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净界法师  2015/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夫,但是我还有希望发起菩提心;你着魔你变成天魔种性,你不可能发菩提心的。

所以蕅益大师在这一段的经文当中,他说:“无闻之过,甚可怖畏!”无闻就是这个人只是一路从行门用功,但是他没有听闻佛法的真理,不了解五阴魔境的相貌,这个是很可怕的!为什么呢?蕅益大师讲出两个理由:

第一、魔相幽隐难见。

这个五阴的魔境是很难判断的,如果你事先不知道,修一修,一天到晚在那边哭;或者修一修,整天很欢喜。这不正常!只要看到一个人修行以后变得不正常,就要小心了!修行是很正常的事,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一个人修得有点不正常,就有问题了,因为魔相幽隐难见。

第二、魔害深重难堪。

魔的伤害,是很难承当的,因为他破坏你的宝觉全身,他不是破坏你身体的一个部分,是整个菩提种性全部被破坏。

一般来说,一个人会着魔,大都只重视行门,不重视解门的人;一路的修行,拜佛、持咒,内心产生一个真实的力量。但是他过去阿赖耶识有很多虚妄颠倒的力量,这时候真妄交攻的时候,出现很多很多的事情,他内心产生很多的感受,看到很多很多特殊的影像、恐怖的影像、欢喜的影像,心中打很多妄想…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旦随顺它,跟着它走,魔王趁虚而入,你生生世世就变成魔子、魔孙了,失掉菩提种性了。

所以你一定要经常保持觉照!一个修行人,你要能够不忘初心,你当初发心修行,是为了开显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无相的,所以它出现什么相状,都不是你要的,那是你回家路程当中,一个过渡的小花而已!

你要回到真如的本性,真如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它没有相状,所以你只要不断地忆念你当初的发心,你就可以过关了。修行人要经常不忘初心,你一过关以后,你的功夫又向上提升了。

我们一个人,就是在即将要突破的时候——黎明前的黑暗,它肯定会有些事情发生!

你看有些人闭关,每天拜一千拜,拜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间像发疯一样,那表示这个人用功。你要告诉他:“不要乱动!这些都是假相。真如本性没有这个假相,继续往前走,不要管它;继续往前走,就会过去。你要是在那里攀缘、执着,那就糟糕了!”

当你遇到五阴魔境,最重要就是不要停留!你该怎么走,你就怎么走,邪不胜正,它自然会消失掉!你也不要对治它,你就坚持正念,坚持你的功课,它自然消失掉。否则,你要跟它攀缘,那就没完没了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委曲求全算不算无我

我有一个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责,他为了顾全家...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

天地广阔,不要画地自限

天地广阔,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寻烦恼。...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无法乘虚侵扰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一日,对比丘众开...

【推荐】观男女二根极其污秽,才能破除淫欲之魔

现代人把这个婚外恋,还认为是一个很浪漫、很时尚、很...

安住在无所得的心

我们再往下看什么是生灭的相状,什么是不生灭的本体。...

念佛应该要不急不缓

念佛这桩事,总得不缓不急,否则易出毛病。当初释尊有...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以善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

供养地藏菩萨、诵地藏经就能获得二十八种利益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说...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度化母亲学佛的历程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充满着智慧与善巧方便,最终目的都是...

修学地藏经跟地藏法门的原因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 首先,就是许多大师都提倡大家要修...

【佛教词典】仰覆世界

指华严经所说种种世界中之仰世界及覆世界。正住者是仰...

【佛教词典】六种供具

(物名)密家常用六种之供物也。...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

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说着...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念观音圣号免命难

我们兴隆寺一个居士。他在黄河以北一个工地上,给人家...

【推荐】人的十二种特点

作为人的特点,安士居士在这里,概述了十二种特点: 首...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 这里...

佛陀最初的慈心因缘

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

无目之人

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应...

三藏十二部经,没有看到哪部是讲气功的

禅是什么东西呢?平常大家都晓得,有如来禅、祖师禅。...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却是涵盖一切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对弟子们说:我现...

偷懒实际是损了自己的福报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清朝的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公案...

大安法师: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问: 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