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地孝顺父母,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

如瑞法师  2016/10/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正地孝顺父母,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

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母是人类高尚的品德。佛戒虽有万行,亦是以孝为宗。

在佛教里,子女对父母之孝,可以归纳为三种:赡养父母是小孝;为父母扬名是中孝;劝导父母信佛,知因识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大孝。

我们现在只要能劝父母归依三宝,对父母的恩就能报得了,这一点可以引佛语为证。我们知道,佛陀出生后的第七天,他的生母就往生了。佛陀是由他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也就是后来的大爱道比丘尼来抚养长大的。可见,他的姨母对他的恩非常大。

一次,阿难对佛说:“姨母对您的恩那么大,您应该要报答这个恩呀!”佛说:“若闻三宝名字,已是报恩。”这是说佛度大爱道,让她听闻到三宝的名字,这就是酬了她的重德。由此可知,真正地孝顺父母,不仅要从身体上关照他们,同时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

佛也讲过一个因地里的故事,告诉世人若不孝顺父母,不用说打骂,就是无意当中有损伤父母的地方,也会有过失的。一点点奉养父母,就会加倍加倍受福报;若有小小的过失,以后也会受果报的。

但如果真能发起菩提心修行,就在我们一念真心之间,一切罪业都可以消灭。所以,佛法学到最后,全部在于我们的一个心。不能看一个人的表面,要追究到究竟发的什么样的心。如果只是表面上的孝养父母,那还不够,一定要用上那种真心才可以。

《净行品》偈说:“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佛在很多地方都讲过,想让善神降临到家中,那就孝养父母吧!

如果能够孝养父母,善神自然会到家中;如果想让佛菩萨降临家中,那么就从孝顺父母开始吧!能够孝养父母,佛菩萨就会降临到家中。佛教是最提倡孝道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不孝的人都很穷困

百善孝为先 我认识一位学佛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

用施无望报的心去布施

布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积功累德的最好方式...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

今生的际遇,是前世修来的

布施的道理,古往今来很多贤人哲士,都会用种种不同的...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以一切诸法,皆...

【推荐】美好的饮食跑到嘴巴里为何变猛火

当我们的舌根去接触这美好滋味的时候,那甜美的滋味其...

怎样教育孩子成为阳光孝顺的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准提菩萨——薄福恶业众生的大依怙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以死亡和衰败做为禅修对象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适合修行的话,佛陀就不会叫我们出家...

如实空跟如实不空,如何进行调配

如何养成圆顿种性?只有一个方法──多闻熏习,如理思...

佛经精华摘要

华严经 ☆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 离菩提心。一切...

【推荐】善忍者绝非懦夫,乃是豪杰丈夫

世人以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将违逆...

【佛教词典】妄感为因

或问一切世界,因何而有?造者为谁?曰:因心而有,唯...

【佛教词典】萨埵

(术语)Sattva,译曰情,或有情,众生(起世经)有生...

为什么爱到后来都是苦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

口德决定运势,聪明人不说的10种话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口德好才能运势好,...

念佛法门就是「菩萨之父」

菩萨父者,《华严》十一经:威光童子睹如来相,获十种...

星云大师《永不退休》

人生在世生活,不管服务公职,或是私人企业,都有退休...

敲木鱼

年轻的父亲严厉地责打孩子,惊动了正在屋里念经的祖母...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物能成佛吗

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太多的人就说:无情物能...

念佛不改心,等于说空话

人身不易得 念佛,在六道内都可念佛往生,可是人道往生...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离开阿弥陀佛,难靠自力了生死

多生多劫我们负债负了众生的命债、情债、这个钱债,这...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

如果你是我(图)

株洲市石峰公园内的动物园,猕猴用力地咬着栅栏,双手...

星云大师:世间最困难的战争是内心佛魔之战

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