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容通法师  2018/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不让学是怕拿戒去挑别人的过错,所以不让随便学戒。没受菩萨戒是不能学的,那位同修说他受的是六重二十八轻的都不能全学。请问师父是这样吗?感恩法师。

容通法师答: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给大家做一个说明,关于这个盗法罪,这个名词主要出自藏传佛教的密宗,密宗的修法他是讲究传承,需要上师的灌顶,需要上师的开许,然后你才可以去修法。如果有些法没有经过上师的开许灌顶的话,你是不能修的,假如修了就叫盗法罪。因为在藏传佛教,在密宗里面,它这个传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说师父上师会根据徒弟的不同的根器,不同的学习阶段,给予他不同的一些指导,这种指导是需要加持,需要上师的加持以及传授。如果没有经过这些如法的这种仪轨,你就不能去随便修,当然这里面涉及到有些法是需要加持的,有些咒语有些真言是不需要加持的,所以这里面也分不同的情况。

那么我们涉及到汉传佛教,汉传佛教里面一般是不存在什么盗法罪不盗法罪的,对于戒律的这种开许一般来说,它是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出家人的戒律,特别是说比丘、比丘尼戒,在家人不能够随便去看,并不是看了之后就有什么盗法罪,就有多大的罪恶。为什么制这么一个规矩,就是说为了避免我们在家学佛的人看了出家人的戒律之后,然后会随便去讨论、议论或者说出家人的过失,如果说了过失,很多事情可能就会犯很严重的一种过错,要么就是诽谤三宝,要么就是说三宝过。

这里面存在两种情况,如果你说的事情跟实际上不属实,你只是看到表面上的,然后根据这些戒律说某某出家人犯了什么戒、犯了什么过,不真实,跟实际上的不相符的话,你就是诽谤三宝,这个罪非常大;即使你所说的一些情况属实或部分属实,那你也是犯了说出家人过失,这种说出家人的过失同样也是非常重大的一种罪,就是出家人自然有僧团去管理,自然有僧团去根据戒律根据这些道场的仪轨,去进行如法的一些劝责和帮助,而不是轮着我们在家的信徒去说的。

所以在我们汉传佛教里面对戒律的这种修学,主要是避免大家去说出家人的过失,所以出家人的比丘、比丘尼戒在家人是不许去看的,不开许,但并不是说你看了之后就有非常非常大的罪过,只是为了避免由此而引发的可能的很严重的一些过失而已。那么对于出家人的菩萨戒、沙弥、沙弥尼戒,这方面实际上在家人是可以适当看的,然后呢,这位居士所提的《梵网经》,《梵网经》是菩萨戒,它是通于出家以及在家的,就是出家人可以受《梵网经》的这个菩萨戒,在家人也可以受,唯一不同的地方只是不淫戒,出家人这个《梵网经》对不淫戒那是绝对禁止的,而在家的叫不邪淫戒。如果是合法的夫妻,是可以行夫妻这种关系的,所以说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

所以有些人我们很多人包括很多道场认为,《梵网经》是出家人的菩萨戒,在家居士不可以按着这个版本去受,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非常大的误会,那么那个六重二十八轻戒实际上是根据由《优婆塞戒经》的另外一个版本的菩萨戒,就是我们在家的居士是可以看《梵网经》的菩萨戒,以及其他在家的居士的菩萨戒,《梵网经》菩萨戒本身也是通于在家的,所以这里可以打消这个疑虑,不存在什么盗法罪。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爱情为什么会变的这样恐怖?

问: 有的人和情人分手,会带着刀子去谈判,想要杀人...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

老年人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该怎么办

问: 我已老了,身体常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虽然早晚功...

如何佛化家庭

问: 如何佛化家庭? 了幻法师答: 所谓佛化家庭,即...

福业与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问: 请问尊者,什么是福业?什么是波罗密?它们两者...

【推荐】念佛时的妄念怎么越控制反而越有

问: 我在念佛号时,总是有妄念进来。怎么都控制不了...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弘法人士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一想法请开示,我认为弘法人不要...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懈之一字,为世间最恶毒之物

懈者,倦之渊薮也。世之万事,若沾住一懈字,作事者纵...

拜佛礼忏之要诀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

菩萨八法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佛教词典】真实义随至

【真实义随至】 p0919   瑜伽十三卷十七页云:复有真...

【佛教词典】圆实

(术语)圆顿一实也,称天台圆教之教理。一行圆融一切...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

楼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诚,还是要担当社会的责任

楼宇烈老先生刚过了80岁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

隐密暴露

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隐密,而隐密也有善的也有恶...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

四种抗衰老养颜食物

1.抗衰老食物:西兰花 西兰花属十字花科蔬菜,富含抗氧...

「三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即便对佛教并不了解的人,也知道古典名著《西游记》中...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

助父母往生西方

一个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为有缘的众生,尤其是父...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