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十八根本戒之谤弃大乘

仁清法师  2017/03/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菩萨十八根本戒之谤弃大乘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

“菩萨藏”就是指“大乘”,“深广法”也是指“大乘”。天台宗讲的“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其中“别教”是指大乘的“独菩萨法”。

大乘行人的标志是“发了菩提心”,大乘行法的标志是以成佛为目的的般若密乘和金刚乘。而属于大乘的传统宗派则是瑜伽宗(唯识宗)、中观宗和加持宗密乘。

此条戒律主要以“诽谤”“大乘”和“背舍”“大乘”,因“自爱乐”而“令他转”,甚或“说像似法而乱正教”为体。随犯其一,即犯此戒。因“自爱乐”是指自己的爱好,包括经典的一部分或外道典籍等,“令他转”,是通过种种方便让别人接受自己的片面知见或邪知见。

“说像似法”则是打着佛教的旗号,运用佛教的名词或形象,宣传自己的知见。对于诽谤(大乘)经典内容很多,现摘录以前的讲稿《往生的主要障碍》以做补充!

《大乘方广总持经》也讲到诽谤正法了。咱们随着经文的摘录,取出一部分来,然后去解释一下。经文是这样说的:「若有众生于佛所说言非佛说及谤法僧」。有的人对于佛说的经文啊,他自己说那不是佛说的,这就叫谤法。比方说佛教史上对于《楞严经》的说法。有人说《楞严经》不是佛说的,这个说法就是诽谤正法。就是谤法和僧。「而此谤者当堕恶趣受地狱苦」

「若有愚人不解如来方便所说」。如果是有愚痴的人,不理解释迦牟尼佛的方便说法,「而作是言是法如是是法不如是诽谤正法及佛菩萨我说是辈趣向地狱」。就是诽谤佛、法和僧的这种人是堕落地狱的。

「若有众生作如是言佛为声闻所说经典诸菩萨等不应习学不应听受」。什么意思?我先念完了再给大家展开。「若有众生作如是言佛为声闻所说经典诸菩萨等不应习学不应听受此非正法此非正道辟支佛法亦不应学」这是一段。

底下有一段,「复作是言诸菩萨等所修行法声闻之人亦不应学不应听受辟支佛法亦复如是」这是一段。

接下来一段,「复作是言诸菩萨等所有言说声闻辟支佛不应听受彼此言行更相违背不与修多罗相应于如实说真解脱法不能信受依彼法者不得生天何况解脱」这一共是三段。就是有人说:“这部经,是佛为声闻人说的,那么我们菩萨就是修大乘佛法的不应该学”。这个说法能听的懂吗?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把它描述一下:如果有人说“《阿含经》是小乘佛教的,我们是修大乘法的,不应该看那个。”“我们是学大乘佛教的,修大乘法门的,不应该看《阿含经》一类的。”或“我们是念佛求往生的,不应该看哪部经。”

“那一类的经是小乘的,我们是修大乘的,大乘的不能学小乘的。”这就叫诽谤佛法。类似的事相也有很多。

「复作是言诸菩萨等所修行法声闻之人亦不应学不应听受」。就是菩萨所修行的法,那么,小乘佛教的那种小乘根性的人不能学、不能听、不能去行持。这也是对法的诽谤。

释迦牟尼佛在这部经中,又给我们做些开示,说:「若菩萨见余菩萨不应生于彼此之心当如塔想如见佛想」这里这个菩萨是发心菩萨,是正在修行佛道的修行者。不是指的已经登地的那种菩萨,而是正在行持佛道的修行者。我也是个修行的人,你也是个修行的人,我见了你以后不能分彼此,不能找过失,是这个意思。「当如塔想如见佛想」。

我发现这个人,他是个修行者。他这个行为、他这个语言,他这个知见,完全符合佛的要求,按佛的要求而进行的,那么我就可以把他看做佛,看做一尊佛,看做一个登地菩萨,一个圣人。为什么呢?他这种行为能让我们凡夫成就,他代表了佛法的行持。实际上,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表示了佛法的住世。表示佛法的住世!

