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

惠空法师  2017/06/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让”,就是不往前去争取。当然佛法的思想比这个更深刻,但这里我们先从传统的说法谈起。我常常提醒同学,与人相处,不要去争,但如果退一步求事情公平可不可以呢?当然什么事情一定有道理可说,有公平可期,但是真实中,事情不是你这样做,它就一定会呈现这样的结果,它还牵涉到佛法理论中因果业报的问题。虽然现在做的是公平的事,也许所得到的却会是一个不公平的待遇,当我们在诉诸公平的时候,因为彼此的处理角度有很大差别,这时因果业报问题就出现了。

这种问题相当复杂,何况有的时候,公平很难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例如老人年金,如果每个老人都发给三仟块,很公平吗?表面上是公平,实际上不公平,因为有的老人他有钱,一天就要花几仟块,甚至一、两万块,你还要发给他?有的老人三仟块真的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没有这些钱他的日子无法过下去,这样是否公平呢?所以,很多事情是牵涉到众生业报的复杂问题,但也不是要我们以后不要去论究有无公平。最主要是要大家开展眼界,对于问题的看法要更深入、透彻,使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不会狭隘,因为佛法是最讲公平的。佛法所说的公平就是平等心,平等心是彻底的公平。佛法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相,没有能布施的人、所布施的对象与布施的事情,没有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佛法的思想就是这个层次!

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平等就是世俗所说的公平、公正。佛法讲平等,但并不否定世俗的公平性。论公平,自在人心,但若就事情而言、就每个人所遭受的结果而言,并不尽然会公平。譬如,家中有五、六个兄弟姐妹,要爸爸妈妈让每个小孩都读到大学、硕士,公平不公平?实在难以求数量化之公平!因为有的孩子读到国中、高中阶段,他就不读了,难道孩子可以要求爸爸妈妈把没有念的教育费折算给他?可以这样算吗?给了就公平吗?大家都读亦有家庭经济状况先后差别。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学习从更超远的立场、更全面的角度来思考。

再者,当我们在内心里建立起这样的知见以后,碰到问题时内心就会不争,就不会从别人的行为上来思考事情,而会从自己的因果业报上来思考。因为如果老是从别人的举动或做事来看问题,那就会去评断“这个人做得对、那个人做得不对;这个人对我好、那个人对我不好!”。如此一来,你就会因为人家对你的好坏而起心动念,一天到晚烦不胜烦,你的烦恼永远无法止息。如果我们从业报上来看,则内心时时都会觉得宁静,对于人家所加诸于自己身上的好坏不会去在意它,也绝对不会去问别人到底做得对不对,而是问自己:“我有没有这个福报呢?”如此思考就会变得单纯:就是因为没有福报,所以人家才会欺负我;就是因为没有福报,本来要给我的东西,结果阴错阳差别人给拿去了,所以才会吃不到、拿不到!这样就不会怪分配的人没有注意,或故意跟你作对了。

就像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一再提醒大家,先把盘子里分给你的剩菜吃掉,再去夹别的菜,先把桌上分给你的水果吃完,再去拿供众的水果。不要自己桌上还有水果,就把大众的水果拿一堆放在自己面前,怕等一下去拿就没有了。事实上,如果没有了,那就是自己的福报不够。我们从这样的小事情中,慢慢养成良好 “不争”的习惯。如果大家都想要赶快把好吃的先拿到自己的面前,自然就有一种争的心态。假如大家持有一种“有就吃,没有就算了”的心情,那么在其他事情上就会有一种不争、随缘的心情。又比如,有的人胃不好,很多东西不能吃,想多吃一点,就是吃不下,想要比别人多吃一碗饭都争不过,这就是福报不够、条件不够。这时候,我们就要想:“我就是没有福报,所以要赶快好好修福报。”如此,内心就不会起很多烦恼,并且会更积极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相处。这就是佛法的一种思惟。

