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家居士修学佛法的必备资粮

惠空法师  2015/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家居士修学佛法的必备资粮

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而首先要具备的,就是皈依三宝。

第一、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不但是我们学佛的始点,也是终点,更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上的一条主轴线;也就是说,在学佛的历程中,如果偏离了皈依三宝,所有学佛的内涵都不成立、所有学佛所做的善法、业力都与修学佛道远离!为什么呢?从远处讲,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成就自性的三宝,而且,在整个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如果不以佛为师,而是以外道、以鬼神为师;不以佛的教法为依循,而是以自己的知见、以外教的经典、或是世俗的价值观念做为依循,那不是悖离了正法吗?同样的,修学佛法的人不皈依僧、不以僧团做为领导,而是他自己领导自己、或是由外道领导,最终,他一定会走偏的。

所以,皈依三宝,看起来好像很简单、或是有人觉得它太遥远,其实,它一点也不简单、一点也不遥远,它是这样的基本、这样的实际、这样的浅易明白而却是这么样的重要、根本。所以我们做为佛弟子,要常常反省到──我对佛陀的教法、对世尊,我的本师,是不是有十足的信心?我对佛陀的教法、经典,是不是能理解?有所信仰?有去实践?我对僧团是不是有恭敬?有皈依?如果我们确实地有,那可以说,我们已经具足了做为一个佛弟子学佛的基石了。

第二、对三宝有信心

皈依三宝之后,其次是对三宝要有信心,这是修学佛法的第二个资粮。什么是信心?就是,确信三宝是真实的;确信三宝是清净与庄严的;确信三宝是尊贵的;确信三宝是我苦海的舟航;确信三宝是世间的明灯;确信唯有皈依三宝才是出离生死的一条路;确信唯有实实在在地覆践三宝、追随三宝才是我生命唯一的道路!我们反省一下,有没有这样的信念呢?是不是我认为,我不依靠三宝,我仍然可以走我生命这条路?是不是有怀疑三宝的价值?是不是怀疑三宝的存在?是不是怀疑三宝的清净、庄严与尊贵?这是我们要反省的!因为一旦我们对三宝的存在、对三宝的清净与功德起了一丝一毫的模糊,没有十足的信心,它就会腐蚀我们修学佛法的动力。所以,我们要确立对三宝的十足信心。

第三、确立对三宝的恭敬心

因为没有恭敬心,就不容易升起一种仰慕、珍重的心情,就不会觉得佛法的可贵、不会对它产生渴仰、不会觉得想要很谦卑、很虚心地去向三宝学习。所以,我们要对三宝起一个很真实、很崇敬的恭敬心。如果我们是以我慢心去修学佛法,那么可能我们所修学的佛法,反而变成我们的障碍、我们的毒药。所以我们要对三宝起一个绝对的恭敬心,在恭敬心中,建立起对佛法的实践。

第四、在家居士要修忏悔行

从一个在家人的角度来反省,可以说:因为我们的业障,所以没有善根能早早出家;因为业障,才有家庭牵累;因为有业障,所以不能发起出离的心;因为有业障,所以才现在家相。何况,我们要想到:今天我们在家,表示我们业障深重,这是我们往昔无量无边的恶业牵缠;今天,我们的业障障住我们出家,将来,我们的业障,也必埋藏无穷无尽修道的阻力及轮回的恶业。所以,我们必须深切地从佛法的体验中,体认到在家居士有很多的恶业潜伏在生命中,我们必须尽快地将它消除,而消除恶业最好的方法,就是「忏悔」──勤修忏悔、精进忏悔、诚恳地在佛法的理、事上忏悔;从我们的心念、观照力去忏悔;从日常生活的起心动念处去忏悔;从一切可以依凭的时、事、物当中,发起忏悔的心念,务必使我们现实生命的恶业,因透过忏悔而清净,进而发起善根,让我们顺利起修学佛法──这是在家居士在修学中,所要贮备的资粮,也是修学的重要方法。