释迦牟尼佛说:「我今观初发心菩萨不如佛想者我便欺诳十方现在一切无量阿僧祇诸佛」。释迦牟尼佛说,假如我现在看初发心菩萨不像佛一样的话,跟佛有差别的话,那么我就是欺骗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以,我们在佛陀的眼里,哪怕你就是行了一点善,刚刚要发心修行,佛陀看着我们就像圣者一样。看着我们这个初发心的人就像十方诸佛如来一样。

底下讲到:「菩萨未来于五浊世中得陀罗尼三昧者一切皆是佛之威力」。所以说,佛经当中啊,有一个原则、一个原理吧,就是讲到加持,如来威神之力的加持。加持有好多种,其中有法的谛实力的加持、诸佛威力的加持、还有护法龙天的加持。有很多特殊的法,有历代传承祖师的加持。

「若有诽谤其法师者即为谤佛等无有异」。如果说是诽谤法师,那么在佛经上说,就是等同于诽谤诸佛,没有差别。所以在以前啊,我讲到过《说僧过恶犯大重罪》,讲到过很多讲稿的时候提到。

如果有的法师,你认为他的某些行为、言行举止不如法,你可以这样想:这个法师是这样示现,以他这种示现来度与他有缘的众生。如果你不这样想,你也可以这样想:这个法师这些行为,我实在看不明白。真的你认为不如法,和你没有缘,你可以远离。最好是不要以嗔恨心的方式去诽谤,特别是无根谤。无根谤是什么?无根谤:没有根据的诽谤。兔子的角,乌龟的毛。

有一个相声:“马季下了个蛋!”。然后,他那个徒弟就说了“你这个不新鲜了,应该这样说,马季下了个凤凰蛋。”他另外一个徒弟就说了“哎!不行了,过时了,马季下了颗恐龙蛋。”马季下了颗恐龙蛋,那就值钱了。这是他的徒弟说他的师父啊。

有谤法师者,罪过是等同谤佛无异啊!「佛灭度后若有法师善随乐欲为人说法能令菩萨学大乘者及诸大众有发一毛欢喜之心乃至暂下一滴泪者当知皆是佛之神力」。佛灭度以后,在末法时期,如果有人随顺众生的因缘,为众生开示佛教的经法,就是给大众讲经。这是一种,这是说的讲法的人。还有:「及诸大众有发一毛欢喜之心乃至暂下一滴泪者当知皆是佛之神力」。当讲着讲着,有的人可能是生了欢喜心:“我也要学佛、我也要行善、我也要断恶。”哪怕这是诸多善念当中的一个念头。甚至是听课,听着听着,嗯,他的眼里含着泪。释迦佛就说了:「当知皆是佛之神力」这就是佛陀的慈悲加持,佛陀的慈悲加持。佛并不是想让你哭,是佛力的加持。你得到的是佛法真谛,是那种法乐,佛法加持的那种法乐。

「弥勒我忆过去于阎浮提学菩萨时」释迦牟尼佛说,我忆念很早以前,过去世,在阎浮提修菩萨道的时候。「爱重法故为一句一偈」因为我尊重真法,尊重正法,为了求受一句一偈,「弃舍所爱头目妻子及舍王位」。舍弃自己一切心爱的东西,或者内财,或者外财,包括了头、目,“割肉为鹰舍身饲虎”

「何以故以求法故」说明能够让人了脱的这个正法,这个重要性,难得。

「如彼愚人专为名闻眈着利养自恃少能不往如来传法人所听受正法弥勒若彼此和合则能住持流通我法若彼此违诤则正法不行」释迦牟尼佛把哪一种人称为愚人呢? 就是说:或者是为了求名闻利养而修法传法的;或者是自恃少能,年少气壮自己有能力,看过很多经,知道几个词,知道什么叫佛,也知道什么叫法,知道什么叫三皈依等等。「不往如来传法人所 听受正法」的这种人是愚痴之人。

[自恃少能不往如来传法人所 听受正法]下面「若彼此和合则能主持流通我法若彼此违诤则正法不行」这个不听正法也是有很大的过失。刚才已经讲到了,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说,“你不要听经闻法!”从来没有说。

