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戒之邪淫戒

智敏上师  2015/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戒之邪淫戒

除了夫归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

《圆觉经》中说:“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可知众生的存在,皆由淫欲而来,若要凡夫众生,皆断淫欲,那是不可能的事;众生修证至三果阿那含位,始得永断淫欲;修禅定而入初禅以上,始能伏住淫欲;欲界众生,虽至第六天,仍在淫欲中。所以淫欲的烦恼,在人类世界是很难戒绝的。佛陀设教,固然盼望一切众生皆能离欲,但此终属不可能的事,所以巧设方便,在家弟子,允许有其正当的夫妻生活。

事实上,人间的安立,端在男女夫妻的和合,正常的夫妻生活,不会带来社会的悲剧;男女问题之为社会造成悲剧,都是由於不正常的男女关系而来,如果人人安於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便不会发现奸杀、情杀、强-奸、诱奸、和奸以及破坏家庭等等的字眼了。为了造成人间的和乐,佛陀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了邪淫戒。

邪淫戒以具备四个条件,成重罪不可悔:

一、非夫妇——不是自己已经结婚的妻子或丈夫。

二、有淫心——乐於行淫,如饥得食,如渴得饮。否则便应如热铁入体,或腐尸系颈。

三、是道——须於口道、小便道(阴-道)、大便道行淫。

四、事遂——造成行淫的事实。男女二根相接相入如胡麻许,即成重罪不可悔。

若五戒信士,除了妻室以外,於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的三处(即口道、阴-道、大便道)行淫;或於人男、非人男、畜生男及黄门(阉人及阴阳二性不全人)的二处 (口道与大便道)中行淫;人二形(有时变男有时成女者)、非人二形、畜生二形的二处行淫,犯重罪不可悔;两身和合而未行淫,即行中止者,犯中可悔罪;发起淫心,而未和合者,犯下可悔罪。除女性的三处男性的二处,於其余部分行淫,罪皆可悔。

於熟睡中的女性三处男性二处行淫,亦犯重罪不可悔。

於死女性的三处死男性的二处行淫,若死尸未坏或多半未坏者,亦犯重罪不可悔;若死尸半坏、多半坏,一切坏,乃至於骨间行淫者,中罪可悔。

一切方便而未行淫者,皆犯下罪可悔。

在《优婆塞五戒相经》中说:“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直(同值)者,犯邪淫不可悔,与直无犯。”(大正二四·九四三上)这是说,受了五戒的在家信士,给钱嫖妓,不为犯戒。此乃由於印度是热带民族,对於男女关系,非常随便。男人嫖娼妓,是普遍寻常的事,所以不禁,但在大乘菩萨戒中,若非地上的菩萨,为了摄化因缘者,不得有此行为。即在今日中国人的习俗观念中,狎妓而淫的行为,断非正人君子的榜样。我们既然信佛学佛,并且受了五戒的人,自亦应该视为邪淫了。

今人为了避孕或防毒的理由,有用子宫帽及安全套的,虽然男女性器,未曾直接相触,但其仍受行淫之乐,若与夫妻之外的男女行淫,自亦视同邪淫。律中有明文,不论无遮隔(如用子宫帽及安全套)或一方有隔,或两方皆有隔,只要性器相入如毛头许(亦称胡麻许),即成重罪不可悔。不论是内中作,外边出精,或外边作,内中出精,一律犯重罪不可悔。

如果是在家的信女,梵语称为优婆夷,除了自己的已婚丈夫,不得与任何男性发生肉体关系。

女人以三处(口道、阴-道、大便道)受人男、非人男、畜生男、人二形、非人二形、畜生二形,及黄门行淫,而有淫乐的感受者,犯重罪不可悔;不论睡中或醒时,乃至强力所制,三处受淫,但有一念淫乐的感受者,皆成重罪不可悔;女人由於淫欲烦恼而於男性的死尸上行淫,若尸未坏或多半未坏者,重罪不可悔,半坏或多半坏者中罪可悔;女人由淫欲烦恼而利用器物入女根(阴-道)中(今人所谓手淫)而受淫乐者,犯下罪可悔。

有隔与无隔,准上可知。

犯戒均在於心,如无邪淫之心,即不会主动去犯邪淫戒,万一受到强力的逼迫,而被奸污,若於被奸之时,了无受乐之感,虽被奸污,不为破戒。这在佛陀时代,有些比丘比丘尼,已经证得阿罗汉果,或因睡熟之际,或因病苦之中,也被淫女及暴徒之所强-奸,但因罗汉已经离欲,断无受乐之理,所以并不犯戒。

因此,淫戒也有开缘:若为怨家所逼,而不受乐者,无犯。

邪淫的范围,不唯不得与夫妇以外的男女发生暧昧关系,即使自己的夫妇,亦有限制: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经期中,妊娠期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除了阴-道,不得行淫;除了夜间的卧室中,不得行淫。最好还能做到:子女成年之时,即行节欲,子女婚嫁之后,即行禁欲。

因此,邪淫的罪过,分为三品:与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亲行淫者,为上品罪;与夫妇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为中品罪;与自己的妻子於非时、非道行淫者,为下品罪,以此三品轻重,分别下堕三涂。

然在一切邪淫戒之中,以破净戒人的梵行者,罪过最重。所谓净戒人,是受了比丘、比丘尼戒、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戒,乃至受持八关斋戒於其斋日的佛弟子。破净戒亦称污梵行,但须是第一次破,若虽曾受戒,已先被他人破毁,再次与之行淫者,即不成破净戒罪,但为邪淫罪。若不受五戒而破他人净戒,虽未受佛戒,而没有犯戒罪,但其永不得求受一切佛戒,永被弃於佛法大海之边外,所以称破净戒者谓之边罪。

邪淫戒,本亦颇为繁琐,比如不得说粗恶淫欲语,以及种种防微杜渐的细节,在此不能详尽,但愿各自摄心自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为何出家人每半个月要布萨诵戒

昨夜说的黑月白月诵两重戒法,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

不净观是对治淫欲心的方法

纲常名教之防,莫过于礼。男女有别,非礼勿视,便是戒...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

贪淫之人有十种过患

淫有十过患。何等为十?一者贪淫之人,虽生天上为天帝...

因儒童的故事:结婚当天却出家

佛世时,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因儒童。他结婚那天,请...

佛制杀戒是最善的功勋

佛教和儒、道二教设教化导的初心,都是劝人向善的。但...

聂云台居士《保富法》

内容简介 《保富法》作者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

问: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净界...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辣丝儿,一分钱...

【佛教词典】安息

(地名)波斯地方之古王国名。案史记大宛列传,后汉书...

【佛教词典】箜篌

梵语 vīnā,巴利语同。为一种古代弦乐器。又作空侯、...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令起厌离

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

七心诀

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

有教养的人的十大特征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

《黄帝内经》里的三句话,把疾病的起源都讲透了

第一句是百病皆生于气。 怒则气上,容易脑溢血,眼睛充...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

【推荐】星云大师《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所要讲的是现代青年应...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难

我们妙音念佛小组是二〇一〇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开始共...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如果有人不理解素食,你可以这样回答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吃素? 答:听...

中医教你最佳人体的排毒方式

有生之年,每个人的体内都会产生和积聚各种毒素。如何...

内心充满对佛的信心,便能往生忉利天

心是所有法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脑,一切都是心所...

智宽法师口吮腹痈

【原文】 唐智宽,蒲州河东人。常诵维摩经及戒本,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