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太虚大师  2019/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有超脱世间的大觉悟,而后以护念众生的大慈悲、施其适应世间的大方便。其说如下。

菩提心为因

菩提即觉义,因即种子,言可依之以得果故。此所云觉,非世间觉,如理想等;盖谓灵明洞彻寂照圆满之妙真如性,即首楞严经所谓获本妙心,唯识宗所谓真唯识性。是故非心外得,即心当体,所谓不生不灭之本觉真心。悟此真心,则自己与万有镕融一性,四相俱无,我法皆空。

心经云,“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依大智慧,而得澈底根本究竟之大觉悟也。

大慈悲为根本

众生迷妄,非大慈悲无以度之。慈使得乐,悲使离苦,菩萨普修十度万行皆为枝干花叶,唯大慈悲心乃为根本。

大慈悲者,乃由上节所言发明之真觉,见物我同体自他平等而兴。非如世间由于我爱,所谓家国社会,大至人类,皆依我爱之关系而生。依我则有质碍有形对,故有时与我不相容者,则不爱随之以起,非大慈悲也。

如耶教侈言博爱,而与回教不相容,故战争数百年杀人数千万。依其教义固无不爱之言,然而战争杀人断难名爱,非其言行相违,实其所言之爱以我为依故耳。

佛法慈悲:要在人我之相澈底已无,故自他之对待不起,依平等智发同体悲,自利利他无二无别!乃为佛法大慈悲义。

方便为究竟

方便二字,解有多义:

其一、方谓方法,便谓便利,即以方法而求便利义。

其二、谓善巧,善乃善能之善(如善于语言善于文字等),巧即适当。

其三、谓权巧,权即经权之权,故必德有余而后可行权巧,又方可训为方位、方所,即空间一一处。但言空间,则时间之关系必相连而著,换言之即世界。便训便宜、便利。故方便可绎为随顺世界利导众生之便宜法门。其最简义则可以一妙字释之,所谓不可思议也。

大乘佛法,必先之以菩提心,继之以大慈悲,而后始成方便。故知方便者,佛果位上之妙用、神通、三昧、辩才、智慧等等胥在乎是;倘无大慈悲心以为根本,则方便或非利乐众生之用矣。须知方便之义:全在利乐众生(非自利)!故可称为大乘之究竟。

由是可知大小乘究竟之义有不同之点:小乘之究竟惟在取得无余涅盘,所谓灭尽是;大乘之究竟则在随顺世间(方)利乐众生(便),尽于未来方便无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太虚大师文章列表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这一科是与之授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权实不二...

发菩提心后,如何面对顺逆的因缘

我们再看对治退还。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

捕象记

久远以前,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精舍为天人、国王、大臣及...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

把执着的爱净化就是慈悲

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简单地说,是从爱而来的。爱是生...

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有慈悲心

佛陀在憍萨罗国给孤独园说法时,有一天带领弟子出去托...

如何判断菩提心真不真

问: 师父,那这个菩提心真不真,有没有什么检测的标准...

如何才能降魔

问: 如何才能降魔? 惟贤长老答: 慈悲可以降魔。《...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遵式法师字知白...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

学佛与忏悔

一个学佛的人若欲在修行的道路上远离种种障碍,在现实...

呜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释迦牟尼佛(前565前486)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

【佛教词典】众生贫穷何缘所得

【众生贫穷何缘所得】 p0981 瑜伽七十八卷十四页云:世...

【佛教词典】他心亦自识境

【他心亦自识境】 p0488 成唯识论七卷十五页云:外色实...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成佛的资粮

蕅益大师讲到,我们修学大乘佛法,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

惟贤法师《信解行证》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

闻此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原文】 又,舍利子!于此杂染堪忍界中,五浊恶时,若...

谁的人生没有痛苦呢

有一次,几只野兔偶然相遇,它们七嘴八舌地抱怨起自己...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点燃心灵之灯

一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小姑娘,常常暗自羡慕那些生活富裕...

【推荐】给人生一个更准确的定位

一位外国作家的小说讲了一则故事。有个小镇上来了一个...

佛示比丘四法要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等五百...

《梁皇宝忏》十卷都说了些什么

礼拜《梁皇宝忏》是佛门中修忏悔的主要法门之一,流传...

随顺远离之道

过去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时,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诸...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好,各位,上一期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概念,叫做四土...