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惟觉法师  2014/0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修学佛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知见,更进一步要身体力行。如果把佛法当做学术来研究,不用在日常生活上,必然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有些人听到佛法讲“因果”,认为是消极、迷信。事实上,“因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定律、法则,违背了这个法则,处处都会不如意;有了正确的因果观念,能将正见落实于生活中,世间的乱象自然能够减少。社会上窃盗、勒索的案件为什么层出不穷?正是为非作歹的人缺乏因果观念所致。行窃者不了解别人的成功与财富是经过一番努力所得,不知道自已也要从“因”上去努力,妄想一夕致富,甚至不择手段去巧取豪夺,最终必然落得锒铛入狱、终身桎梏的果报。

在学校里,有些学生平时上课不专心听讲,成绩不好。不少家长为孩子到寺庙烧香、拜拜,祈求佛、菩萨或神明加被,希望孩子的学业突飞猛进。家长认为佛、菩萨慈悲,可以满他们的愿,这种想法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佛、菩萨确实慈悲,但是佛、菩萨也告诉我们人生的真理,即凡事要从“因”上努力。勤学用功,学业才会进步;若是平常上课不用心,回家后又沉迷于电视、电玩,不温习功课,中下懈怠、放逸的“因”,怎会有好成绩的“果”报呢?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的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因果通三世

有些不信因果的人会质疑:“假如真的有因果,为什么有些人从来没做过善事,却能平步青云?有些人做了许多善事,却没有善报?”殊不知因果的规律贯通于三世。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过去世,也并非仅指过去的上一世,现在世之前的都属于过去世。未来,也并非仅指下辈子。今日相对于昨日,今日就是未来;明年相对于今年,明年就是未来。生命是由无数个过去、现在、未来所组成。

在佛陀的时代,弗加沙王听闻十二因缘的道理,反复思惟而有所领悟,后来将国事交付给太子,自行出家。佛陀知道弗加沙由于过去世的恶业缘故,第二天将被牛触死,因此特地为他开示法义,弗加沙在思惟妙法的当下,摄心入定,证阿那含果。次日,弗加沙果然被一头母牛触死。牛主因为心生恐惧,就把牛给卖了。奇怪的是,买主牵牛去喝水时,又被这头牛从背后触死。买主的儿子很生气,把牛杀了,将牛肉拿到市场卖。有位买了牛头的人,在回家的途中,把牛头挂于树枝上,坐在树下休息,不一会儿,树枝断了,牛头掉下来,牛角正好刺中这个人,此人立刻命终。

有人请问佛陀,为什么这一头牛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让三个人丧命?佛陀回答:“恶缘业报必定有其原因,不能只用现世所见来解释。此因久远前,有三个商人,旅途中寄宿在一位老妇家里,他们见老妇孤苦无依,就联手抵赖房租和伙食费用。老妇为此愤恨不平,心想:你们三个无赖,欺负我年老力衰,现在虽奈何不了你们,但我发誓来生若和你们相遇,一定要报复,要杀掉你们才甘心!那时的老妇就是今世的牛;那三个商人就是被牛触死的三个人。”

祸福如影随形,因果的轨迹有短、有长,有现世受报、有未来受报,凡夫的肉眼看不清楚真相。例如:一名年轻时吃苦耐劳、拚命赚钱的人,中年迁居他处,由于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变得只知挥霍享受、吃喝玩乐,不再勤奋做事,没多久就山穷水尽、负债累累;到了老年,又迁居到另一处所,辛苦地赚钱还债,日子过得艰困坎坷。将这个人的一生分为青年、中年、老年三阶段来看,就好比一个人的三世,外人所能见到的都只是不同的片段,没办法得知他一生的全部历程,因为他每一阶段都住在不同的地方。所以,从眼前所见,怎能知道他的过去和将来呢?

种善因好比在银行里存钱,我们这一世所享用的一切,是以前的存款;如果不再继续培福、修福,毫无节制地耗费,总有一天福报会用完。有些富贵人家不了解三世因果,以为这一生的成功、富贵都是自己挣来的,是自己应得的成果。于是恣意挥霍,不知道惜福、修福,就如前例所说的中年阶段,浪费、奢侈,极尽吃喝嫖赌之能事及追求物质的享乐,乃至造作恶业。有朝一日,过去的福报挥霍完了,事业就开始走下坡,或是身体出毛病、家庭闹纠纷等,这类事情在社会上屡见不鲜。

人的一生,成功、失败,富贵、贫贱,绝非偶然,“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一切事物的成立,必定遵循着因果法则。

如是因 如是果

有人说:“因果的道理,既没有根据,也看不到;即使今生做善事,死了以后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来生的事,又有谁能看到呢?”这种缺乏因果的人生观,易导致思想行为上的偏颇。当生活贫困或事业不顺利时,就会怨天尤人,觉得社会现实、不公平,只讲究权力、手段,哪有什么因果可言?有了这种思想,人生观就会变得消极、冷漠,对于未来更会感到绝望。

佛法告诉我们要建立正知正见,要相信“如是因,如是果”,有了正确的观念,人生就充满光明和希望。当事业或生活不如意时,一般人总认为“运气不好”而哀声叹气;有正确知见的人,不会埋怨、烦恼,因为他深信因果,知道这是自己过去没有种善因所招致的果报,所以不管运气好坏、路途再怎么不顺遂,都能积极努力地从现在开始种善因。

一个人想要改变事业上的不如意,必须努力增进自己的工作技能,提升道德、智慧,脚踏实地的做事;想要家庭和睦,也要不断种下和言爱语,关爱家人的种子,除此之外,应广修善法,净化心灵。只要我们坚持修习善法,善因缘会慢慢成就,一切境遇会变得越来越顺利,人生的前途也将愈来愈光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

三世因果的理解

今天继续探索因果,因为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

多行善事必有善报

《三字经》中只举了两个教子模范的例子,一个是为子三...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问: 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

让善良的心与生命同在

人生一世,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会是与众不同,做...

舍利弗和目连尊者遭诽谤的因缘

佛陀住世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连尊...

杨岐灯盏,宝寿生姜

我常讲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首先要有信仰。一个人要有...

善能获五福,恶能感六极

我们常常讲五福临门: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福业相当,方为夫妇

很多女人总想,工作好事业好,不如嫁得好,所以总想投...

此生就是来了生死的

今天一天又过了,你们的功夫怎么样呢?有没有进步呢?...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佛教词典】泥人

(杂名)泥犁之人,谓堕狱之人也。释门正统四曰:问博...

【佛教词典】鱼兔

(譬喻)譬经文之义理。止观三曰:得鱼兔忘筌罤。...

短暂的十念佛号怎能灭除这么多的罪业呢

《阿含经》曾说有一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因感情受挫折而...

净化我们的语言,减少口舌是非

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

出世间的七种法财

在千百年来东方的传统春节文化里,亲朋好友之间新年第...

圣严法师《死亡并不可怕》

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一般人很容...

黄豆替佛珠,念佛供养两不误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黄豆,每念佛一声,过豆一粒,一...

接受忏悔,远离痴暗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金明法师:庄严人生

庄严是佛教用来形容美好的词句,庄严人生,也可以说就...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乞富不乞贫的须菩提尊者

佛陀弟子中乞富不乞贫的怪人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又...

不犯威仪,小小戒都要护持

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

无形的三千亿财产

世间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忆念佛陀...

横财不坚固

【原文】 杨槐亭前辈言,其乡有宦成归里者,闭门颐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