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2016/04/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对世间一切名利和物质财富的追求,这样才能六根清净地去修行。我认为那些是学佛修行的障碍,和学佛是对立的,所以不应该去追求。

学习法义后,我明白了学佛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舍弃财富,不能追求财富。佛法说的放下,是要放下对财富的贪著之心。对于我这样刚开始修学佛法,还没有具备坚固正见和强大定力的人来说,金钱的诱惑非常大,可能会引发无始以来强大的贪嗔痴力量,难以抵挡。

而一旦放任自己的欲望去贪著财富,如果得不到,就会心生嗔恨,为之痛苦。如果采用取非法手段,即使求得财富,终将要承担严重的后果。但如果符合法律与戒律的双重规范,用正当的手段去谋取财富,并且没有贪著之心,这和佛教修行并不是对立的。学佛不是不可以追求财富,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心。

同时我也知道了,人生际遇遵循着三世因果的规律,包括每个人拥有的财富,也有着它的因缘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种下的业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以及各种客观因素。

回头想想,生活中的确有些人出生在优越的环境中,不愁吃穿,而有些人却要为生计终日奔波、忙碌,甚至露宿街头,吃不饱、穿不暖。出生在富裕环境的人,也是他们往昔种下的善因使然,并非命运的刻意垂青。这样的差异,也让我更加相信因果和轮回的力量。了解这样的规律后,就不再抱怨自己的命运,觉得生活环境不如别人。

回想自己和财富的关系,我成长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一生勤劳工作的工人,家庭条件虽不富裕,但也可以吃好穿暖。这一切都然要感谢父母,是他们辛苦劳动了大半辈子,才让我拥有这样的成长环境。而父母这一代人,由于过去生活条件不如现在优越,家庭兄弟姐妹也较多,年轻时生活比较艰苦。虽然现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父母仍习惯非常勤俭节约地过日子。所以我也从小养成比较节俭的习惯,很少任意挥霍,甚至对自己有些“抠门”。父母存钱,我也跟着存钱。因为担心生活中的各种无常变故,存钱以备不时之需,以为这样可以给自己安全感。

而最近我会想,假如存折里的数字多上很多个零,也就是说我拥有了很多钱,自己会不会快乐?没有经过思考,答案马上就从脑海中跳出:我不会。即使拥有了很多的财富,我仍然会很迷茫,也不知道怎样使用这些钱财才可以让自己快乐。存折上积累的只是一串数字,并不会使自己快乐。

我又想,假如真的存折上一分钱也没有了,我会不会就活不下去了,不快乐了?答案也是否定的。幸福和快乐不在于外在物质,而在于自己有着一颗怎么样的心。如果拥有快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再去努力创造财富、收获果实。

就像法师在《佛教怎么看世界》里说的:“幸福人生关键的是心灵健康,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财富。”没有良好的心态和身体,是无法真正拥有财富的。

而拥有了财富后,也应该学会合理地分配使用,一味享用财富,福报总有耗尽的一天;一味积蓄财富,财富也未必真正属于我,终有失去的一天。而用净财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财富才会真正属于自己。布施,可以说是在自己的内心播下了一颗善的种子,也为当下人生和未来解脱积累了资粮。

过去觉得人应当先追求物质财富,在物质上感到满足的情况下,再去追求精神财富。可是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这些外在的东西也不是永恒的。

通过学习,我明白在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应该追求精神财富。只有精神财富才是真正可以依赖的,是植根于内心,不会被外界干扰的。而佛法是最高的精神财富。在往后的人生中,我会把修学佛法当做人生的首要“储蓄”,用心耕作自己的福田,培养善念,提升生命品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布施世财、法财,使自己和更多人受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贪会招祸,大家看贪字跟哪个字特别近?贫穷的贫。贫而...

富贵修行难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

拥有了一亿元,你就能得到幸福吗

2005年,英国男子凯什.高夫和妻子喜中900万英镑,约...

他用一根稻草换到了一个庄园

古时候,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他到处流浪,寻找...

【推荐】如何对治贪财与贪色

无贪的境界,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清净心,内心没有贪烦恼...

财富的应用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

佛教中的财神是谁

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但是佛和大...

守财狗

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没有找到真如自性,所以才会寂寞

下面把妄想作一个总结: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假设我们不幸,我们今生已经把某一种罪业,不管是杀生...

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而是……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

【佛教词典】阿鸠留

(人名)豪商名。尝行布施而生于天上。见阿鸠留经。...

【佛教词典】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

禅师巧劝吝妇:有舍才有得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

通智法师往生记

通智法师,法名寻源,号忆莲沙门,俗姓阮,扬州仪征人...

做一片无法被击沉的净叶

一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找到燃灯寺的释济大师说:我只是读...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

怎样的状态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问: 法师您好!印祖一再强调我们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佛陀出世必做的五件事

云何为五? 一者当转法 轮, 二者当度父母, 三者无信...

重新洗牌,一切都可以重来

打麻将,一局结束了,要重新洗牌,才能继续下一局。人...

业障发现的公案

我们每个人,思想随时变化的,当你打完佛七,得到佛菩...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孝亲追思的清明应该这么过

4月4日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

要的是摩尼宝珠,不是路边的小花

如果你很年轻学佛,大概到中晚年福报会现前,佛教我们...

侵损常住的罪最重

这个常住,就是寺院。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