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做父亲很难,做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德光法师  2016/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做父亲很难,做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相比于母亲节,父亲节好像冷淡了许多,子女也不太重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父亲节这么一回事。

并非是父爱不够伟大,而是与母爱相比,父爱显得过于深沉了。如果说母亲的爱如同涓涓的细流般温柔而又绵延,那么父亲的爱就如那伟岸的高山般宽广而又深远。

转眼,出家已经六年了,作为一个已经割爱辞亲的出家人,我想在父亲节来临之时,感念一下自己的父亲。也向天下所有出家人的父亲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父爱并不比母爱少,但是作为男人的父亲通常不善于表达爱。《大明三藏法数》云:“父亲者,谓资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长成,教诫抚字,其恩罔极也。”

父亲对于子女有生成之德,没有父亲,就不可能有我们色身的生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通常扮演的是一个文化威严的角色,教读书识字,教做人做事,乃至于做错事之后进行教诫等等。《心地观经》曰:

“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父亲的恩德如同山王般的巍峨,子女遇到任何困难,父亲都是最值得依赖的靠山。大多数时候,在家庭中父亲总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孩子和母亲交流,想关心孩子,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就这么默默的关注着,内心却是幸福的。这就是深沉的父爱。

作一个父亲很难,作一个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我能顺利出家,与父亲的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父亲是家族中的长子,我是家族中的长孙。对一个宗族观念非常厚重的地方来说,长子长孙自然承载了太多家族的期望。我是我们家族第一个大学生,唯一的研究生,是学历最高的一个,亲戚教育孩子通常都是拿我当例子。

后来我出家,不知道父亲背负了多大的精神压力。父亲一生老实本分,平凡普通,所以他总想希望我能够出人头地,为他争气。然而最后我选择了出家,父亲开始多少还是有些失望的,但是后来我跟他彻谈之后,父亲最终明理支持。

记得那一晚,父亲一夜未眠,第二天在送我出门的时候跟我说:“既然你已经选择出家,就不要挂念家里的事情了。希望你在修行的道路上能够有所成就,我不懂更多的大道理,但是我知道你出家是能够利益他人的,这就够了。”

父亲的爱就是如此的博大宽广。

出家是一条区别世俗的道路,虽然不能博取钱财名利,但是却可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众生脱离轮回苦海。出家这条出世间的道路,是舍弃小我、小家、小爱,成就无我、众生、大爱的。

《心地观经》曰:“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无数次的轮回转世中,所有众生都曾互为父母眷属,因此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度化。出家行的就是这样一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之路。

有个偈子说的好:“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之所以在三界中流转生死,就是因为看不破世间恩情爱义的执着,其实只有真正舍弃这种恩爱进入无为境界,才是真正的报恩啊。

剃度的时候,仪轨中有“辞亲脱俗”一项:“出家之人,虽高超俗表,为世福田,礼越常情,不拜君主,不拜父母,然父母生汝,养育恩深,汝当起立,专精拜辞,此之一拜,谓最后拜也。”

一旦出家,便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超越世俗,成为了众生供养的福田,从此以后不拜君主,不拜父母。出家不仅是外在形象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内在精神境界的升华。出家是出烦恼家,出三界家,从此放弃世俗情爱,辞别亲人,脱俗净修。

我的最后一拜,冲着父母的方向,头重重得叩在地上,耳边浮现出父亲最后的期望叮嘱。虽然不舍,也并不能完全理解出家的意义,但是仍然愿意成全儿子的选择,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值此父亲节之际,祈愿天下所有的父亲都能够身心康泰,诸事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孝心不能等

男孩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学到...

【图】僧人威仪规范教学(平兴寺版)

僧仪规范(平兴寺版)...

父母在家,如同活佛在堂上

孝顺不能等!父母在家中,就如同活佛在堂上;如果连眼...

只忧道业难成,不虑身心沉没

出家人专务世法,应赴经忏,贪图名闻,关心利养,佛行...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众多比丘弟子...

因梦出家--梦参长老的传奇故事

观梦自在,你相信梦吗?你会按照梦中的意境真实去做吗...

妻子甚狱

过去在耆闍掘山后面住有七十馀户的婆罗门,由于宿世福...

应该该如何看待「情」

问: 中国人常常会用血浓于水来表示亲情的重要性,亲...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有没有浅一点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问: 师父能不能讲浅一点又能速快得成就的开示? 常福...

学佛应重视威仪的训练

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

《地藏经》临终篇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

【佛教词典】自然虚无身

(术语)如来之自性身,为法性自尔之性德,故云自然。...

【佛教词典】常住教

又作双林常住教。五时教之一。南朝刘宋之慧观、萧齐之...

极乐世界之美

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

如何能躲过三灾八难

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因缘具足,用现代话来讲,就...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

信心是净土法门最大的难处

净土宗很难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

【佛学漫画】做个「不二」之人

维摩诘:从此做个不二的人,如夏花之绚烂...

杀子成担的故事

有一个愚痴的农夫养了七个活泼健康的儿子。他每天带着...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问: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大安法师答...

老比丘寻死为佛所救

佛陀时代,有一国家名为多摩罗,在都城外七里处有间精...

佛法是心法,是否就不能求佛加被了呢

问: 佛法是心法,不能外求,但是我们祈求佛菩萨加被...

从勤劳奋发中去打发时间

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岁月。在这一...

如何理解《金刚经》的「无」与《无量寿经》的「有」

问: 我修净土宗念佛,但一日初闻《金刚经》后,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