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戒是怎么定义

净界法师  2014/06/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持戒是怎么定义

《广论》云:从损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即是尸罗。

这个持戒是怎么定义呢,从损害他,就是你要避免两个行为,我们对两个行为,要产生厌离,弃舍之心,第一个,恼损众生。在持戒,整个菩萨戒里面,有很多很多都是你不能损恼众生,我们慈悲心建立的第一个基础,虽然我们还不能够对众生释放善意,在给他帮助之前,起码你的身口意,尽量不要去损恼对方,这是菩萨道的一个基本的精神。

第二个,不要伤害你的根本,就是伤害菩提心。我们对于损害众生跟伤害根本这两个,产生厌离弃舍,那种能调伏的心,就是持戒。这个六度是后后超胜前前,越后面的功德,越后面的菩提心是越加的圆满,后后超胜前前。

我们看这个持戒的加行,就是我要怎么去做好心理建设,我才能够很如法的去持戒,这以下有四段,我们先看第一段。

《摄波罗蜜多论》云:毁戒无能办自力,岂有势力而利他,故劝善修利他者,于此缓慢非应理。

菩萨道当然包括,自利跟利他,但是有些偏重利他的人,他就会产生一种错误的思想,他说:我在帮助众生,我在弘扬佛法,所以我的戒律,可以稍微缓一缓,但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

在这个祖师说,他说你一旦毁坏了根本重戒,你连成办自利的功德都不行,因为你根本重戒是保住人身,菩萨毁犯了四根本,你来生到三恶道去了。那三恶道你怎么行菩萨道呢,你看过有一只狗,可以行菩萨道的吗,不可能。

所以你行菩萨道,你一定是保住人身,所以你一定要持四根本。就是说你一定要不堕恶道,这个是自利的基本思想。所以你一旦堕入恶道的时候,你的威德势力就去掉了,你就不可能成办利他了,你的菩萨道就中断了。

所以佛菩萨劝勉我们,在广修利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杀、盗、淫、妄四根本重戒,这个是你能够保证你生生世世行菩萨道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这第一个,成办利他的基础。

再看第二个:当见猛利大怖畏,可断虽小亦应断。

持戒第二个呢,很重要的一种心理建设就是,你要预先的去思惟到当来的果报,怖畏当来的果报。就是第一个,思惟业果,你的罪业一定会招感痛苦的果报;第二个,业果不失,这个罪业它绝对不会自己消失掉;第三个,增长广大,我们虽然是小小的过失,可能我们讲一句话去触恼对方,但是你不改,你这个罪业的力量,是不断的在增长,不断的增长,因为罪业相续的力量最可怕,你偶一为之的一时的失念,这个罪业问题不大。

所以我们在持戒的时候,你要先自我反省,你要把你自己已经养成习惯性的罪业抓出来,杀盗淫妄,尤其是口业,你经常习惯性会站在对立面,跟人家讲一些令别人不舒服的话,这种业虽然不重但是可怕的是它数数现行,深深好乐,就像这个水滴它整天滴,滴久的时候它变成大海,你都不知道。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从怖畏当来的果报当中,去抓出自己的这种小毛病,然后思惟它的过患,慢慢慢慢把它调掉。这是第二个,持戒的第二个心理建设。

看第三个:未曾出言未力集,能摄所须诸资具,无怖世人悉敬礼,无功未集得自在。

一个持戒庄严的人,他不一定要讲出很多的话,他也不见得有很大的福德资粮,他就能够具足种种生活的资具。他一个持戒的人对来世,他是无所怖畏的,而且得到世人的这种恭敬供养。所以说他即便没有其他的福德资粮,他也能够在生命中得自在。

这个持戒,也可以成就人天的果报。它是这样,布施跟持戒是不完全一样的,你今天有布施没有持戒,你的福报就不尊贵,你可能会到三恶道变成一只狗,这个狗得到主人的爱戴,主人的照顾,你在狗的果报里面呢,这种卑贱果报去享受快乐,这就布施不持戒,这个果报卑劣。

持戒不布施也有问题,在经论上说,说这个忉利天,有的天人,是靠持戒生天的,但是他没有布施,他布施得很少,那这有什么过失呢,他虽然是尊贵,但是食常不足。他的吃,吃不太够,经常跑到人世间那个喜马拉雅山上去,去吃那个生果,吃水果,吃完以后再回到天上去,这就是持戒不布施有这个问题。

所以你今天持戒是成就尊贵身,布施是一种资财的丰盛,这两个还不能完全取代,一个是影响到你来生尊贵不尊贵,一个是影响到你来生资财丰不丰富。

好,我们看第四个:足履吉祥诸尘土,顶戴接受诸天人,稽首礼拜得持供,故具尸罗为胜种。

一个持戒的人呢,他的威德力达到什么程度呢,佛陀说,他走过的尘土叫做吉祥土,而且他受到天人的顶戴恭敬。你看有些这个女众,她先生往生以后她就守住贞节,守住这个不淫欲戒,这个房子有这个闹鬼,她一去那个鬼马上就离开了。

这个鬼神护法神跟人天,对这个持戒的菩萨特别的尊重,他是用这个顶戴受持,来恭敬这个持戒的这个菩萨。他不但是顶戴还礼拜,还做种种的供养,持戒之人受到人天的礼拜供养。所以成就戒波罗蜜,是一切的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这个胜种。所以这个智者善自思惟,持戒的功德跟犯戒的过失,那么持戒者自利利他,毁戒者自他俱损,则持戒之心任运而生。

所以我们还是讲到以愿导行,所有的波罗蜜,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你要产生强大的意乐,才能够付诸行动的,一定有誓愿力,观照力,才能够有行动力的,这个是菩萨道的一个基本的次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

五戒受持不住能舍戒吗

问: 弟子无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鸡蛋。如果受持不住...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杀生戒解说

杀生戒: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

在家居士的三种戒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

人天行果——五戒

总说五戒 学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明学长老:恪守印祖规约,道风远播中外

灵岩山能够像今天这样道风很好,主要是根据印光法师定...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

参禅与念佛是一件事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

【佛教词典】自身世间差别

【自身世间差别】 p0601   瑜伽九卷十一页云:自身世...

【佛教词典】清堕

(术语)小乘之阿罗汉误解清净涅槃遂堕于偏空,谓之清...

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修行人

有时候前途的有无,牵涉到个人才华的高低。因此才华一...

【推荐】地狱的境界从哪里来的

有这么一个例子,也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

临终时,没有一个妄想可以对治的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

佛开示外道与邪师的辨别法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不为美食所欺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

家庭助念,让姥姥那朵莲华盛开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爱的姥爷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内,...

罪障深重的人还能不能蒙佛救拔

那我们到了临命终时迷惑,往往有什么呢?一个觉得自己...

生命尺

有一个女孩自杀,被一个老人撞见了,未遂。女孩哭诉了...

心跟佛号接触时,会产生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当我们开始在佛堂中,忆...

幸与不幸是取决于自己的看法

幸福与不幸、痛苦和快乐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不幸与痛苦...

家里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

家里的很多地方,可能看似干干净净,其实却是藏污纳垢...

一天到晚起嗔心,你拜忏的功德一点都没有

有时候,人的嗔恨心来了,什么都不顾了,他的财富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