另外有一个思惟的方法,拿最明显的金钱来说,世界首富比尔盖兹有几百亿美金,一天利息就有好几百万美金,你要如何去和人家争财富、争名位呢?再想到:我们生生世世都曾经当过国王、升到天上去,也下过地狱、在饿鬼道待过,如此反覆思惟就会把争名争利的心给化解掉。对于名利的追求,每个凡夫都会有,包括我自己在内,那么我如何去面对它呢?我就是常常去思惟,争取这些一点点小小的东西太不值得了,因为世间的福报、可追求的东西虽然多,却多不过永恒无穷无尽的福德智慧!我们如果老是看着那一丁点,目光可说比豆子还小。我们能够时常仔细体会反省这其中的道理,必然就会把与同侪间的计较心放舍掉。如果老是把心思放在与同侪之间的计较,那实在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我也和大家一样,有过和师兄弟、同事、同学计较的心,因为大家都是凡夫。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希望藉由这种思惟方法,来导正我们的知见,慢慢化解内心里那一份烦恼的贪欲、嗔恨、愚痴,这些都是心中的毒啊!透过正确的思惟方式,即使这些毒素会再凝聚再凝聚,可是我们马上可以再化解,反覆的从凝聚中去化解……,慢慢心情自然就会打开。有时候和同学们讲话,同学会内心情绪丢给我,就好像洒了我一身毒水;每天如果一个人丢一点毒水,我就淹死了。所以,希望大家要常常用正思惟来洗涤自己的心情,随着洗涤力道一点一点地加强,自己的心就会逐渐净化,内心的毒气自然就会淡化,不要一出口都是用毒气把人给喷死了。

佛法的可贵就在于它把世间最究竟彻底的道理告诉我们,当我们按照这个道理思惟、行为时,自然可以省掉很多烦恼。因此,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而佛法讲平等、因果业报,这才是究竟、圆满的。希望各位要一再以佛法去思惟,不要以为我这是老生常谈啊!如果你一直用自己的烦恼在思考,那么你将永远会是一个小孩子、一个小人,一天到晚苦苦恼恼的。你如果接受并真正能在内心里体会这个道理,将会生生世世受用,省掉很多烦恼,可以使你脱胎换骨成为一个真正有着超越思想的人,会使你变成一个非常清净、庄严,行为举止、动作思惟非常中肯的大丈夫,因为在你的心性里面已经成为道德、思惟模式清净的道人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出生高尚的十种原因

1、恭敬父亲。 2、恭敬母亲。 3、恭敬出家学佛的人。...

【推荐】这些牛都是过去在寺院住过的出家人

有人觉得:我们这里规矩太严,动不动就打香板,这样打...

【推荐】一位煤老板的因果报应

我们有一期《净土》杂志刊登了一则因果故事,是真人真...

玉琳国师前生是个苦恼的和尚

玉琳国师的前生是个最苦恼的和尚,相貌长得相当丑,也...

不要老是生活在怀疑之中

我有一个信众,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数...

法性本来空寂,是谁造业?谁来受果报呢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

现报、生报、后报

现报 就是我这一世行善或者作恶,就我这个业报身去做,...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供养出家人的功德

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

世间的第一大事

我们在这个堂中是办世间第一大事,何为第一大事?生不...

要远离这五种相,才是「无分别智」

丁二、广释 分六:戊一、释名无分别智;戊二、释成立相...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

【佛教词典】阿耨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其像为坐于岩上而作观海之状。法华经...

【佛教词典】三般若

(名数)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一觉有三德:一实相般...

圣严法师《赶而不急》

有个弟子曾经问我:『师父,我很积极,可是我也很急,...

如何消除嫉妒心

有些人看到别人得到荣誉、好处或利益,表面上也许会说...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

1、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

三种念佛不能往生的人

莲池大师说,或有人问:今天看见世间念佛的人多,而能...

母亲的心

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幼小的独子抚养成人,母子身影相...

我们为什么一直执著现在

我们知道第八识是不造业的,它只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

怎样做才是有道德之人

生活中总可以听到道德一词,那么在到底何为道德,而我...

凡所有心皆称迷心,心本无生始称悟心

参禅人,守住一门做工夫。何以专办此事,尽此一生,尚...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

虚云老和尚参禅偈十二首

一、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

工作时需要说谎该怎么办

问: 目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非常好,但工作时需要大...

一碗白饭的恩情

曾看过一则感人的故事――数十年前,台北市的旧市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