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广化老和尚  2015/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文是说,现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学,修行既然失去次第,根本无法入道。说到这里,我就感慨很深!现在大多数的出家人,尤其是知识份子,一出家之后,就广学经论,为了要讲经说法,一心一意想得到智慧。那里晓得修行人如果不通达戒法,严持净戒,怎么可能得到真正的定力和真正的智慧呢?

想起以前,我在台北东山书院办学的时候,刚开学,我正在排课程表,来了这么一个人,他是个大学生,就站在旁边,看到我排的课程表,很不满意的就讲了:“法师!我们来的目的,就是想学经学论开智慧,以便将来作法师,您怎么都教我们这些沙弥律仪、遗教经,做什么呢?”

“哦!” 我也讲了:“你要是没有先学戒律,基础不稳固,你不会讲经说法还好,对佛法还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如果你会讲经说法了,但你对戒律不清楚,戒行有疏漏,人家看你的言行不一,不会再听你讲的,甚至还加以批评,那佛法不是因你的影响而受到伤害了吗?”我这样一讲,他才服气的说:“我赞成法师讲沙弥戒。”他是我的学生,刚开始不懂这个道理,说明白了他就懂。

可是后来,有一位大法师,从外国留学回来的,到我的佛学院,看了课程表。当时就批评我:“你怎么开这些课程呀?应该多开些论典之类的,才会有智慧,以后也才能讲经说法呀!”我一句话也没有辩解,只说:“等将来您老人家自己办佛学院的时候,才照著您的理想去办吧!”

后来,他接办我的佛学院,照著他理想的课程表去办,结果弄垮了。所以说,这些人都是没有研究戒律、没有看过《十诵律》上面的这一段话,才敢那么狂妄!依照佛的制度,也是“因戒生定,由定发慧”的呀!如果没有先学戒,正定与正慧也无由生起。这就好像造三层楼阁,下面的基层不要,只要第三层,造得起来吗?所以这里说:“入道无由”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学佛出家的人,必须遵照佛陀的教诫,依三无漏学的次第修学上去,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广化老和尚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吗

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

持戒破除四种「障」

破烦恼障: 戒如金刚,持戒可以破坏烦恼,而不被烦恼...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

念佛必须持戒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

明海法师京华托钵记:一个人挎着瘦瘦的香袋,从住处走到大街上

(在北京街道托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是明海法师几年...

忏云法师对戒杀戒淫的开示

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

轮回与转世

第一节 人死并非如灯灭 在大乘佛法的显宗教理中,是将...

愿不切,行不深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

【佛教词典】五系

(术语)以死人死蛇等五尸系于天魔波旬而不使离也。又...

【佛教词典】螺发

(图像)佛之头发,旋屈为螺文者。不惟头发,佛之身毛...

食存五观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

你只有一个胃

每年的6月24日,股神巴菲特都要吃上一顿天价午餐。此...

素食主义是一种文化行为

我吃素基于以下三方面:首先我认为吃素,身体营养不存...

如何在布施中达到三轮体空

修布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轮体空的道理。三轮乃指:布...

自己的一座佛堂

在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 自称是我的读者, 他说: 听说林...

经常起负面的想法,其实是伤害你自己

相随心转 重点是在这里,这个可以改变,会影响我们未来...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我们都会变老

朋友介绍我看《桃姐》,是一部残酷和温暖交织的电影。...

星云大师《感应的原理》

有个信佛的老太太早晚课都按时做的,也回向给众生,自...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

婆罗门向佛索债的因缘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日,带领比丘们进城化...

这样的「陷阱」反而成为我们的「加持力」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自己身边总是小人很多,常常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