建寺庙,办佛学院等等,事迹颇多。他生前在回忆录中曾谈到净土法门,赞叹有加,曾多次宣讲净土经典。特别谈到《法华经》与《弥陀经》在教理、教义方面,具有独到见地,充分体现了大师的净土法缘殊胜。 

一、教演天台,弘扬净土

倓虚大师虽为天台宗四十四代传人,却对净土法门赞叹不绝。对两宗经典教理教义的共通性缕析透彻。他说:《法华经》就是广说的《弥陀经》,《弥陀经》就是略说的《法华经》。他认为,这两部经典都是诠事即理,以现量心,观现量境。在经文里最明显的,如《弥陀经》云: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他说,这与《法华经·药王本事品》中“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花中,宝座之上。”这些意义都相同。其他在《弥陀经》里,所说的国土庄严,说佛的寿命,说佛的光明,以及六方诸佛护念等,虽然和《法华经》的文相、措词有广略不同,但其境界和意义都是理无二致。所以他说:“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了无量法门,希望大家要老实念佛,千万不要把这句阿弥陀佛看轻了。”他还认为:《弥陀经》直言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庄严,让人发愿往生,最后成佛是最上乘法。《法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开权显实,后十四品开迹显本,和《弥陀经》一样,都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毕竟成佛,所以《法华经》同样也是最上乘法。

倓虚大师的见解可谓深蕴法要,直透本源。又如《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由此可见,《法华经》与《弥陀经》虽然广略不同,在义理方面,实质是异曲同工,曲尽其妙。《法华经》归根之处就是导归西方极乐世界最终成佛。如天台智者大师临终以五品位证入西方凡圣同居土。净业同修看到这段文字后,信心必定会更加充足。

二、讲经说法,行宗净土

倓虚大师敷演大乘,讲经说法,在弘扬净土法门方面不遗余力。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总共宣讲净土经典,如《佛说阿弥陀经》二十四遍,《普贤菩萨行愿品》五遍。著作有《净土传声》,讲经记录本有《普贤行愿随闻记》。此外,宣讲有关的大乘经典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七遍,《大佛顶首楞严经》十三遍,《大乘妙法莲华经》三遍,《大乘起信论》三遍。还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六十四遍等等。

三、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有人请教倓虚大师,说既然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何必又要念西方弥陀,求生西方净土呢?倓虚大师作了这样睿智的回答:

“这是因为人们把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当作两样看待,把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分做两个处所。如果是两个各不相即的话,那么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在何处分边界呢?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又以何样自分呢?”

他说:“所谓唯心,并非指人的妄心,而是指法法唯心。自性呢,也并不是指人的四大假合的习性,而是说众生本有的自性。心、佛、众生本来就无分无别,自性即是佛性,佛性就是自性。在自性上就是弥陀,在唯心上就是净土。性分中是划不出哪个是佛的边界,哪个是众生的边界的。而在净土上,同样也是找不出哪个是唯心的,哪个是非心的啊。”

他认为:修行法门,八万四千之多,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而修净行,是以三业清净,专修净土法门,念佛、忆佛、拜佛等,末世众生以修此法门最为方便,最直截了当,可谓是普被三根。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得相应,临终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不退堕。

事实如此,倓虚大师在临终时,结跏趺坐,手结弥陀印,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圆寂。

四、尊崇印祖,神交南北

倓虚大师在青岛湛山寺,常常思虑,如何方便大家“坐地参方”。何谓“坐地参方”?就是把各地大德请来,让大家不费劳力奔波,坐地参学。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倓虚大师久慕印祖宏名,预备把印祖请到湛山寺来,开一念佛堂,让印祖在那里主持净土道场。可惜,后因事变,印祖未能成行。倓虚大师说,这是他最为遗憾的地方了。他曾说过:一个修行人,如果能发心在“行”上多加注意,无论世出世间的事,都是没有不成功的。举例说,就如当代大德印光法师、谛闲法师、弘一律师、虚云老和尚等等,莫不是言到其行,以躬行实践而成功的啊!

民国十一年,倓虚大师在哈尔滨讲《弥陀经》,时任中东铁路稽察局长的陈飞青居士,笃信净土,发心创建大庙,商请倓虚大师参与创建并任住持,以此因缘,该寺建成后定名为极乐寺,恭请倓虚大师首任住持六年。

印祖在《吉林哈尔滨创建极乐寺疏》文中提到此事,并褒扬了倓虚大师。印祖在文中写道:“倓虚法师,博学多闻,深通经教,志切弘法而利人,因请为住持。”

正是:“法华弥陀本一经,再来人惜再来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阴鬼变佛光—念佛不怕阴鬼

一句「鬼话」,人心惶惶,花草变色 有一天,一个念佛会...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问: 有的居士原供养保家仙,持五戒后送出不供了,但...

让皇帝感动的永明大师

【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著...

【推荐】做好这四大步骤,为往生做准备

一、提起佛号 蕅益大师强调:提起佛号,净土宗念佛不一...

北魏高僧昙鸾大师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号称菩萨皇帝的这么一位君主,就是...

苦尽甘来成正果

母亲陈玉英(10262014),法名觉玉,临洮县八里铺镇下...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

让你变更美的七种食物

很多研究都发现,某些营养素会让你变得更迷人,有一些...

道场在哪里?就在一念清净自性中

以下总结这一段,如果你听懂了,对于禅净双修的修学方...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

1、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

发菩提心后,如何面对顺逆的因缘

我们再看对治退还。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

【佛教词典】当体即空

(术语)一切之有为法不必分析坏灭事体而使为空,其事...

【佛教词典】俾沙阇罗所

(佛名)Bhai?ajyarāja,佛名。维摩诘经下曰:有佛名...

不能得不义之财

过去我小的时候,我奶奶给我讲一个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四大类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Junk Food),是指仅仅提供一些热量,别无其...

文珠法师《佛教与人生》

何谓佛教?何谓人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与人...

未来比过去更美好

江苏江都人,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

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时

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时,我请问大家:你们在这短暂的...

《药师法门》修法仪轨

《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

昌臻法师《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

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

大安法师:一念净信即可得利

一九九九年春节,我们有十六人曾在九华山祗园寺上客堂...

佛教之三种简易修持法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

学会面对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相同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