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衍慈法师  2014/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调和,生命才会踏实。物质能让我们走上舒适的生活,但也有可能变为灾难,成为痛苦的根源。人为了衣食住行,一天到晚拼命工作,整日奔波劳碌,很多时做了物质的奴隶还不自觉。人类发展到廿一世纪,社会文明,科学发达,物质丰盛,生活上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自己过得更舒适,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望,有的人从正途上,不断追求钱财,有的从偏门去取,甚至不择手段,博取金钱,来满足这个臭皮囊的享受,吃喝玩乐等五欲,使其应有尽有。

世间人认为最快乐的事,不出五种:一.钱要多;二.妻妾美眷要多;三.名誉要好,有人恭维;四.吃要好、住要好;五.还要睡得舒服。这样终日向外追求,究竟值得吗?物质需求只是一种欲念,是永远不能被满足的。试举个例子吧:手提电话可谓人人都有,款式日新月异,不但有电话功能,还可以拍照,录影...等等,如果你要追上这个潮流,就会很辛苦,整日在换新电话,好像与物质竞赛,经常换电话,变成浪费,也令人太累了。这种不自觉的物质追求,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

人生的价值是甚么呢?物质的需求欲望,能填补我们心灵,真的令我们快乐吗?任何东西,当你拥有时,只能带来暂短的快乐。‘佛遗教经’告诉我们:‘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所以人心要知足;再说一切物质都有成住坏空,生住异灭,随着时间而消逝,不会给我们永远拥有。

佛经亦常说:物质和金钱属五家所有,指的是水灾、火灾、盗贼、不肖子及腐败的统治者。一旦天灾来临,尽管有多少家财,几分钟可以变成一无所有,南亚地震就是一个例子;倘若家财万贯,一旦被盗贼抢劫,亦会变成一无所有;家有败家子,整日胡乱挥霍,不懂珍惜,不用多久,也成为一无所有;又君王无道,国家腐-败,压迫人民,征收暴税,生活不安稳,亦会一无所有。由此可知金钱物质不是永远属于我的,只可暂时使用,由我们代管而已。世间万物有生必有灭,物质总会用尽,或因命终而丧失,由此看来,五欲之乐,也总有失去的一天。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可是精神见不到,摸不着,很难明白,往往被人忽略了。虚云老和尚在煮芋头时,打坐入了定,出定时芋头已发霉,鼻涕也变成冰条,数十日没有进食,生命仍旧保持,可见精神充实,可填补对物质的欲望,因为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不会这么容易被满足的,假使今天有一佰元,明天想要一千元,后天更要一万元,心只会不断向外追求,烦恼也不断产生,佛教常讲知足常乐,真正的快乐是从知足中来。若要对金钱、物质、名誉等看得淡泊,唯有从佛法中寻找真理,多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法行持,凡事用正确的观念去思维量度,终会得到佛法的碑益。

身口意三业得到改造,让攀缘的心安定下来,少欲知足,品德提升,放下自我,融合大众,精神自然充实,心灵真正得到解脱,这才是圆满快乐的精神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蹲下去是为了跳得更高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 当身处逆缘时,我们...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我们都在写历史

佛光山开山以来,许多年轻人跟随我奉献青春岁月,日夜...

富有哲理的五个不能

世间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举手之劳,给人一点...

处世不求无难,谋事不求易成

处世不求无难。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没有厄...

不可妄自尊大而轻视古德,又不可甘心暴弃而不为豪杰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见。无论唐...

曾国藩的人生「三贵」

曾国藩是晚清末年的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像死人一样做功夫

歇下狂心,歇即菩提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好德的重要性

一、好德的重要性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

随缘不是随便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过别人,这一念魔障就来了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班大班、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

【佛教词典】五种姓

五种姓是梵语的译文,原又为五类的种属或族姓。因为属...

【佛教词典】通达位

【通达位】 p1025 成唯识论九卷八页云:次通达位,其相...

供养出家人的功德

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无我,佛在小乘藏教里说三十七道品,其中有四个道品,...

越到晚年,观照智慧就越重要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多修止,因为你观慧薄弱。一开始先念...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

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

如何理解《金刚经》的「无」与《无量寿经》的「有」

问: 我修净土宗念佛,但一日初闻《金刚经》后,虽然...

把心从外尘境界上收回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养成随时摄心的习惯,我们常...

如何修地藏占察忏法

我们《占察经》讲完了,附带着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用占...

恶马八态

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热闹非...

读《金刚经》一年,却看不破情字怎么办

问: 大师您好,我读《金刚经》近一年了,外貌变的愈...

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

古时有位修行人祇夜多,以大威德著称。两位比丘慕名前...

一念间,火宅或净土

人实在离不开因缘,有人结的缘是劣缘、恶缘,有人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