自古以来,中国佛教对在家居士「忏悔」的这个意念,可以说非常着重,所以才有许多忏法的施设,如:三昧水忏、梁皇宝忏、焰口、大悲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等忏法,这虽都是老祖师们自修自行的法门,然而表现出的却是适应这个时代广大在家居士的因缘机感,而这么多好的忏法能消除我们的恶业,我们应该很诚恳、很真诚地依循这些仪轨来忏悔。

第五、在家居士必须学习行菩萨道

菩萨行虽深不可测,但可试学,简单讲就是:布施、持戒、忍辱。因为,布施可以得到广大的功德:布施三宝可以积集修学佛法的善因,布施可以让我们消除很多的噩业、布施可以成就我们修学佛法的资粮,所以我们要修布施行。而持戒,可以免于堕噩道;持戒,就是清净我们身心、庄严我们身心,使我们具有修行解脱的资粮,使我们具有修行种种善法、佛法的工具──我们清净的身心。

还有就是要忍辱。因为不忍辱,就是瞋恨──「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不能够忍,就会犯大过失;不能够忍,就会消大福报。相反的,修忍辱,能够庄严我们的身心,能够免除瞋火破坏我们的善法,避免瞋火做出种种的噩业,所以我们要修忍辱行。也就是说,布施、持戒、忍辱,就是安定我们生命最好的德目!

第六、读诵大乘经典

最后,在家居士要常常读诵大乘经典。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修行,而获得智慧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听闻佛陀的教法──读诵大乘经典、听讲大乘经典、研究大乘经典,使我们的智慧闻熏、发展,为我们将来修菩萨行,种下无量无边智慧的根苗,做为我们真正发起、修行大乘教法的种子。

以上就以皈依三宝、恭敬三宝,对三宝起无上的信心、忏悔业障、修菩萨的布施、持戒、忍辱行、读诵大乘经典,做为我们在家居士修学佛法必备的资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苦水育青莲

有人说,进入佛门的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善根深厚,一...

缘起性空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

八万四千法门怎么来的

在你的生活当中要这样锻炼,你的烦恼就会逐渐减轻,待...

【推荐】大安法师:我能够学佛的因缘也是由于生病

疾病由来是药方,深知生死是无常。 重刑受过悲牢狱,剧...

净土初学者能够拜佛是最好的

净土宗初学者,你如果能够拜佛是最好,我觉得拜佛对初...

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很多信众喜欢去寺庙进香拜佛,但对相关礼仪并不是很清...

星云大师《烧头香》

民间的信仰,都流行著「烧头香」的习惯。 每逢新春,...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本焕老和尚与印顺大和尚的法缘

本焕老和尚是如何培养训练印顺大和尚的 众所周知,印...

出离心要从哪里生起

菩提心先从出离心作基础,有三个:第一个,思惟生死过...

消费与惜福

消费这个词里的消有灭的意思,费有福的意思。人们每时...

为何觉得净土很难去

问: 南无阿弥陀佛!善知识说现在能够学佛,是过去恒河...

【佛教词典】不变真如

谓真如的体性,毕竟平等,无有变易。...

【佛教词典】双溪寺

位于韩国庆尚南道河东郡,智异山南麓。新罗兴德王(82...

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

在别人的影子下活着,永远只能做别人的影子。如果总是...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印光大师讲述的三桩观音菩萨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

『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

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

我们看看蕅益大师有什么比较深入的开示:这当中有二段...

如何修忍辱效果最好

问: 许多居士认为,修忍辱最难。请开示,如何修效果...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佛陀说有三种方式可以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第一种,就是...

往生不是把佛号念好,而是要心不颠倒

我们学佛,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学佛,有所谓黄金十年,成...

你能否刻画出自己父母的形象

子欲养而亲不在:有位画家为表孝思,既然父母没有留下...

【佛学漫画】佛陀本生故事——舍身饲虎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

念佛为何常出现不念自念的状态

问: 有个居士以前很精进念佛念了二十年,到了九十岁...

平常心要如何修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