「若彼此和合则能主持流通我法若彼此违诤则正法不行」这就是说的不团结的恶报。如果不团结,特别是修行人,特别是经常在一块修学这些的居士们,如果是不团结的话,可以这样说,功德很难开显的,正法不得弘扬。

「阿逸多汝可观此谤法之人成就如是极大罪业堕三恶道难可出离」就是说:弥勒啊!你可以看看,观察一下,谤法的人啊,成就的是极大的罪业。堕落到三恶道,难可出离啊!这是在这部经上给我们讲的。底下对谤法讲地更为详细了。

「若彼愚人于佛大乘乃至诽谤一四句偈当知是业定堕地狱」。这里又讲到:如果这种愚人对于佛的大乘佛法诽谤,乃至诽谤了四句话,就是一首偈语,「当知是业 定堕地狱」。这种业报必然要堕落到地狱,受苦无期。

「何以故毁谤佛法及法师故」为什么堕落地狱呢?就是诽谤了佛教的正法,诽谤了讲法的法师。就是这个意思。「以是因缘常处恶道永不见佛以曾诽谤佛法僧故」常处恶道永不见佛,就是因为这个恶业现起了。

「亦于初发菩提心者能作障碍令退正道」对于初发心的人,我们一定善巧的引导,决不能因为我们的言行,我们不太如法的脾气、态度或者是工作方式,而断送了他们求学佛法的善心。

「当知是人,以大罪业,而自庄严于无量劫身堕地狱受大苦报以恶眼视发菩提心人故得无眼报」。讲经的目的,是由经的原理指导我们的修学。

比方说,我们佛弟子在一块,经常碰到有人发心印经啊、建寺啊、放生啊等等,做很多很多的善行。有很多人呢,他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自己没有这个时间,甚至是他自己没有这颗菩提心。他不去做,但是听说谁去了、谁做了,他不是去随喜赞叹,而恶意的诽谤,说风凉话。刚才这一句呢,就是于冷眼而视。

就是说「以恶眼视发菩提心人故得无眼报」。那么,他这种情况将会得到瞎眼的报应。这是佛教的原理啊。「以恶口谤发菩提心人故得无舌报」。后面一句话非常重要,「阿逸多我更不见有一恶法能过毁破发菩提心罪之重也」释迦牟尼佛说弥勒菩萨,就是我没有发现,有任何一个恶法的罪过能够超过,超过什么呢?破坏发菩提心的这种罪过。断送发菩提心人的这种慧命的罪过。

「以此罪故堕于恶道况复毁谤余菩萨等」。

「佛告阿逸多我从昔来经无量时具足修行六波罗蜜若不具修六波罗蜜终不得成无上菩提」。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具修六波罗蜜,终不得成无上菩提。

「彼愚痴人妄作是说唯修一波罗蜜得成菩提」。有的愚痴人,「妄作是说」,打妄语,作如是说:“唯一修一个波罗蜜就能成菩提了。”

「文殊师利若有愚人谤微妙法即是谤佛亦名谤僧」这个在其它经典上也有所体现。只要是谤法,就是谤了佛,也是谤了僧。因为佛法僧三宝是一体的。这个原理我们解释过了,不再说了。「又作是说此法是彼法非」还是一个道理。《金刚经》是行的,其他的不行了。或者《弥陀经》是好的,其他的就不好了,这种说法就是谤法。「如是说者亦名谤法」这个「此法是彼法非如是说者亦名谤法」这是佛陀的定义。还有「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这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那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作是说者亦名谤法」。

「于真法师毁谤所修复谤法师虽有解慧不如说行复谤法师行违于道复谤法师身不持戒复谤法师心无智慧复谤法师意无明解复谤法师言无辞了」这一段主要是讲的对法师的诽谤。对法师的诽谤就是对佛的诽谤,也是对僧的诽谤,就是对三宝的诽谤。

