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深信因果是学佛的根本

慈航法师  2014/05/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深信因果是学佛的根本

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里面有这样多的人,难免有良莠不齐。好人固然能够自治,不好的人也不能够任从他去作恶,扰乱治安;所以设立政治、法律、宪警等等,就是来防范歹人的一种方法。尤其是教育、文化、宗教等等,更是维持世道人心,潜移默化的势力重而且大。佛教即是教育文化宗教之一,则对于维持世道人心,必有说焉。佛教的教理说法虽多,而劝人深信因果尤为首要。盖上升与不堕,全以因果为枢纽。平常说:“作善者生天堂,作恶者堕地狱。”此犹简言耳。

其实佛说十法界,何一不是由因而致果?作佛因得佛果,菩萨因菩萨果,缘觉因缘觉果,声闻因声闻果,天因天果,人因人果,修罗因修罗果,旁生因旁生果,鬼因鬼果,地狱因地狱果。由造十类因,而得十类果。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决不会种的是苦瓜因,而得的是甜瓜果,世间恐无此理。

然世人所见者唯二——人与畜生:上自诸佛菩萨,下及饿鬼地狱,其余八种,皆云无有。甚至人能转畜,畜能为人,亦未能信。其所持的理由,则曰人的常识不见。殊不知人的常识,只能见人的常识,不能见佛的常识,犹之乎蚂蚁之常识,不能见人之常识,亦犹之幼稚园不能见大学生之科哲常识同,其理甚明。盖除亲见之外,犹可比知。例如我手中现持一西瓜,问尔:“有种子乎?”必答曰:“有。”有人种否?亦曰:“有。”有处所否?亦曰:“有。”有时间否?亦曰:“有。”然再问:“尔见此种子否?”必答曰:“末见。”汝见何人种否?必曰:“未见。”何时种,何处种?必均曰:“不知。”既都不知,为何答曰均有?则曰:“以果推知有因也。”既有手中现见之果,必断定有因,有人,有时,有处,否则,此西瓜之果从何而有?何必一一皆见之方云有,推之亦可云有。例如余之父母,君之祖先,虽然未见,然不敢武断曰无。

既以果可以知因,则知因定必生果。例如余现时手中持一瓜种,种于地下,今问尔:“将来可能生瓜否?”必答曰:“能。”何以能?因一切瓜皆从种子生,则此种子亦必生瓜“前则以果知因,今则以因知果。盖因果之事,由现见者;因果之理,由推知者。譬如先见火有烟,后时见烟必知有火。一切因果之法,悉皆如是。

例如二人,一人说英语,则知前所学者是英语。今吾人若习英语,则将来必会说英语;一人说日语,则知前所学者是日语。今吾人若习日语,则将来必会说日语,决无今之说英语者“前所学时是日语;今之学日语者,将来必会说英语。佛教因果之说,与科学定律,丝毫无差。盖作善者降祥,作不善者降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若以一世因果论之,或有一通之处!盖贤者莫过于颜回,亦遭穷困而天寿;恶者莫过于盗跖,反得富贵而高龄。不但古人为然,今人亦有之。每见昔时全家行善,今则家败人亡;曩日满门造恶,今则子孙满堂,此又何说?可知佛教所说之因果理通一二世,盖遇缘有早迟,故报亦有先后。

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现报,即现生受报,如作恶者,现受法律处罚;作善者,现受众人爱敬。生报,即来世受报,如今生作恶,来世堕落;今生为善,来世超升。后报,即多生多劫之后才受报。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如负债然;有今岁还者,有来年还者,有多时后还者。若要不还,除非不欠。盖现报如种稻,今岁即收;生报如种麦,来年才割;后报如果树,数年后才得果。是故颜回贫天,焉知非昔日自种之因;今世称贤,非但来生感得善报,即流芳百世,亦可见其因果之不谬。善者如斯,恶者又何尝不然。即盗跖遗臭万年,亦可证明因果之一斑。

故吾入学佛,对于因果之理,必须深信无疑!非但行为有标准,盖举心动念,善恶亦自能反省。佛教因果之理,不出十恶与十善,以及四圣之无漏行,分大小之别。

十恶者,杀生、偷盗、邪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愚痴。反之,不杀生、不偷盗……,乃至不瞋恚、不愚痴,则名十善。今列一表,可知大概。

声闻——自觉之钝根者——小乘

缘觉——自觉之利根者——中乘

菩萨——觉他之修因者——大乘

佛陀——三觉之圆满者——一乘

观此表,则知十果之有无,全以十因为判断,毫无疑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老中医所遇的因果业报

池草师兄出生于中医世家,几代人在行医过程中,记录下...

大安法师:家人反对学佛怎么办

问: 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大安法...

现世因果报应故事十则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 不吃小亏终吃大亏 夏家嫂子买东西从...

在家学佛方便谈

一、 四句口诀 很高兴与大家见面谈心,沟通思想。今天...

圣严法师《回到自己身上》

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

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佛法让烦躁心变平静

从来我就是个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意气用事起...

【推荐】《了凡四训》漫画版

《了凡四训》漫画版...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佛陀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应当学会一门技艺,作...

内贼不把门打开,外贼是进不来的

在美国有两个法师,一个叫恒朝法师,一个叫恒实法师。...

楞严咒的功德

佛说《楞严经》,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

【佛教词典】闻法

(杂语)闻教法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合掌赞佛,闻法...

【佛教词典】欲贪随眠

【欲贪随眠】 p0985 俱舍论十九卷二页云:欲贪随眠、依...

蚕和蜘蛛的故事

这是一只蚕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对蚕说:「你和我虽然...

静坐的方法

至于问到静坐的方法有多少种的问题,据我所知,只有一...

慧眼观六道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

星云大师:身与心

我们自己拥有两样宝贝,我们平常很少知道它的重要,这...

五刑不如一耻

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曾赞赏行己有耻的士大夫精神...

发起往生的愿力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岁以后,你最好都摄六根,不敢说做...

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问: 师父,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慧广法师答:...

夫妻之间如何幸福相处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

对净土法门要具足这十种信心

《莫道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九,修持...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