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福德浅薄之人供养财产,不会遇到真正的福田

2017/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福德浅薄之人供养财产,不会遇到真正的福田

当我们供养僧众的时候,哪怕所准备的财物极其微薄,也应选择一位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当作供养的对境,而不要盲目相信那些心怀叵测的奸诈之辈。喇拉曲智仁波切曾经指出:福德浅薄之人即就是供养财产,也不会遇到真正的福田。此话十分有理,确是金玉良言。现代人往往是非混淆、真伪不辨,因而很难值遇真正殊胜的大善知识。这样,他们即便是想种福田也是枉然。因为以他们那没有智慧的凡夫分别念来观察,具有智慧、守持净戒,却又生活俭朴的出家人,往往要遭受这些人的贬斥;而对那些信口开河、妄说神通的虚伪狡诈之徒,他们倒会钦佩有加。这些人的见解如同猫头鹰的眼睛那样,永远也是见不到阳光的。

无垢光尊者曾经说过,一位公平、正直、内心中蕴藏有过人智慧的人,往往会遭受世人误解,被人讥谤为品格虚伪;而知足少欲的行者过着清贫的生活,大家又会认为他缺少福德;真正具有佛法修养的人,大众又经常以之为愚昧、软弱;如果你在如理如法地进行修持,众人可能会当你脱离现实、自命清高,从而产生重大的偏见。在这种种情况下,谁会成为这些颠倒错乱的凡夫的供养对境呢?无垢光尊者一语道破:恰恰是那些一心捞供养,根本不事修行的人们。的确如此,纵览当今时势,有些人表面上挂着堪布、阿闍黎的名位,声誉广大、名气远播,实则并不珍视佛法,只知追求世间种种妙乐享受,真正悲悯众生者实是寥若晨星。许多所谓的 “高僧大德”往往皆是徒具虚名而已,这些人外著僧衣,道貌岸然,行为举止也似乎清净如法,其实他们的内心贪欲却像烈火一样炽盛——名声小的追求一般财富,名声大者追求巨额财富,这就是他们的人生目的!

但就是这些人在堂而皇之地夺取名闻利养,而普通凡夫也竞相恭敬、供养他们。这真是末法时代佛法的悲哀、僧众的悲哀、信徒的悲哀。

据《俱舍论》及其它一些论典记述,要想证得真正的禅定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以这项条件来衡量当今的修行人,则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记得无等塔波仁波切有一次曾向自己的上师表白道:“在七八天内,我的相续中连一刹那的分别念也不曾生起。”而他的上师,至尊米拉日巴仅将之确认为一种欲界禅定而已。以无等塔波仁波切的修证与成就,他当时所达到的境界尚且如此,更何况现代的这帮整日起识造境之辈呢?社会是这样的喧嚣和浮躁,人们相续之中的烦恼与分别念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片刻也未曾停息过。这样的环境与心行让行者又如何能证得欲界以上的禅定呢?因此,我们应时刻审视自相续,看看是否存在片面追求神通而不重真正的修定、修慧的过患。如果存在的话,则应当痛下决心予以断除。

再来看看当今那些外出“弘法”之人的行为吧:他们动辄就自称为活佛或大成就者,借此欺骗众生、聚敛钱财;有些出家人则胡乱授记,利用打卦、占卜欺诳他人。不过他们的这种做法,却最易获取不事闻思、不重慈悲的“行者”们的首肯,因而用不了多久工夫,这帮“神人”们便会声誉鹊起。这些人的如此作为当然会种下地狱的种子,但他们却不自知这种种邪行有如此危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把福报吃完了》

有则寓言故事说,有位穷困的老僧,自知无福,希望透过...

念佛的现世感应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

忖已功德,量彼来处

现在有许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现在教育不同...

到寺院若生这么一个心,所有功德全没了

佛所有的道场,特别是末法道场,末法道场,千万可不要...

贫生童子的供佛斋僧果报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

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

听完《金刚经》之后,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

积累资粮与消除业障的五个方法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

福禄没有了,吃的东西也没味道了

你看有什么得不得呢?见了性的人,具足大智慧,大辩才...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心怀嫉妒,必定也反噬自己

一个人的幸福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他各方面因缘...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

跟佛陀结缘,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供佛它是怎么样,借事显理。就是佛陀不在了,那佛...

【佛教词典】护法论

全一卷。北宋张商英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论广...

【佛教词典】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宝授童子年始三岁,以金莲...

谨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力事件...

寺院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丛林,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寺...

站在本来就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

安住真如 这一点最重要了!修行人先求安住,才有资格谈...

圣严法师《找回自己》

相信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一定会说:我...

现在许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讲法出光盘,这...

小小的起心动念,就有大的果报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对着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忽然他叫...

曾国藩的观人四法:信、气、理、言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成功人士并不多,曾国藩应该...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以鼓励代替责备,以赞美代替呵斥

在《厚道》中,星云大师讲做人做事成功的一些基本准则...

四十八大愿——(第19愿)勤修我皆接引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发起成佛度众生的菩提心,修...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如本法师: 佛陀的弟子有两大类:一...

宏海法师:佛法的时间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