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净界法师  2015/0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么叫杀呢?断有情命,以嗔恨之心,来断绝有情众生的命根——杀戒。

持戒功德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犯戒过失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先看第一段总标─持戒的功德。

那么在杀戒当中,它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跟前面一样─六道众生要做到其心不杀,本经在论断杀盗淫妄的时候,都是论心、不论境,你内心当中不能有这种嗔心,当然嗔心是从对立而来。西藏的法王曾说:一个人会起嗔心,就是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这怎么办呢?你一定要修自他平等,一个人要没有嗔心,就是你自己要思惟──我们跟众生没有太大差别!我们凡夫的对立心,是认为自己是跟别人与众不同的,这个很严重的问题─自我意识。

你看我们看相片的时候,一定先看自己在哪里。对啊,你认为你自己与众不同。其实我们有与众不同吗?没有。每一个众生都是想要离苦得乐,就算别人讲出一些我们不喜欢听的话,他有他的立场,如果我们今天跟他立场交换了,我们可能也是讲这样的话。每一个人因为站在不同的位置,做他该做的事情,如此而已。所以从一个明了的心来说,每一个人都想离苦得乐,这个是没有差别的。

所以我们从一个自他平等当中─化解对立,这个叫其心不杀。

以下说明杀生的过失──说:我们修学三昧的目的,本来想要出离三界,甚至想要成佛道的,但是我们放纵我们的杀心,不但不能出离三界,还可能会有以下的过失。即便你有多闻的智慧、少分的禅定,假设你放纵你心中的嗔心,最后的结果是落入神道。神道我们后面再解释,先看经文:

【上品之人,为大力鬼王】,神就是有福德的叫神,没有福德叫鬼,其实就是鬼类,只是他有福德。那么这个人有福德力,又有少分的智慧,他因为嗔心重,就变成大力鬼王,变某某大帝、某某国王等等;【中品的是飞行罗刹】,他能够飞行,比方说城隍、土地尊神、山神等等,他们在地上是可以飞行的,诸鬼帅某某大将军等等;下品的就是不能飞行的…在地上跑的,罗刹,罗刹当然是吃众生肉的,这些鬼神也都有他的相应的徒子徒孙,而且都是邪知邪见,认为自己成就无上道。

前面的贪爱心,是落入魔道;这个嗔心重的,是落入神道。比方说:我们过去很多的战场上的英雄,很容易堕入神道,神道的根本就是嗔。

在大乘佛法的思考模式里面─嗔心是不能给它任何理由的。

你说:诶…我为了要保护国家、我要消灭什么集团,我必须把他消灭,没有这种理由…神道!即便你是善业强,你也顶多是大力鬼王而已。我再讲一次─大乘佛法的因缘观,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你不能够说:诶…我是维持正义,没有这种事情。

菩萨维持正义是用慈悲心,广开方便,用善巧方便来化解问题,不是用对立的心态来处理问题。

这个大家要清楚:不管你是什么理由,你只要嗔心重,以嗔心为根本,来修学,最后是神道,不管你给自己的嗔心,加上任何理由都不可以,因为你的根本就是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法语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

为何佛弟子把吃素看得那么重要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

妒火杀死亲生子

白泰官,清朝雍正年间有名的江南八大剑侠之一。 有一...

平安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赏赐

森林当中有一只狮子,野兽之王嘛;它去吃了一只鹿、饱...

禁火莫烧山林

禁火莫烧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烧毁山林。那么从下...

几则打猎致命失误的事例

古今中外,千古不变的规律:打猎的时候,很容易发生错...

请您做胎儿的观音菩萨

请原谅我的冒昧,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是当我知道在您...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译

序 分 这一部经,是我从佛那里亲自听到的。当时,释迦...

不肯念佛者,皆是福薄之人

昔时有人问莲池大师:一个人不信净土,不愿修念佛法门...

【推荐】「心霾」比「雾霾」更可怕

我们都知道,世间一切经济的发展,实离不开能源,然在...

为什么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赚钱

每一个人有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

【佛教词典】迦毗罗神

迦毗罗,梵名 Kapila。为伽蓝守护神。又作劫比攞神、劫...

【佛教词典】龙华忏仪

凡四卷。全称“得遇龙华修证忏仪”。明代如惺撰。收于...

弘一大师为何不做艺术家,而做和尚呢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

那一班子人都是开悟的

现在天气热一点,没地方躲。你躲到房里边,也不行,躲...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

七种美德让你成为魅力女人

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想自己是个有魅力而又阳光的呢,但...

惟贤长老《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

关于如何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我觉得包括个人与集...

佛现前先不要太高兴,你继续念佛

这个祖师有讲过,魔王可以模仿阿弥陀佛,有可能。但是...

星云大师《你对我错》

我一生提倡人间佛教,非常重视人际的相处,因为人的一...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问: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

要想健康长寿,生活起居和性情都要注意

古人说过:若要小孩长得赞, 要带几分饥与寒。从前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