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妙莲老和尚  2017/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用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用得好的,哪有那么快?今天用不好,明天继续,明天用不好,后天再努力,直到做好为止。什么时候才是做好呢?就是你身、口、意三业能与佛法相应,了无杂乱,日夜安详,心观佛、口念佛、身礼佛,能执持不忘,长期保持无间断才是好。

先谈身业,我们坐时要端身正坐,身不能朝前俯,也不可往后仰,腰要挺直、腿要盘方正,坐时就像一口大钟,稳稳当当的;头不要低昂歪斜,鼻对准胸膛,呼吸要畅通,要用鼻子呼吸,不可用口。又要注意!眼睛不要东张西望的,大约看前面三、四尺的地方;如果闭着眼睛容易昏沉,若精神好时是可以闭,但在想睡时一闭上眼睛就睡着了,所以睁开眼三、四分,看正前面不要看左右。

口业方面,不管大声念、中声念、小声念,抑或金刚念、默声念佛都好,只贵于“念念相继”不可间断!

在昏沉或散乱时应用大声念,所谓大声不是说叫你大喊大叫,而是念得响响亮亮、朗朗爽爽的,佛号盈满两耳;中声念是不高不沉;小声念也可以,这些方法都是功夫的调适,视自己精神气力如何来使用,能念得自如就好了。但在大众中就要随众,是有板有眼的;不可以人家慢你要抢快,人家快你要慢,没有转弯的地方,你又多一个弯子,那都不好,要大家异口同音才容易收摄身心,使身心静下来,不要妨碍了别人。

至于金刚念,就是只有唇舌在念而你旁边的人都听不到;若唇舌都不动,只在心中念,这叫默念。默声念并不是无声,因为虽是不出声,但自己心中念得字字分明,也听得明明白白,意中佛号也仍观得清清楚楚的。而无声念是一般懈懈怠怠的人,虽没有昏沉,但却就是心不在焉,停下来不念了;因为你心中没有念佛了,而是在打妄想,那不但见不到佛,而且会随着你的妄想升沉。至于默念虽然是无声,但你要是念得相应的话,那是“无声声如雷”;你若散乱心,虽大喊大叫“口念弥陀心散乱”,那是“喉咙喊破也徒然”啊!那样念法今世是没法相应的,只种来世善根罢了。

如何使意业相应?就是你在念佛的时候要注意,把当下的这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字字明明白白;就这样百念千念万念,中间若有一句散了、走了,不要理它,你再相续无间的念。如此念佛时间久了,必能念得身心自在,不昏沉又不散乱,那功夫已经上路了、相应了,相应时是“一念相应一念佛”,佛功德不可思量,请大家在这地方好好用心。每一声都是这样念,能如此念,每一声佛号三千大千世界都能听到;声音可遍三千大千世界,这功德是如何的大啊!不,不算大,若能“念念相应念念佛”,则十方佛国所有佛都能听到,如此一声佛号,音遍法界,这功德才真的大啊!请大家至心念,若空过时间,太可惜、太可惜!

我们开眼看佛像再闭眼观像,那是观像念佛;我们眼睛睁开时看得清清楚楚,闭眼时也如同睁眼一样看得清清楚楚,这叫做“观”。现在我们是持念名号,那怎么样观呢?观就是观照,也就是注意、集中心力;现在观佛号就是指注意听念佛的声音,用耳根观听;如果口念着佛号心却没听到,让佛号跑掉没收摄回来,这就是没有观照、观听。闭眼看叫做观,所谓反观,念佛人将佛号音声听回来,这就是反闻观音,此是用耳根修法;声声佛号听回,此是忆佛念佛。圣号是弥陀佛,耳闻是观世音,忆念是大势至;如此念佛人是取西方三圣为所正观境,正念法应知。

这句佛号是从那来的呢?是从心中来,如涌泉一般由心中自然源源不绝的涌上来。俗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句佛号是由心中自然而来,永远没有尽的时候,你一念,它自然就来了。好像井水,你不取用,它不会溢出来;你用它,它也不会干枯的。

“取之不尽”是自性中佛,“用之不竭”是这句佛号的音声可以永远传遍十方;以科学家的证明来说,事实也是传遍十方。如何说呢?就是“指动太平洋”,你把指头朝太平洋一插就有浪的波动延伸出去,由东岸一直延伸到西岸,虽小小一个点的振动作用就可传遍整个太平洋。同样的道理,我们念佛时,弥陀佛的功德是证遍法界,所以这句佛号也是圆证法界,可说这句圣号就是法界,法界就是圣号。所以我们在念佛堂里念佛,不只是佛堂里的人才听得到,而是在其它世界也都听得到。佛证遍法界,则十方诸佛皆能听到我在这里的念佛声。

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不到其它地方传来的念佛声呢?因凡夫的耳根所听有限,这就好像聋子,当然是听不到打雷声音的;若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十方世界有什么微小音声听不到呢?而且六根圆通,则耳朵不但能听还能够看、能嗅,也能尝。我们现在不能六根互用,关键在那里呢?是因六根中塞满了六尘,尘不除尽如何能听啊!更重要的是,我们心都在散乱中,要不然就是昏沉愚痴。要使心不散乱,你就当注意听自己念佛的声音,这句佛号既由心中自然而来,所以还是自然而去。你就谛听当下这一句就好了,在这上面站住、钉住、稳下来,百念千念万念都是这个样子,千万不可大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妙莲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依止真实信心念佛,才会把光明显现出来

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

闻信弥陀名号即得不退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

念一遍佛,西方极乐就在心上过一遍

念佛就是请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佛本无生灭,...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这是佛教的根本认知,...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离婚了,先生也得癌症,...

黄泉路上无老少,年轻不急求解脱吗

问: 学佛的终极大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作为一名...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不费工夫不费钱 但求一念无间断 何愁...

造的罪业太深重了,阿弥陀佛能要我吗

问: 我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堕胎杀生,开了十年大酒...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学佛切勿执理废事

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

学佛有什么好呢

不少信众和我说起,他们在现实中遇到不少的误解。有的...

增添成功十大关键要点

极多烦恼皆由不明白做人处世时,造下的后患。故我们应...

为什么念佛会没有效呢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效,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也一样痛...

【佛教词典】戒体箱

(物名)三昧耶戒金刚界胎藏界之式文称为戒体,容其戒...

【佛教词典】渐顿教

渐教和顿教。渐教是由浅入深逐渐成功的教法;顿教是立...

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

想要「口吐莲花」,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佛经里也有不...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

当今社会人们的嗔心毒火

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仗着自身的心智优势,成了这个星...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平等惠施获福无量

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度众。一天,师子...

星云大师《认错的美德》

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勇于...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不信佛的人对佛教的诘问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

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

宽容是人生的最好修养

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既...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有哪些来历?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辅助释迦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