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宽运法师  2016/03/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地藏经》云:「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

世间上为甚么有人富贵,有人贫穷呢?

佛告诉我们,富贵由布施中来,贫穷由偷盗、悭贪、不肯布施得来。

凡属他人的物件,不可以不经物主同意便取用或占为己有,偷轻物则丧失人格,偷重物可能害人身命。命里应得的,不偷盗也可得到,通过偷盗提前取应得之物会比自然而得减少很多;如果命里不应得,就算偷到手,亦会被人发现,送官究治,除招惹官非外,更会折算己寿,种下贫穷苦因,所以千万别作此亏本事。

偷盗有内外两种,外为劫夺,内为盗窃。劫夺是以武力强行抢劫,如强抢、持械行劫;盗取则乘人不觉偷窃,或为人管理作弊取得,或用计诈骗,皆名为偷盗。两者中偷盗为最重,为甚么呢?一切人以财自活,暗里偷别人东西占为己有,此穿逾盗取是最不净,心怀畏死又无力胜人,却要干盗窃行为最为可耻。杀生人罪虽重,如果所杀者是贼,其罪也轻,又如果为供养父母或饶益病人、圣人而偷盗,得罪报亦少,如专心忏悔,以后不再作,这偷盗业也不满足。劫夺之人,或有人称为英雄,但劫夺亦是不善相,劫夺与偷盗之中虽然有差别,同为不善,譬如放毒药于美食及恶食中,外表看来食物虽然有美恶之分,而因为其中夹杂毒物,都是不能吃,因此便没有美恶之别了;亦如明暗蹈火,昼夜虽然不一,仍是会烧脚的。

瞒税亦属于偷盗之一,国税是用来建设国家,造福人民的,政府做得不好,办事的人自己负因果,不能因为不满意政府措施便逃税,如果我们漏税,全国人民都成为我们的债主,这债便非同小可了,况一旦被揭穿,罚款以外,可能还要受牢狱之灾。

购买翻版,是将他人利益据为己有的行为,虽然盗版是由不法商人制造,但不买就不盗,所以两者都要负责任,都要受法律制裁,侥幸不被发现,最后都逃不过无形因果之判决,所以千万不要以身试法。

偷三宝物果报更大,盗人钱财,债主只有一个,如果偷三宝物,所有法界众生都是你的债主,祸殃不朽,生生世世都还不完,佛也无法救度。

日常生活中,无意犯了偷盗而不自知的很多,例如:邮费不足,信封内夹了超过规定重量的信件、乘车欠零钱而付不足车资、无意中拿了公司的文具回家、斗秤欺诳、买物贪多取、借物不还等等,都名为偷盗,果报是百倍奉还。

除上述的偷盗法外,尚有手足未离地的助盗法,即是以盗心捡得聚落空中或地上的物件,都是盗罪,所以说路不拾遗是美德,拾遗应交警局处理,不可以把拾物占为己有。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六载,有一比丘在俱萨罗国林中修行,因眼视不明,请医者替他沾治,医者教他嗅莲花香可以得愈,比丘于是觅得莲花池,端坐池边闻莲花香。天神看到后,对他说:「你为甚么偷花香呢?」比丘说:「我并没有伤害花的根及茎,怎可以说是偷呢?」天神说:「你没有问过花的主人就闻香,这就是偷,是盗罪。」

这时候有人来到池边,手里拿着利器,截割莲花根叶,一并拿走。但天神却没有反应,比丘不服气的说:「那个人狼籍践蹈莲花,把花连根拔起,你为甚么不责备他呢?」天神答道:「那人经常作恶,尤如母亲着黑衣乳哺婴儿,虽然有唾?留在衣上,都不见污辱。但你是修行人,尤如白衣,容易见其点污,所以要遮止你了。恶人如衣黑,造恶不讥呵,如珂贝上留黑点,或小如蝇脚的污点留在白衣上,很远都被人清楚看见,修行务必要诸业洁净,不可与恶人相提并论。」比丘听了天神的点化,感谢而说偈言:「天今利益我,为欲济拔故,随所见我处,数数觉悟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微缕供佛,得成佛道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为求无上佛菩提,精勤修学布施...

学佛后如何发家致富和避免损财

有些人通过杀生、欺诈等途径得到钱财,这些钱财在获得...

出生食的由来

出生食,也就是施给众生食。于进食之时,从应量器中取...

取之不尽的二枚金币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常随弟子有千二百...

常拳公主

某日,佛陀带领阿难尊者及众比丘入王舍城托钵乞食,在...

「施主」有何含义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

比罗陀守德招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罗的长者,拥有无数的财富,...

见到了文殊菩萨,却当面错过

在《杂譬喻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供灯的四种清净功德

灯是佛教中的六种供养具之一。灯在佛教中代表智慧,因...

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为僧,除了个人的修证解脱、播种解脱种...

吃亏是一种智慧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临终越难离开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

【佛教词典】本法尼至僧中受大戒诸僧集坐法

子题:僧在上位前后丛坐、尼在下位还聚一处、僧尼二众...

【佛教词典】九聚

(名数)于八聚上更加偷兰遮一聚而为九聚。...

给别人的幸福让道

那天早上,一辆公交车正在行驶,车上都是去上班的人。...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

木鱼之眼昼夜常醒

谈到警醒,在大雄宝殿、大智殿、大悲殿都有巨大的木鱼...

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应劝彼念佛求生西方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

父母的无尽深恩大德

因为父母有此无尽之深恩大德,所以我们必须尽此生中,...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问: 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三车和尚-窥基大师

一天小厮忽报说玄奘法师登门化缘,尉迟宗将军忙迎进玄...

感情是缘分的组合

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

净土法门是否可以即净即密

问: 我是专修莲师心咒得大利益,不知净土法门是否即净...

【推荐】这样的考验荒诞且不道德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

替母亲打扫心房

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