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明法法师  2016/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当下能令心清凉、解脱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远求。令人此时此地能够远离、灭除热恼是正法的特质之一。如何做到当下清凉?《中部经》〈一夜贤者经〉,世尊说: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来。

内观当下法,了了不动摇。今日应热心,谁知明日死?

与死亡大军,无讨惯还价。热心如是住,日夜不懈怠。

牟尼圣者说:他是一贤者。

《杂阿含经》,世尊说:

于过去无忧,未来不欣乐。现在随所得,正智系念持。

饭食系念故,颜色常鲜泽。未来心驰想,过去追忧悔。

愚痴火自煎,如雹断生草。

心不清、不安、煎熬、郁卒、感伤,追根究柢就是追逐五欲。专心于观察当下的动作、感受、心、心的对象,就能无忧恼。《杂阿含经》说到,世尊未证道之前,多追逐过去五欲,少追逐现在五欲,更少追逐未来世五欲。因此勤奋自护,不再追逐过去、现在、未来五欲,渐渐靠近无上正等正觉。因此,世尊劝告诸比丘,亦当自护,勿逐过去、现在、未来五欲,不久亦当灭尽烦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文殊菩萨的141愿,教我们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愿,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

生活要合理化

我们平时的生活,除了衣食住行会影响健康情形外,有时...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

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

入禅之门第六讲:生活禅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是修的、证的、参的,...

学剑道的年轻人

有一位父亲,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儿子成为成功的剑道家...

圣严法师:不要让人生空虚无奈

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几乎就是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

出家人还要写自己的延生牌位,那实在是舍本逐末的事

以前我什么书都喜欢看,医学、天文、地理、兵学等等,...

「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乱」的争论

近来在净土同仁间, 酝酿着一场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乱...

供水的表义与方法

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

【佛教词典】讽颂

讽颂者,谓诸经中以句宣说,或以二句或三或四或五或六...

【佛教词典】头燃

谓头发为火所燃。又作头然。比喻事情之急迫。经中常借...

化妆的比丘尼

佛陀时代,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见山间...

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

信愿持名,就是我们这一部经典乃至净土法门的正宗,最...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

转变知见离开痛苦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

星云大师《行为平坦的道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在这里我们将有...

学佛虔诚为何多病

问: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知义法师答: 所谓病,可分...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

印光大师开示纵欲的危害

复孙艺民居士书 世间聪明子弟,于情窦开时,其父母兄师...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四大菩萨的坐骑及象征意义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