「于真法师毁谤所修」这个前提是真法师,而不是那个伪师,也不是邪师,也不是说,穿着袈裟,穿着僧服的那些不如法的人,不是那个意思。而是真的修行者。「于真法师毁谤所修」这种情况举一个例子,大家非常容易理解。比方说,有人说现在早晚课不管用了。实际上是诽谤了法,也在诽谤了法师,也在诽谤了僧。佛法僧嘛,也是诽谤的佛,他是一体的嘛。因为现在的很多僧人,都是在坚持早晚课的课诵,可以说天下的丛林,早晚的功课大体是一致的。如果我们说早晚课不管用了,这就是诽谤法师,也是诽谤佛法。非常的严重。

「复谤法师行违于道复谤法师身不持戒复谤法师心无智慧复谤法师意无明解复谤法师言无辞了」这个大家确实要慎重。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假如你真的看到这个师父真的不如法,你可以远离他,但是不要嗔恨心去诽谤。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凡夫,真的看不到他们的示现,或者看不到他们的真实修行。还是那句话,特别是现在“名师”和“明师”不一个概念。出了名的不见的就明白,懂这个意思吧?那个不出名的不见的就不行。

「见正说者妄作异论」如果我们发现一个法师在那讲的正法,我们用世间那种世智辩聪,故意的去为难或故意的去狡辩,那就是诽谤佛法的一种。

「于听正法者为作留碍」。如果真的是有个讲正法的地方,或者说有正法的资料,别人在听、在看,如果你阻挡了、障碍了、阻拦了、留碍了,这就是诽谤正法的一种。

「文殊师利如彼愚人于佛现在犹生诽谤况我灭后受持我法诸法师等而不被谤何以故魔眷属故」。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都会遭到别人的诽谤,何况在末法时期,受持宣讲佛陀正法的法师,没有不被诽谤的,这是佛陀的含义。为什么呢?是魔的眷属的力量,魔的眷属在做留碍,是这个意思。

「当知是人堕于恶道」下面的也非常重要:「彼人亲戚以朋党心」「赞彼愚人」「以谤法故身及眷属俱堕地狱」彼人亲戚是说谤法的这个人,他的亲朋好友啊,因为世间那种利益关系,或者他是生意伙伴,或者他的亲戚,是世间那种亲情的缠缚。一个人诽谤正法了,如果他的亲朋好友也帮着他诽谤,或者赞叹这个人,赞叹这个诽谤佛法的这个人,那么经上就告诉我们了:“谤法的那个人和他的亲戚俱堕恶道。”

所以佛陀在经上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者,远离恶知识。当我们正确的知见尚不稳固的时候,道心不坚定的时候,如果跟恶知识交流甚广,或者是接触很亲密的话,可能我们也会受到污染,失去正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楞严经讲什么

关于这个《大佛顶首楞严经》,这部经典的内容,正好可...

本焕老和尚戒期开示

各位新戒: 恭喜你们步步高升,为什么这么讲? 你们刚...

让内心健康的七戒

一、戒疑 疑心病者,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

持戒是怎么定义

《广论》云:从损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

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平淡对人心清净的重要

一个人从小到大常常有很多欲望,为了实现这些欲望,他...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

对心脏有益的九种食物

其实,在你家的厨房里,就有很多有益心脏的好食物。 ...

净界法师:什么是临终正念

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临终妄想生起...

【佛教词典】德山棒

与“临济喝”齐名。唐代德山宣鉴禅师常以棒打为接引学...

【佛教词典】戒坛

指用以举行授戒仪式及说戒之坛场,即于戒场中特制稍高...

人死后为何要为亡者做功德

问:人死了以后,家属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还要吃素念佛,...

人生是苦,化苦为乐

初步接触佛法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人生是苦,但通常人们对...

证严法师: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爱

△ 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爱。把牺牲当作享受...

禅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

念佛一法,有事念与理念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 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

临终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吗

以这种顺从本愿而产生的愿望的力量,在临终具足十念。...

为什么说佛教徒是快乐者

《联合早报》03年转载了路透社的消息说,佛教徒脑部扫...

自私最差劲了,要找机会奉献

乔布斯有句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我们今天把乔布...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

离喜爱无忧,一切无恐怖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

为什么功课没做完就有怪事

问: 这是我第一次听法。在冥冥中我也得到了佛法的利...

不该你得的财,拿了就是灾祸

谛闲老法师讲过一个公案,在上海有个所谓的大善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