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宏海法师  2017/07/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为我们要晓得,之所以能生到这些国土里边,他的门票是什么呢?就是看你是染还是净。净的标准是什么呢?看你断的烦恼断到哪里了。一般的一个凡夫的烦恼,见解上、迷惑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见和思,这是我们欲界众生现在头等的烦恼,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断完了以后,我们还要断尘沙烦恼。等到出了三界以后,到了菩萨的地步开始修,断尘沙惑。进到菩萨真正的见道,我们说的明心见性的佛性了,开始就断无明惑。开始修行,都是有这个次第的。你修到哪一个时候,断哪些烦恼。从教法上来讲,这是很清楚的。

我们修净土的人,就是以念“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作为法门来断,所以说这里讲到的以往生不退为他的功用。首先一个,像我们现在的水平,你想断烦恼,很难。大家一听这个,好像道理上这么教条这么难,什么意思呢?你想我们,现在咱们都是凡夫,你活着活着,你觉得一点分别都没有,一点烦恼都没有,甚至没有一个我的执着和自私心存在的时候,一念都不起,这才是能够把见思惑断掉。

所以说为什么要往生西方?我们连见思惑(都没断),不要说尘沙惑,尘沙惑大家想想,尘埃的尘,恒河沙的沙。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造的业,整个这个法界里面一切的现象上,我们都有可能会经历,都有可能会做那个角色。他做这个角色的时候,所有的这些所引发的烦恼,造下的业,等等这些,你都要去在这个里边去翻滚一回,把它断掉,去经历,那才能成佛。大家想想那得有多少呀!

所以问题是我们现在,无明就更不用说了,破无明的时候就证佛性了。我们现在说是本具的佛性,但是都不知道埋了多深。因为无明太坚厚了。所以说,我们连个见思烦恼都断不了,但是没关系。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持名念佛,念得虽然没有断见思惑,但是我们可以生到凡圣同居净土。大家记住,这里不是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国土里边论,是在极乐世界的层面说,凡圣同居净土,可以分三辈九品。

大家学过《无量寿经》,里面不是有上中下辈,《观无量寿经》里面有九品往生,上品上生,上品中生等等这些。这个意思不敢听错了。就是说这些往生的人,就等于说我们没能力在这个国土断这个烦恼,所以就靠持佛名号,虽然没有断烦恼,但是能够往生到净土,分三辈九品的档次。生到什么呢?凡圣同居净土。这是其一。

如果你念佛念得好,就在咱们这个国土念佛念得好,念到能够一心不乱。这个时候,见思烦恼就自然而然脱落了,没有我了,没有自私了,这个时候,这种水平,就能生到方便有余净土,再强调一下,不是我们这个国土,是指的极乐世界的方便有余净土,这是要持名持到一心不乱。这里再要加一个概念,一心不乱的水平也有两种。咱们常在读《弥陀经》的时候,读到这个“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一个什么层面?就是修到一心不乱的时候,是个啥状态呢?还分两种,一种叫做事一心不乱,一种叫做理一心不乱。

事一心不乱是什么呢?就是事相、现象上。比如说,我们老老实实念佛。念佛的这个事情我在做,我就是在念阿弥陀佛,我也知道我就是我,没有破我执,我也知道我念的就是念阿弥陀佛,我要求生西方。念到纯一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杂乱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念的心和我们一向专门所念的佛,心和口,乃至佛,一直都是相应的。相应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心不离佛,佛不离心。一直心里有佛。就是这个事,心里一直有阿弥陀佛,一直在念,忆佛念佛,这就叫做事一心不乱。从现象上,从能所对待上,虽然有,但是我已经达到能念的我和所念的佛一直相即不相离,这就叫事一心不乱。所以大家你看,为什么前面要讲到虽然没断见思,我们可以生凡圣同居净土,因为你持到事一心不乱才能生方便有余净土,这是一般情况来讲。

什么叫做理一心不乱?理是什么呀?就是本质。本质是什么?就是真理。真理是什么呢?只有一个没有两个。所以理一心不乱是个什么状态呢?就是从道理上,从他的智慧喷发中,他就知道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我们一听这个话“心就是佛”,难道我会想、会盘算这个东西,就是跟阿弥陀佛是一回事吗?这个时候我们会通一下。心是什么呀?心就是我们的觉;佛是什么呢?就是觉悟。所以也就是这个心不被外境所污染,然后一直在觉的状态,心即是觉,觉即是心,一直在这个灵明不昧的觉的这个状态中,也不是说佛外,就是念佛外还有一个心,我真的有一个心在念佛,也不是说我念佛这个心外,还真的别有一个佛正在给我在念,念到这个状态的时候是能念和所念都合二为一了,心佛一致了,也就是咱们说的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你说你不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在念。你说你念着,没有我在念、没有佛为我所念的这个执着,就进入这个状态,相续不乱,这就叫理一心不乱。

大家听明白,所以说事一心不乱,其实就是我们在《观无量寿经》里边讲到的“是心作佛”。理一心不乱,其实就是“是心是佛”。消化的了。为什么要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呢?我们再回到这里。刚才讲到了,如果你持名念佛,持到事一心不乱,见思烦恼自己脱落,就生到方便有余净土;如果持到理一心不乱了,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了,我们讲起来容易,你真修到这个地步的时候,有的一些菩萨都没有修到这个地步。理一心不乱是什么?就开始破无明,生实报庄严净土。一旦生到实报庄严净土,这还是报土,就开始什么呢?分证,就是一分一分地见佛的最极究竟的净土,就是常寂光净土。生到实报庄严净土以后就开始分证,一分一分地去证,现证常寂光净土了。最后分证一直到满证,无明断干净了,就生到上上实报,究竟寂光的最清净庄严土,这个就是不管从哪里修,一定最后都是到这儿。

这就是这部经的力用,以往生,往生是可以,看你修到什么水平,往生什么国土。大家要记住,我们现在的水平是没有断见思惑,谁都几乎不可能。这样的话,我们将来生的是凡圣同居净土。就是我们分三辈九品,有的是上辈中辈下辈,有的是九品中。我们不是有时候说九品莲花为父母,有的人志向高一点,说上品莲花为父母,这都无妨。这就叫做往生。将来不在此,往那儿去化生。我们学习这部经,他可以让我们达到这么一个生命的跨越,叫做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

【推荐】一起看看念佛人到底有多尊贵

1、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

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

惟贤长老《净土教与庄严国土》

一、净土教与净土宗 净土教的阐扬源自释迦牟尼佛。根...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简单生活让贪欲减少,更容易得到解脱

以前写过《学佛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着,闻...

禅与心理健康

有禅的大智慧,就能心灵健康无烦恼,保持良好的心态,...

【佛教词典】满驮

(杂语)Bandha,译曰缚。演密钞八曰:梵云缚驮,或云...

【佛教词典】柰氏

(人名)罗什译之维摩经谓之庵罗āmra树园。支谦译之维...

唐代高僧承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

地藏占察忏学习问答

问: 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

星云大师:用短暂的生命换无限的价值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岁月。在这一段漫...

佛法是心法,是否就不能求佛加被了呢

问: 佛法是心法,不能外求,但是我们祈求佛菩萨加被...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

中央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 佛身颜...

现前这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

【推荐】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推荐】这样的考验荒诞且不道德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

以善变应万变

今天一早走进办公室,老总公告公司,将全面替换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