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净界法师  2017/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用攀缘心念阿弥陀佛,所有的佛号都变成一种攀缘的力量。

阿弥陀佛是无量的功德,但你的心是染污的!内心是攀缘,一切法成攀缘。我们必须透过大乘的禅观来“破妄显真”,真实的找到我们的家,然后从那个地方,提起佛号,这个佛号才能够坚固。

那我怎么去找到我的家呢?《楞严经》的思想模式就是“空、假、中三观”,你遇到任何的人事问题,你永远保持“空假中三观”。第一、你要先修“空观”破执。当遇到一个生命的现象,可能是个顺境也可能是个逆境,我们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心随境转”,我们顺着因缘的方向去走,那就错了!

《楞严经》告诉我们你要逆向思考,你要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不要管这个因缘怎么走,要去“回光返照”,你为什么有这个色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答案就是:“觅之了不可得。”我们从“空性”而来,就只是一种业力的显现,我们过去曾经有一段的业力,现在表现出来了,创造你今生的这个假相,这个假相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就只是生命的一种假相,它没有真实的体性。

当我们看清生命的真相,我们的内心开始平静下来,开始无住;能够不住在色受想行识,从今以后不再跟著我们的感觉走,这叫“正念真如”。在你回家的路途中,虽然感觉还会不断的干扰我们,我们过去习惯贪恋娑婆的想法,还会不断的刺激我们,但是你可以做到不随妄转。你连断都不要断它,因为它是虚妄的,你只要不跟它结合,它就对你不能产生干扰。所以在整个生灭的因缘当中,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家,这非常重要:第一、让你今生能够达到最大的安定。第二、让你所念的佛号变得非常的坚固不可破坏,你的烦恼不能障碍你,即使你有病痛也不能干扰你,外在的鬼神、外在的魔王也不能刺激你,因为你的心住在一种真实不生灭的本性。

从《空观》找到我们生命的安住处;《假观》让我们务实地面对生命,也不要否定今生的五阴假相,往生净土的资粮,还得靠这个假相,靠你的身体来拜佛、靠你内心来忆佛念佛。观一切法空,但是不要对它产生执取,我们叫做“借假修真”。用“空假中”的智慧来面对人生的时候,才是最圆满的心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预知时至的人能带我一起往生吗

问: 法师讲经当中,提到有个老和尚念了几十年佛,将...

念佛法门之奇妙殊特

【疏文】 诸圣者,佛及菩萨也。自凡望圣,隔之又隔。而...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把这个唯识学的教理跟净土...

梦参老和尚念佛三问

问: 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行者,还需要闻思修吗...

念佛人有病当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

【推荐】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

度过人生种种难关,要做到这四点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务中,应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种种...

随顺世缘除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断烦恼》,讲了当我们有了高...

学佛后什么都是顺境了吗

文殊菩萨什么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诉...

【佛教词典】法本

(术语)法性之异名,法性为万法之本,故名法本。往生...

【佛教词典】说法四谤

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五十所举,说法者若不了知真如之...

【推荐】你的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

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这个世间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

日常所有的障碍,都当做临终模拟考

我觉得,一个人到了五十五岁,你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战场...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

【佛学漫画】生死关头用什么来抵挡业力

彻悟大师的往生故事...

【推荐】修行千万不要包装打广告

现在人都喜欢用术,商业就靠打广告。术是天道最忌讳的...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

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一个国王和他的朝臣们在一次冬季的狩猎中迷了路,走到...

念佛一法,有事念与理念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 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

问: 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

宏海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大安法师《彻悟禅师语录》

第1讲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是《彻悟禅师语录》,彻悟大师...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